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第四单元第2人体的营养&第3章人体的呼吸 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第四单元第2人体的营养&第3章人体的呼吸 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04 11:3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 第2-3章检测卷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0·德州学业考)当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依靠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维持生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 (   )
A.人生病时,喜欢喝葡萄糖 B.葡萄糖是组成组织细胞的有机物
C.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有助于患者快速修复受损细胞
2.(2020·内江质检)小明的奶奶常年吃素,可她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
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
B.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
3.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中必须含有身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的重要原料但不能供能 B.糖类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机体内贮存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幼年时期若机体缺钙易导致儿童患佝偻病
4.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
A.牛肉 B.鸡肉 C.米饭 D.芹菜
5.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g 20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7 1.3
A.花生仁   B.黄豆 C.核桃仁 D.大米
6.(2019·泰州学业考)人每天吃进食物,经消化后吸收大量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该过程中所经过的器官排序正确的是 (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尿道 B.口腔→胃→肝脏→小肠→大肠→尿道
C.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小肠→胃→胰腺→大肠→肛门
7.(2020·青岛学业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分泌的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B.②是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分泌的消化液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只含消化糖类的酶
8.(2019·连云港学业考)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 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 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9.以下关于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B.淀粉在口腔中被消化成的葡萄糖,可在小肠处被直接吸收
C.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肝脏
D.人体每日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小,作用也很小
10.(2019·德州学业考)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显微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
A.环形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环形皱襞,葡萄糖、无机盐 D.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11.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12.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操作顺序是乙→丁→丙→甲
B.图甲中,滴管加入碘液后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C.除了唾液能消化淀粉,肠液、胰液也能消化淀粉
D.如果要求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口腔中牙齿的咀嚼作用”,可以用馒头块和馒头碎屑来做实验
13.(2020·湘潭质检)如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
A.葡萄糖 B.甘油和脂肪酸 C.氨基酸 D.维生素
14.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能吃已过保质期的食品 B.不能吃发芽的马铃薯
C.购买校园周边无证商贩的食品 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
15.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吸道只是气体的通道,不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B.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鼻腔和气管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和脏物
16.在进行“测量肺活量”的实验时,要求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在吸气过程中肋骨和膈肌的运动方式是 (   )
A.肋骨上升,膈肌舒张而上升 B.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而下降
C.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上升 D.肋骨下降,膈肌收缩而下降
17.(2020·绵阳学业考)如图是小景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 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
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 D.N点时,喉口处于未被会厌软骨盖住的开放状态
18.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具有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肺泡小、数量多,总表面积大 B.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肌肉舒张使肺泡扩张
19.(2019·广东学业考)下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
A.O→t2 B.t1→t2 C.t1→t3 D.t2→t4
20.(2020·河南学业考)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
A.膈肌收缩 B.肋骨向外向上运动 C.胸腔容积扩大 D.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21.如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 B.肋骨间的肌肉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
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 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22.人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其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在 (   )
A.肺泡 B.血液 C.气管 D.组织细胞
23.(2019·淄博学业考)人体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不包括(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内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
24.小明在测量肺活量时,三次测量值分别为2 500 mL,2 800 mL,3 400 mL,他的肺活量是 (   )
A.2 500 mL B.2 800 mL C.3 400 mL D.2 900 mL
25.呼吸运动的动力是 (   )
A.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B.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C.肺泡容积的增大和减小 D.肺内气压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2018·淄博学业考)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问题:
(1)以下是某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订的实验步骤:
a.取1支试管,注入2 mL糨糊;
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 
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e.将试管振荡后放在37 ℃温水中水浴10分钟; 
f.观察试管内糨糊颜色的变化。
实验后,该同学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
对上述分析看出:
①实验步骤有两处错误,一是    ,缺乏说服力;二是两个步骤顺序颠倒,应将   对调。?
②本实验所得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
(2)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能否化学性分解食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入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
该实验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   的酶。?
27.(12分)(2019·南通学业考)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其中A、B、C表示消化器官,①②表示被消化的物质。据图回答:
(1)淀粉在   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    才能被吸收。 ?
(2)物质①是   ,它在   中被初步消化。 ?
(3)器官C是   ,它是   的主要场所。 ?
28.(10分)(2020·保定质检)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模式图(甲)及肺泡放大图(乙),请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道都有   做支架,能够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能对吸入的外界气体起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的结构包括[ ]   、[ ]   、[ ]   。?
(3)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它是由图乙中大量的[ ]   构成的。?
(4)痰的形成部位是[ ]   和[ ]   。哮喘是由[E]   感染或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
(5)从图乙中①和③的结构特点来看,它们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
29.(10分)以下是人体呼吸的相关信息,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坐 睡觉 踢足球 游泳 散步
每小时 耗氧量/升 90 120 25 14 115 120 60
(1)表中所示的活动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能需要的能量最少的是   。?
(2)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吸入的氧,最终是在人体   中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3)曲线A、B表示同一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曲线A所反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与曲线B相比,特点是   。曲线A表示的是在   状态下的呼吸。?
(4)从曲线B能反映此时进行的是哪类活动?试举一例:   。?
30.(8分)如图中,图(一)为模拟膈的运动装置,图(二)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②所模拟的结构为   。其中甲是  过程,此时肋骨间的肌肉的状态是   。?
(2)图(一)中乙模拟的膈肌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   (填“小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完成一次   (填“吸气”或“呼气”)。?
(3)图(二)中,B表示的气体是   ,它要穿过   层细胞到达血液。?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 第2-3章检测卷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0·德州学业考)当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依靠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维持生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 ( C )
A.人生病时,喜欢喝葡萄糖 B.葡萄糖是组成组织细胞的有机物
C.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有助于患者快速修复受损细胞
2.(2020·内江质检)小明的奶奶常年吃素,可她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C )
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
B.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
3.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中必须含有身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的重要原料但不能供能 B.糖类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机体内贮存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幼年时期若机体缺钙易导致儿童患佝偻病
4.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D )
A.牛肉 B.鸡肉 C.米饭 D.芹菜
5.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C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g 20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7 1.3
A.花生仁   B.黄豆 C.核桃仁 D.大米
6.(2019·泰州学业考)人每天吃进食物,经消化后吸收大量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该过程中所经过的器官排序正确的是 ( C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尿道 B.口腔→胃→肝脏→小肠→大肠→尿道
C.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小肠→胃→胰腺→大肠→肛门
7.(2020·青岛学业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①分泌的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B.②是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分泌的消化液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只含消化糖类的酶
8.(2019·连云港学业考)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 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 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9.以下关于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B.淀粉在口腔中被消化成的葡萄糖,可在小肠处被直接吸收
C.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肝脏
D.人体每日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小,作用也很小
10.(2019·德州学业考)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显微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D )
A.环形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环形皱襞,葡萄糖、无机盐 D.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11.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12.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实验操作顺序是乙→丁→丙→甲
B.图甲中,滴管加入碘液后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C.除了唾液能消化淀粉,肠液、胰液也能消化淀粉
D.如果要求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口腔中牙齿的咀嚼作用”,可以用馒头块和馒头碎屑来做实验
13.(2020·湘潭质检)如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A )
A.葡萄糖 B.甘油和脂肪酸 C.氨基酸 D.维生素
14.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不能吃已过保质期的食品 B.不能吃发芽的马铃薯
C.购买校园周边无证商贩的食品 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
15.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呼吸道只是气体的通道,不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B.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鼻腔和气管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和脏物
16.在进行“测量肺活量”的实验时,要求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在吸气过程中肋骨和膈肌的运动方式是 ( B )
A.肋骨上升,膈肌舒张而上升 B.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而下降
C.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上升 D.肋骨下降,膈肌收缩而下降
17.(2020·绵阳学业考)如图是小景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C )
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 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
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 D.N点时,喉口处于未被会厌软骨盖住的开放状态
18.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具有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肺泡小、数量多,总表面积大 B.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肌肉舒张使肺泡扩张
19.(2019·广东学业考)下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D )
A.O→t2 B.t1→t2 C.t1→t3 D.t2→t4
20.(2020·河南学业考)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D )
A.膈肌收缩 B.肋骨向外向上运动 C.胸腔容积扩大 D.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21.如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 B.肋骨间的肌肉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
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 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22.人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其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在 ( D )
A.肺泡 B.血液 C.气管 D.组织细胞
23.(2019·淄博学业考)人体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不包括( C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内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
24.小明在测量肺活量时,三次测量值分别为2 500 mL,2 800 mL,3 400 mL,他的肺活量是 ( C )
A.2 500 mL B.2 800 mL C.3 400 mL D.2 900 mL
25.呼吸运动的动力是 ( A )
A.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B.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C.肺泡容积的增大和减小 D.肺内气压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2018·淄博学业考)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问题:
(1)以下是某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订的实验步骤:
a.取1支试管,注入2 mL糨糊;
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 
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e.将试管振荡后放在37 ℃温水中水浴10分钟; 
f.观察试管内糨糊颜色的变化。
实验后,该同学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
对上述分析看出:
①实验步骤有两处错误,一是 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缺乏对照实验)  ,缺乏说服力;二是两个步骤顺序颠倒,应将 de 对调。?
②本实验所得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只能证明淀粉能被唾液消化分解,而不能证明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
(2)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能否化学性分解食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入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
该实验若观察到 肉块消失(或肉块减小) 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 蛋白质 的酶。?
27.(12分)(2019·南通学业考)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其中A、B、C表示消化器官,①②表示被消化的物质。据图回答:
(1)淀粉在 口腔(或A) 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 葡萄糖  才能被吸收。 ?
(2)物质①是 蛋白质 ,它在 胃(或B) 中被初步消化。 ?
(3)器官C是 小肠 ,它是 食物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 ?
28.(10分)(2020·保定质检)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模式图(甲)及肺泡放大图(乙),请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道都有 骨或软骨 做支架,能够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能对吸入的外界气体起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的结构包括[A] 鼻 、[D] 气管 、[E] 支气管 。?
(3)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它是由图乙中大量的[①] 肺泡 构成的。?
(4)痰的形成部位是[D] 气管 和[E] 支气管 。哮喘是由[E] 支气管 感染或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
(5)从图乙中①和③的结构特点来看,它们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①和③(或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
29.(10分)以下是人体呼吸的相关信息,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坐 睡觉 踢足球 游泳 散步
每小时 耗氧量/升 90 120 25 14 115 120 60
(1)表中所示的活动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能需要的能量最少的是 睡觉 。?
(2)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吸入的氧,最终是在人体 组织细胞 中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3)曲线A、B表示同一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曲线A所反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与曲线B相比,特点是 呼吸频率低,呼吸深度浅 。曲线A表示的是在 安静 状态下的呼吸。?
(4)从曲线B能反映此时进行的是哪类活动?试举一例: 踢足球 。?
30.(8分)如图中,图(一)为模拟膈的运动装置,图(二)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②所模拟的结构为 肺 。其中甲是 呼气 过程,此时肋骨间的肌肉的状态是 舒张 。?
(2)图(一)中乙模拟的膈肌处于 收缩 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 小于 (填“小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完成一次 吸气 (填“吸气”或“呼气”)。?
(3)图(二)中,B表示的气体是 氧气 ,它要穿过 两 层细胞到达血液。?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