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3 08:4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排列问题 备课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和三年级两册教材中都编入了“排列组合”的内容,但教学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二年级只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排一排,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比较少,例如,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两位数,2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
本册的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如学具操作,画简图、文字形式、字母形式)把排列组合的结果罗列出来,使学生学会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排列组合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上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结果都呈现出来,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有所增加,如,3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三位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有序全面地思考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难点: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节数 1节
一、情景导入 1.故事引导
  我们家乡还有个传说。说是有个懒婆娘,她老公要出远门,蒸了几十个馒头,挂在她的脖子上,过了半月回来,发现这懒婆娘早已经饿死了。原来这婆娘咬馒头只咬头一节。
  传说都是假的?不,有真的。章太炎老先生就是这样吃馒头的。那回他骂了袁世凯,老袁有点搓火,把他弄到北京龙泉寺里软禁起来,但给他的待遇可不差:每月生活费500元,雇厨子一名,听差两名。太炎先生每餐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可他既不喜欢伸长筷子,也不喜欢转动转盘,他只吃排列靠前的菜肴。于是两位听差每次都把萝卜白菜搁在太炎先生眼前,把鲍鱼熊掌摆在对面。自此,太炎先生每餐吃素,两位听差每餐吃荤。
  排列问题真是门学问哪。清朝的太监就非常精通这种排列术。每到晚间,皇上找哪个妃子侍寝?他不搞抽签,也不搞选美,搞的是排名。太监把人名牌子放在金盘之上,供皇上老爷选。乱花迷眼,皇上懒得挑选,常常随手拿起最前面的那块人名牌。所以,皇上那些婆娘们,就争相向太监花银子,买的就是这个排名靠前。
2.问题引导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方法  
老师:今天是聪聪小朋友的生日,家人为她准备了生日晚会,但是她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我们一起来看: 
 

聪聪有2件上衣,3件下装,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同学:进行交流 
老师:把同学分组
老师: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动手利用学具摆一摆。  
老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老师:现在哪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请同学到前面来展示。
老师总结: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装,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装,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定下装,再配衣服,第一条下装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条下装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样地第三条下装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种搭配方法。可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2、掌握方法:  
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我们刚才说的穿衣服时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就一定要有顺序地排列。(板书:有顺序地排列)  
老师:老师特地为大家介绍三位数字朋友,分别是数字:9、7、3我们可以用它们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请同学们运用手中的卡片,动手做做看,师巡视,并参与小组活动。  
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  
老师:交流过后,谁能到前面展示一下,并说明你是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的?  
3、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老师: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c组球队如下:如果每2个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老师:如果将四个小图标摆成一个正方形怎样连线?如果将四个小图标一字排开怎样连线?
巩固深化
一、自学检测 1、用0、2、4、6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用数字1、2、3能摆出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3、用数字0、1、2能摆出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认真自学课本101页的例1,回答下面的问题。
4、理解题意:
例1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里面“没有重复数字”是什么意思?
给家长说一说。
5、请你先尝试写出能组成的两位数:
6、我们来学习书上的方法:
先选一个数字写在十位上,选数字时要按顺序,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数字。
十位上不能是( ),我们先选数字1写在十位上。
如果1写在十位,组成的两位数有( ) ;
如果3写在十位,组成的两位数有( ) ;
如果5写在十位,组成的两位数有( ) ;
所以:能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二、巩固练习
1、用1、3、0、4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用5、0、8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用2、4、7、9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双数”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三、课堂检测
课本第104页的第1题。
1.用数字0、2、4、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2.用2、5、7、9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单数”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请写出来:
四、拓展练习
课本第101页的第2题。
板 书 设 计
排列问题 一、有顺序地排列
二、排列方法
固定十位法 固定个位法
20 24 26 20 40 60
40 42 46 42 62 46
60 62 64 24 64 26
教 学 反 思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动手用卡片来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算一算,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清晰、有条理的有顺序的思考问题,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求知欲,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衣服、早点的搭配、路线图、参观顺序等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希望通过本单元的相关讲解,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历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方法。学生对于数学广角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思考,找出了自己的找次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