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相等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规律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多个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块大小一样的卡纸饼,卡纸,磁性教具。
教学思路:
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学生猜想、推测,引出课题;学生通过观察变化规律,验证猜想;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过程,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构建教学活动的空间。
教学手段:
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贯穿始终,始终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尤其是重点、难点突破上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帮助。使学生在教师和课件提供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
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此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 “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合作与探索结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
1.教师讲故事。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一只小猴子一块。第二只小猴子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第二只小猴子两块。第三只小猴子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第三只小猴子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引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就清楚了。今天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组织讨论。
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变化了,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3.引入新课:这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 分数的大小不变。)
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二、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比较这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首先,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
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首先,从左往右看,由到,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就得到。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
(2)是怎样变化成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
(3)引导口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分子、分母同时乘3,得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同时乘 相同的数)
(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通过分析比较这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同时除以)
(6)引导思考:同时乘、同时除以两个“同时”,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同时”,换成“或者”)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再对照课本第75页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请看大屏幕:以四分之三这个分数为例,它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零,行吗?不行,除数为零没意义。所以零要除外。同时乘零呢?我们就会发现,分子分母都为零了,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里,分母又相当于除数,这样的话,除数又为零了,无意义。所以一定要加上零除外。
(板书:零除外)
(7)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同时”、“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学生齐读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设计意图: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猴王分饼”得出的一组相等的分数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材料,出示的思考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教师环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结论。]
3.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总结出“双胞胎”性质,即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我们学过的除法中什么性质有联系?
如:=1÷4=(1×3)÷(4×3)=3÷12=
[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新知化归旧知。]
4. 讨论:学到这里,同学们知道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而且分得这么公平的吗?及时激励学生。
5. 引出聪明的刘谦变魔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告诉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们也能像刘谦一样变魔术。引出例2: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
比如: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要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 设计意图: 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并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变魔术,体验数学的奇妙之处,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
1、在下面(? )内填上合适的数。
2、我是小法官。
3、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舞蹈小组个小组的人数多?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学得真棒! 猴山上的第四只猴子要四块,第五只猴子要五块。猴王想请我们同学帮他分,要分得公平哦!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帮猴王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前后照应。]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77页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努力体现“趣” 、“实” 、“活”三个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课上扎实,重点突出,讲求实效是教学效率高的关键和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