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10.2《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10.2《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9 09: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决字词疑难,归纳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了解“辞”的文体特点,利用辞的体例特点朗读诗文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作者内在的情感,理解作者欢乐背后的复杂、矛盾心理。提高研究文本、提炼归纳、诗文诵读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味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
2、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取舍观、价值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欢乐背后的复杂、矛盾心理及探究其复杂、矛盾的原因。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个人展示
**学生课前预习和准备
(一)、翻译小序及正文
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序文及正文,有疑惑的圈画,课上交流释疑。
(二)、古今异义
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__________
2、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________
3、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______
4、幼稚盈室
古义:________
5、尝从人事
古义:________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________
(三)、词类活用
(1)携幼入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园日涉以成趣:__________________
(4)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
(5)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____
(6)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或棹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审容膝之易安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
(1)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有事于西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背诵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
**课堂教学
导入:古代的文人学者包括诗人词人等,很多都当过官,比如李白、杜甫、苏轼等,但是让他们流芳百世的却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官职,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文、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品格。虽然我们从未谋面却在心里感到无比熟悉、无比亲切的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这篇备受欧阳修推崇的《归去来兮辞》。
一、处理学生的疑难问题
二、检查自读情况
审容膝之易安__________
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
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
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
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
于是怅然慷慨__________
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
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
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
三、美文美读
1、辞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
(2)以四、六字句为主,间以其它句式。一般四字句按两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六字句按三拍读如: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袁宏道
3、自由读,听录音,展示读
四、知情境
分组来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及场景的变化。
路家游感(板书)
五、悟诗情
1、从诗中找出表达快乐的句子,体会其快乐的原因。
(学生自主学习并展示)
2、教师多媒体概括归纳:陶渊明之乐
归途之乐,抵家之乐
天伦之乐,闲居之乐
田园之乐,山水之乐。
3、探究乐的缘由(因事顺心板书)
六、思深意
1、体会陶渊明之悲
(1)、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不容于世的孤独)
(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岁暮年衰)
(3)、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人生无常)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命运不能把控)
2、拓展引导:《杂诗》节选
3、探究悲的缘由(退而求次板书)
七、抒己见
问题设置: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怎么做?
八、思维拓展
如果为了在官场上取得一席之地,逐渐学会奉承求荣,逐渐丧失自我,失去骨头,那才真是看似进取,实则堕落。
陶渊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是一个不阿谀奉承、不谄媚求荣、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是一颗不慕荣利、不受世俗羁绊,敢于追求本真与自我的率真的灵魂。
----于丹
九、教师寄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心
人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
十、作业布置
1、从诗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断,加入自己的想象,改写成散文。(300字左右)
2、背诵全诗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学生之前已经学过陶潜的《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作品,对其思想已有所了解。再加上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因而摒弃字字落实、句句疏通、以教师串讲为主的传统上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入材料、分析文本,注重由语言之路径、入文学之堂奥。
高中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辩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如果仅仅像之前学的陶渊明的作品一样,抓住表达作者回归田园的喜悦心情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又未免太流于表面了,挖掘作者文中流露出的彷徨、失落、无奈的感情,并体味其内在原因才是在教学上推进一步,而不是原地打转,这也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
当然,学生深思考、深探究的前提还是应该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对诗文进行疏通,对其中的文言知识进行积累,由言入文。
效果分析
1、学生的思维往深处漫溯。
整个课堂内容很充实,学生积极思考,由于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是逐步加深的,比如探究陶渊明之悲就不仅要琢磨悲的句子,还要深入体会个别字眼的深层含义,更要通过拓展延伸来理解悲的原因,环环相扣,逐步延伸,所以学生的思考力会有一定的提升和进步。
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上问题设置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学习。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小组交流亦或是课堂展示等等,学生确实是课堂的主体、主人。老师心中有学生,不是讲了什么,而是学生获得了什么,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3、诵读呈螺旋式进步。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归去来兮辞》作为诗歌式的文言文,诵读是必须的。开始的读是读对字音,疏通文字障碍,然后是理解文体“辞”的基础上的读准节拍和停顿,接着是听录音的基础上展示读,最后是理解乐和悲两种感情基础上的深入读。由读出形式到读出深意读出情感,不断触摸作者的心灵。
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要求学生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能熟读成诵、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
《归去来兮辞》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篇章,备受推崇,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古代诗歌、文言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诗歌散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之初的一篇述志作品,是作者要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以看成是陶潜的思想总纲。包括“辞”和“序”两部分,序文集中地叙述了作者就职彭泽和辞官归田的原因。文章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引起许多文人学士的共鸣,具有超时代的意义。
但如果仅仅认为文章只表达作者回归田园的喜悦心情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又未免太流于表面了,挖掘作者文中流露出的彷徨、失落、无奈的感情,并体味其内在原因才是重中之重,难上之难,因此我把理解作者欢乐背后复杂、矛盾的心理及探究其复杂、矛盾的原因确定为教学重难点。
评测练习
三、课前预习自测题
(一)、翻译小序及正文
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序文及正文,有疑惑的圈画,课上交流释疑。
(二)、古今异义
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__________
2、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________
3、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______
4、幼稚盈室
古义:________
5、尝从人事
古义:________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________
(三)、词类活用
(1)携幼入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园日涉以成趣:__________________
(4)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
(5)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____
(6)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或棹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审容膝之易安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
(1)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有事于西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背诵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
二、课堂检查自读情况
审容膝之易安__________
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
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
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
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
于是怅然慷慨__________
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
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
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
三、课下作业布置
1、从诗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断,加入自己的想象,改写成散文。(300字左右)
2、背诵全诗
3、比较阅读《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分析表达情感的异同。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课后反思
有人说,上任何一堂课都会是有遗憾的,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深有同感。下面我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亮点之处:
1、思路清晰,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用一个个问题,一个个环节让学生由开始体会到的浅显的乐,逐渐读出字里行间中的矛盾、彷徨和无奈,有皮肤深入到机理进而触碰到内心。学生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如园中寻宝,探寻到陶渊明的拿云心事。
2、引导、拓展、升华恰到好处。
在学生有疑处加以引导,比如学生在探讨陶渊明之悲的原因时,通过文章并不能探究出原因,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补充和引导,这时的《杂诗》无疑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为陶渊明另寻一条出路,实则是学生打开思维,叩问心灵的过程,从而使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于丹老师的话更是指明了方向。
3、让课堂响起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归去来兮辞》有人认为是一篇文言文,有人认为是一首诗歌,无论哪种观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这样一篇“辞”四六句为主,句式整齐,押韵自由,读来十分有韵律美。因此整节课都有读书声,并且形式多种多样:有默读,有自由读,有听录音读,有展示读,有齐读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