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7页例题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回忆巩固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能理清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能应用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回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理清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的卡片若干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导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1、师:同学们,下学期你们将进入初中学习了,我的学生也像你们一样面临毕业,有些比较喜欢画画的同学就亲手画了一些画送给老师作纪念,(出示一幅画)瞧,这是我从中挑出的最喜欢的一幅,漂亮吗?我准备把它送到装裱店去装裱一下,然后挂在客厅,如果你是装裱店的师傅,你打算怎样来装裱?
生1:我会给它做个框。
生2:我会给它配一块玻璃。
2、师:如果要求边框的长度就是求它的什么?
生:周长。
师:如果要求玻璃的大小又是求它的什么呢?
生:面积。
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课题)
3、师(贴出一个长方形):像长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我们在小学阶段还学过哪些?
生: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生说师贴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4、师:你能选择其中一个图形,来指一指、说一说哪里是它的周长?哪里是它的面积吗?
生1: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和是它的周长,三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生2:……
5、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看大屏幕,(课件动态显示这六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这些用红色笔描出来的就是它们的什么呢?
生:是它们的周长。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吗?
生:……
师:也就是说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教师适时板书周长的定义)
6、师:(课件显示面积)涂黄色部分又是它们的什么呢?
生:是它们的面积。
师:那你能说说什么又是一个物体的面积吗?(生答,教师适时板书面积的定义)咱们一起来把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读一读!
回忆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学生一边回忆一边写计算公式。师(指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你还记得吗?请在作业单上写写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进行汇报,教师适时做如下补充: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还有其它表示方式吗?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而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特殊在哪里?圆的周长公式中∏指的是什么?(师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其它三个图形没有周长计算公式,是不是就没有周长了呢?(生:不是)那怎么可以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呢?那这样看来,不管有没有周长计算公式,我们都可以根据周长的意义和图形的特点,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它们的周长,是吗?
师:那这些面积公式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选一个图形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汇报。师:长方形是我们最早认识的一个面积计算公式,还记得吗?(让学生大胆回忆)咱们再来随课件回顾下,面积的大小是看它所含面积单位的多少,人们一开始是拿一个个的面积单位去直接测量,后来发现面积单位的个数正好是长与宽的乘积,所以后来我们就直接用长乘宽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师:那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生:…) 师:看来,正方形面积是转化成谁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的?(生:长方形) 师:其它的哪个给你印象最深?(当学生说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教师结合课件补充:其实平行四边形沿任何一条高都可以通过分割、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说三角形(或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课件适时动态演示,说完后师提示:还有没有哪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和三角形(或梯形)是一样的?
形成知识网络
1、师:回顾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这些面积之间在推导公式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
师:也就是说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都是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的来计算(板书:转化),你能否用信封里的学具在卡纸上摆一摆,连一连,使大家一看就知道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
2、学生展示不同摆法,并说理由
教师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帅选、替代逐渐形成网络。
3、(课件从下往上动态展示知识树)师:瞧,我把它们摆成这样,像什么呢?
生:哇,像一棵大树。
师:对,它有主干也有分支,树根是什么?
生:树根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也就是说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根源是长方形面积公式,随着我们学的知识越来越多,这棵树也在不断长大,希望同学们也像这棵知识树一样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巩固练习。
计算周长和面积(课本第97面的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一起回顾并整理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接下来你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试试看(重点让学生明白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要选择有用的数据)
比较周长及面积的大小
(指导观察第一组图)师:谁的周长更长?长在哪里?面积相等可以怎样验证?(生说,课件同步演示)
(指导观察第二组图)师: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能获得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让学生明白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相等时,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时,面积不一定相等)
生活化问题。师:一个晴朗的星期六,丁丁和爸爸妈妈把自家的小院规划了一下,咱们一起来看看。
(做完后,小结)师:看来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可不能死套公式哦。
回到课始,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帮我把画装裱好来,能直接算出木条的长和玻璃的大小吗?那先得知道什么?
生:要先量出它的长和宽。(课件出示长和宽的数据,学生计算)
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来复习的?(回忆知识——梳理知识——应用知识)
这节课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或者有什么特别要提醒大家的吗?
回归课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数学书第97页的例题2,请大家把书中的空填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