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学本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学本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2 18: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河北省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1~13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科尼亚城东南约52公里处。遗址长约600米,宽约350米,高17.5米,距今约6000年。据估计,其居民有5000~10000人。据此可知,当时该地的人们
A.已经建立君主制国家
B.普遍使用铁制工具
C.处于奴隶制鼎盛阶段
D.从事农业种植活动
2.表1所示为世界古代部分文明扩展的情况。据表可知,这些文明扩展的方式是
表1
古代埃及文明
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曾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古巴比伦王国
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亚述
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A.人口迁移
B.暴力冲突
C.中央改革
D.和平交往
3.“它”比任何后来的革命更为重要,甚至比文艺复兴、印刷术的发明和罗盘针的发现,或比19世纪的革命和由此而产生的所有产业上的革命,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后来的革命,只是12世纪到13世纪伟大的经济社会转化的从属后果而已。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欧中世纪的城市自治运动
B.拜占庭帝国灭亡
C.封建采邑制度在欧洲推广
D.意大利文艺复兴
4.图1所示是阿兹特克神庙,其塔基长100米,宽90米,塔顶建有供奉主神齐洛波利特(亦称太阳神)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每年都用数千人来祭祀神灵,以便太阳能继续每日经天空升落。该建筑反映了
A.印加人对神灵的崇拜
B.古代美洲建筑艺术高超
C.美洲封建社会的残酷
D.古代美洲宗教色彩浓厚
5.图2所示描绘的是16世纪墨西哥的沼泽地区的园艺工作。画风是阿兹特克式的,文字却是西班牙文。此画反映了
A.殖民扩张推动不同文化的融合
B.美洲地区文化的繁荣
C.印第安文明主动吸收外来文明
D.墨西哥经济的近代化
6.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提出:“真理不仅要靠人的理性的智慧之光,而且要靠神的威力光辉才能得以显现出来,二者已经契合,天上地下都必然一致赞同。”可见,但丁
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B.主张应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
C.崇尚理性,否定权威
D.认为神性与人性可以和谐共存
7.马丁·路德曾说:“所谓圣,并不在乎圆光头、长礼袍,不在乎圣经之外的律礼,而在于对上帝之道的真正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A.信仰得救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竞争
D.建立廉俭民族教会
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实施,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员在议会享有言论自由,不得在议会以外的任何法庭和地方受到弹劾和讯问。这些规定
A.表明英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B.旨在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C.说明议会掌握了行政大权
D.利于国家权力分立,彼此制衡
9.在近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下,由于宰相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因而只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而由宰相任命的国家各部门的负责人则对宰相负责。这说明,近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A.赋予宰相至上权力
B.借鉴了日本的体制
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阻碍了德国的崛起
10.有学者指出:“圣西门设想的实业制度分配方案中,个人收入不再按每个人的出身,而是取决于他们的才能和贡献的大小。”这说明,圣西门
A.积极探索公平分配的新模式
B.认识到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源
C.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D.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
11.1871年3月,巴黎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巴黎人民用普选的方式选出了自己信任的代表,组成公社委员会和相当于政府各部的10个执行委员会,行使人民赋予的各种权力来管理公社事务,决定国家大事。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B.贯彻了人民主权原则
C.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D.确立了分权制衡原则
12.图3所示是独立前拉丁美洲的殖民形势图。其中西班牙为统治其殖民地而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封君封臣制
B.设立总督辖区
C.创设特辖领地制
D.实行行省制度
13.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阶段过渡,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求把过剩资本输往海外,因而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这反映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B.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需要
C.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D.资本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4.1823年12月,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提出了“门罗宣言”。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据此可知,“门罗宣言”
A.旨在遏制欧洲国家的崛起
B.表明美国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
C.意在支援拉美的独立运动
D.体现了美国称霸西半球的意图
15.图4所示是20世纪初发现的古印度石刻印章,它的发现印证了古印度文明,同时也使印度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认为印度文明不亚于甚至超过宗主国文明。这一发现在当时
A.有利于推动民族解放运动
B.印证了印度政治和经济模式
C.推动了考古事业的新发展
D.提高了东方文明的世界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第16题12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图5所示为某学者绘制的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传播路线图。
——摘编自侯亚梅《水洞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风向标——兼论华北小石器文化和“石器之路”的假说》
材料二
在距今3500~2200年前,欧亚大陆两端东西方文化元素交汇融通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增强,此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已经由亚洲北部转换到亚洲中部干旱区的绿洲路线,东西方文化、思想和技术通过这条绿洲路线不断碰撞和融合,迸发出创新的火焰,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董广辉、李若《丝路之前的东西方交流》
(1)若要证明图5结论成立,你认为应依托哪种方式获取哪种类型的史料?并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旧石器时代到距今2000年前东西文化交流传播状态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中国因素。(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821年,当俄国诗人普希金得知拿破仑去世后,写下了一首长诗《拿破仑》:
……
赞扬吧!他给俄罗斯的人民,
指出了崇高的命运;
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
却把永远的自由遗给世人。
——摘编自李宏图、郑春生、何品《拿破仑帝国·前言》
材料二
无论是1802年的《亚眠条约》,还是1807年的《提尔西特和约》,都基本承认了法国业已夺取的领土和享有的优势。但拿破仑欲壑难填,他不仅要牢牢地占有“自然疆界”,还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不满足于做法国的第一执政,而要做与中世纪查理大帝相媲美的“皇帝”。……他不断打击和削弱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受法国控制的莱茵联盟。他不断收紧“大陆政策”的绳索,不仅激起了伊比利亚半岛人民的起义,也使得沙皇亚历山大与之分道扬镳。……当他在俄罗斯铩羽而归、帝国已分崩离析之际,他仍拒绝梅特涅的条件。所有这一切,不仅将更多的国家推向了法国的对立面,也最终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入侵对俄国社会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卢梭创造了共同体(community)一词,他充分相信人的本性,认为只有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了自己做人的资格”。卢梭创立了一种将分散的个体整合成统一体的方式,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其中每一个人与其他所有人订立社会契约,把个人的权利交付给人们的共同体,其效能使每一个与全体联合的个人遵从自己的意志,“普遍意志”就是“公意”。卢梭认为,共同体是个体生命的最大化。个人必须依赖共同体而生存,服从超越个体的普通意志就是服从个体的自由。
——摘编自王帆、黄春梅《从卢梭到马克思一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马克思探索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体性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其解决了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建立在社会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消灭了阶级、国家和私有制的全新社会组织形式,其基本性质是去中心化的联合。
——摘编自钟望《论马克思对卢梭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主张的共同体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卢梭主张的共同体相比,马克思主张的共同体的不同之处,并指出马克思主张的共同体提出的历史背景。(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是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
——摘编自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阅读材料,围绕“经济全球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河北省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A
6.D
7.A
8.B
9.C
10.A
11.B
12.B
13C
14.D
15.A
16.(1)方式和史料∶通过考古方式获取实物史料。(2
分)
理由;旧石器时代尚处于原始蒙昧时期,文献资料,口述史料无从获取.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对历中遗迹、遗物等原始遗存的跨领域研究是证明结论成立的最好方法。(4
分)
(2)变化;交流内容逐渐丰富;交流路线逐渐稳定;交流范围逐渐扩大。(2
分,答出两点即可)因素∶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央对西域的有效管控;手工业技术的日益进步。(4
分,答出两点即可)
17.(1)积极影响∶打击了俄国的封建主义;传播了革命精神与民主启蒙思想;促进了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6分)
(2)原因;控制与奴役欧洲其他国家,激起普遍反抗;拿破仑个人权力欲望膨胀;采取保守的外贸政策,束缚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攻俄罗斯失利,削弱了自身实力;刚愎自用,无力扭转局势;挑起战乱,引发国内民众的不满∶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强大。(6
分,任答三点即可)
18,(1)特点;基于人的本性∶追求平等自由∶通过社会契约构建∶成员遵从并维护"公意"。(6分,答出三点即可)(2)不同之处∶建立在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上;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6
分)
背景∶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推动了思想解放;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及实验。(6
分)
19.示例
观点∶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与扩张的结果。(2分)
阐述∶15世纪末
16
世纪初,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从而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生产迈向机器大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市场、掠夺原料,加紧对外殖民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向垄断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各国为了抢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殆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9分)
综上所述,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得到不断发展。(2
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