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认识几何图形 -人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认识几何图形 -人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3 08:09:09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数学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因此本节课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一)》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这一节课是基于学生对于在入学之前的学习中对于立体图形的一个认识的深入学习。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对立体图形有所认识,教材主要是通过从身边的图形入手,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通过直观认识立体图形,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联。体现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材内容主要涉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个主要的立体图形进行教学,为今后继续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入学之前对于图形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对于一些常见的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孩子们已经有所了解和接触。但对于立体图形孩子们还是相当而言比较陌生。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立体图形,但对于立体图形的系统学习还是首次接触。这节课对于孩子们而言是一个过渡,要从平面过渡到立体,并学会从立体中寻找平面。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挑战,这方面孩子还是比较薄弱的。为此,我认为:创设有趣味的情景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初步建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空间观念。
3、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到礼物、整理礼物的活动,小组合作完成对物体的分类。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通过亲身实践感知各个物体的特征,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将生活中的实物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联系起来。
2、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
3、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些几何图形。
2、初步建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空间观念。
难点:
1、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区分。
教学策略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图形的特征。?
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正确认识。?
3、?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提升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拓展和运用数学知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认识图形(一)的学具
教师准备:肥皂、粉笔盒、鞋盒、纸巾盒、水杯、篮球、足球、魔方、筛子、学习单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大的魔术盒。
媒体准备:PPT课件,学乐云平台。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凉了,小猴想在森林里搭建一座小房子,它准备了一些搭房子的积木,小朋友们,你会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么?(出示小猴搭房子的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用PPT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立体图形。)
(4)游戏:随机抽取立体几何图形,带读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并填写学习单1。
图形
特点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2)汇报交流。
图形
特点
长方体
长长方方的,表面平平的,很稳定。
正方体
四四方方的,表面平平的,很稳定。
圆柱
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的,平平的。

圆圆的,很光滑,不稳定,可以随意滚动。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同学们,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PPT里,你们想认识它们么?
2、PPT出示“鞋盒”
师:用我们刚刚学的图形名称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呢?
引导学生:长方体。
然后PPT展示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抽奖游戏:
游戏规则: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的实物放入魔法盒里,用学乐云教学助手随机抽学生来抽奖,抽中的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相应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大声带读图形的名称。
游戏准备:学乐云教学平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各种形状的实物。
游戏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图形认识。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一)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作业设计:
一,连一连
2、数一数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直观的认识,但是学生的图形感都比较弱,主要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图形。课前我作了一定的准备工作,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作为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鞋盒、文件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圆柱体的茶盒、乒乓球、皮球等。教学中,首先分一分,让孩子
(?http:?/??/?rj.5ykj.com?/?"
\t
"http:?/??/?web.5ykj.com?/?suxue?/?_blank?)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如数一数有几个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样引导孩子
(?http:?/??/?rj.5ykj.com?/?"
\t
"http:?/??/?web.5ykj.com?/?suxue?/?_blank?)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认识,像这种有6个面组成的积木,对着的两个面的大小一样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然后我再出一鞋盒,让孩子观察说说特点,强化认识长方体,学会变通。接着在孩子们认识长方体实物的基础上在黑板上贴出抽象的长方体模型图片,将孩子对长方体的认识,从具象的感知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并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孩子认识正方体、圆柱、球,让孩子在分一分,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第一,在学生对于学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听话的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总在摆弄自己的学具,等我讲到下面的部分时,这部分孩子就没有听到,也就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效率也降低了。第二,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的引导不够明确,使少部分学生在操作时无目地,教学设计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实际操作时,孩子们却是截然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孩子在小组活动时仅仅是个旁观者,而没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交流中去。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力求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认识几何图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能够区分几何图形。
2.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感知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能够区分几何图形。
活动准备:
几何几何图形若干、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魔术箱(纸盒子)。
小鸭、小猫、小兔子的图片。
活动策略:观察法、讲述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法:
游戏:摸一摸“魔术箱”让幼儿认识四种几何图形。
摸一摸“魔术箱”:变出魔术箱,老师导入语:箱子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念咒语解开箱子: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来一本长方形的书:问是什么,是什么形状。找一找教室中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一说)。
游戏反复进行:分别认识其他三种图形。
教师小结:
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坐的牢。
长方形:对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大大方方本事好。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真有用。
二、游戏“角色扮演”
展示四种图形宝宝。
图形宝宝想和幼儿交朋友(导入语)。
老师角色扮演:用图形宝宝遮住脸,问小朋友我是谁,我的特点?
依次同上考考幼儿加深认识四种图形。
三、游戏“谁得本领大”
拿出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依次变出另外几幅图画,让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四、游戏“找图形宝宝”
地上摆好四种图形宝宝。
老师示范:走、走、走,找个图形站站好。口令结束,找到口令中的图形站好。
学生游戏:边走边念,表现好的给予奖励。
五、结束部分
1.给每个幼儿发个图形,让孩子利用手中的图形绘制一副手添画。(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图片。)
2.收集作品点评。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认识立体图形》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章节
第四单元
学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立足一年级小朋友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中对立体图形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经验。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课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基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量参差不齐且极为有限的年龄特征,以“说”代“写”,以录制展示视频代替绘制思维导图。借助学乐云教学平台,课前布置学生通过预习微课《图形的世界》和完成预习清单,让孩子们带着预习单的任务去预习并思考如何介绍其中一种立体图形,在这过程里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思考。课堂中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碰撞,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由扶到放,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体的形状,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能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解决措施:通过课前的微课学习和预习清单让学生录制展示视频,课堂上播放展示视频,同时为孩子制造现场展示的机会,引发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反馈交流
0’0”—1’54”
创设情境,图片展示唤醒学士回忆,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为后续教学做足铺垫。
1.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到米奇妙妙屋,让米老鼠和唐老鸭带着我们一起到“图形的世界”进行一场神秘的旅行吧!2.了解学情第一站:智慧云端借助学乐云教学平台,展示课前小朋友们找到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物体图片。
1.课前进行微课预习,找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拍照上传学乐云教学平台。2.用简洁的话语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立体图形资料。
借助学乐云教学平台中调用碎片化资源——作业,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立体图形图片,唤起学生的回忆,学会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二、交流新知,质疑辨析
1’55”—25’55”
1.交流预习成果,学生白板操作,生提出质疑一起辨析,实现“生生、师生、人机”三动。2.手机推送作品,充分利用生成辨析易错点,充分感知四种立体图形。3.运用IRS即时反馈器进行作答,根据云端数据分析结果及时了解学情,利用错例辨析易错点。4.借助“小组计分榜”制造班级内良性竞争氛围,增强组内团结力,活跃课堂氛围。
1.分一分,揭示概念。(1)老师选择部分小朋友的物体图形,放在白板上,请一个小朋友根据要求来把这些物体分一分:请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2)所有的物体都能找到自己的家族吗?为什么呢?(3)揭示概念:每一种形状都有着好听的名字,我们把这些形状的物体分别叫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四人小组活动:你们会像这样分一分吗?倒计时2分钟。
(5)手机推送,IRS即时作答。第二站:智慧草原2.摸一摸,感知特征。展示学乐云教学平台中学生视频。(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叙述逐步完善板书——思维导图。①摸一摸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说它是什么样子?②比一比,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③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它们分别是物体的一个面,猜一猜它什么形状的呢?④摸一摸圆柱和球,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⑤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而倒下的圆柱和球却能滚动呢?
1.分一分,揭示概念。(1)明确操作要求:请一个小朋友根据要求来把这些物体分一分:请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2)其他学生台下观察思考,你的分法是否相同,有不同意见的请上台讲解。(3)辨析:找出其中独立的3个物体,并说明原因为何不能归类。(4)朗读4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并能识记。(5)四人小组活动:倒计时2分钟,将课前收集的物体在学习记录单上进行分一分活动。(6)观察推送至白板中的小组作品,运用IRS遥控器即时作答选择对错,并说明原因。2.摸一摸,感知特征。认真观看学乐云教学平台中学生视频。(1)在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互相完善①逐步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生生互相补充完整。②对比异同,感知联系③发现:正方形不仅能在正方体上看到,也可能在长方体中看到正方形。④逐步小结圆柱和球的特征,生生互相补充完整。⑤发现:当物体平平的面着地时,无法滚动;当弯弯的面着地时,就会滚动。
2.小朋友上台在白板上操作,运用Hiteach课件中的“图形拖曳”功能,将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吸引其他学生专注力,同时充分体现“人机互动”。3.对于有不同见解的学生上台,在白板上指出不足并说明自己的想法,在老师帮助下利用组合图形集体拖曳,结合通用笔的即时批注辅助分析,能体现学生全部思考过程。4.老师利用拉出“空心几何方框”将同类图形圈起来起,渗透“集合思想”,起到聚焦的作用。5.在四人小组“分一分”活动中,利用Hiteach课件中的倒计时功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效率。6.运用手机HiTA软件,即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利用生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7.运用IRS即时反馈器进行作答,根据云端数据分析结果及时了解学情,利用错例辨析易错点。8.借助学乐云教学平台中调用碎片化资源——作业,展示学生课前录制的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优秀讲解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同时为后续学生介绍立体图形起到示范的作用。9.运用“随机挑人”功能,随机挑选学生进行结果汇报,具有公平性。10.利用白色几何图形的
“遮罩”功能,当拖曳图形揭晓答案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学生制造震撼的视觉效果,留下深刻印象。11.借助“小组计分榜”制造班级内良性竞争氛围,增强组内团结力,活跃课堂氛围。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25’56”-36’33”
1.以闯关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充分运用“即时强权”功能和加分奖励机制,活跃课堂氛围并提高学生发言表现的积极性。2.
IRS及时反馈器进行作答,根据云端数据分析切实了解学情,当正确率不理想时,即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生生间的互教互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三站:智慧海洋第一关:趣味闭眼猜猜猜①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②长长方方6张脸,相对2个面一个样。③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气。第二关:我会辨别①我是正方体,我是第几个?第三关:数一数
第一关:趣味闭眼猜猜猜①闭上眼睛认真听谜语,通过摸一摸桌上的立体图形,把你猜中的物体悄悄放入你的抽屉。②IRS即时强权,选择你抽屉中的立体模型。③说说你选第几个?为什么这么选?
第二关:我会辨别①第一次独立,根据云端数据来分析作答情况,把自己的答案和想法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②小组讨论后,进行第二次IRS按键作答。对比分析两次作答结果第三关:数一数①全体学生课本习题作答。②学生即时强权上台作答。
12.运用“即时抢权”功能和加分奖励机制,活跃课堂氛围并提高学生发言表现的积极性。13.应用IRS及时反馈器进行作答,能清楚知道每个小朋友的作答情况和各个选项的选择情况,由此即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再次作答,生生互教互学,在第二次作答时正确率明显上升。充分体现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总结归纳,分享收获
36’34”-38’25”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运用“即时强权”功能,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运用“即时抢权”功能和加分奖励机制,活跃课堂氛围并提高学生发言表现的积极性。
五、揭晓个人冠军榜和小组总分排名
38’26”-39’11”
制造班级内组间的良性竞争氛围,强化小组成员的集体凝聚力。
1.揭晓个人冠军榜2.揭晓小组总分排名
1.知晓个人冠军榜2.知晓小组总分排名
14.强化下一次课堂上的良性竞争意识,充分激发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参与性。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