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旋转》教案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二课时《平移与旋转》第30、31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①、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②、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㈡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㈢数学思考: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㈣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游乐园主题图及各种游乐项目运动现象的部分图
学具:学生实验用的方格纸,小房子纸片,学生画图用的练习纸,房子移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玩一玩——感知平移与旋转运动现象
⑴、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跟我们一起上课,陪伴我们一起成长,那上课之前我们应该向他们干吗呀?那现在听老师的口令:向后转,问好。
生:老师好!
师: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欢迎了在座的老师。那刚才你们都做了那些运动呢?
生:向后转……
⑵、师: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看看谁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现在看老师的提示:先向左移动两步,再向右移动两步
师:我们刚才又做了什么运动呢?
生:向左向右移动……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
2、比一比——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其实,人的生命就在于运动,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也都在运动,只是运动的方式不同,下面我们一起和小华一起去游乐场看看,大家边看边边动边思考: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小组里交流一下。
请学生说分类的结果,并说说分类的理由,建立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类?
生:把缆车、电梯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直直的运动的,而高空游览车、旋转椅是旋转的。
生:我们把转动的东西分为一类…
师:大家跟这位同学一样吗?(一样)你们观察真仔细!那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同时也送给你自己。
小结:像刚才这些直直的、平平的沿着直线移动的是平移现象(出示卡片“平移”);而像大摆钟的针面、旋转椅这样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是旋转现象(出示卡片“旋转”)。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 运动方式的表象。
3、学一学——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课件出示游乐项目分类图)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分类,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物再次抽象出:旋转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三、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4、说一说——例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呢?举例说说。
?生:火车、上升时的火箭、左右移动的门……是平移现象,方向盘、水龙头……是旋转现象。
5、看一看——体验在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物体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位朋友,红蚂蚁和黑蚂蚁,它们也在运动。请看大屏幕。
(1)引入小故事:《蚂蚁搬家》(视频课件,师:它们在房子的一前一后搬房子。)
(2)请学生猜想:哪只蚂蚁走的路长一点?
生:……
师:为什么数红(黑)蚂蚁走的格数?
师:真会动脑筋,也就是找出它的对应点。
师:那老师又有疑问了:房子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呢?你怎么想的?
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①引导学生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
②小组合作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猜想。
③学生汇报验证方法和结果。(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
④回顾数方格的方法,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过程。
小结:由于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中每个点都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所以要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出对应点,数一数两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
(3)完成作业学案第一题
[设计意图]:用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操作验证,让学生知道物体平移的过程中,它的每个点走过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知道物体平移了几格,可以抓住特征点,数一数两个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亲身动手验证猜想,目的是避免学生误认为两幅图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
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了学生的空间变换观念。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6、做一做——在做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现象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跟着我的口令做运动。”(全体向右移动两步,再向左移动两步回原位)感受平移运动
(2)等学生做完以后,教师用一根线栓住一只粉笔旋转,让学生判断,然后停下,不做完一周,做荡秋千状,又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紧接着推门问:门的运动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
7、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下面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图上颜色。
(1)师:那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2)师:为什么其他的不能通过平移与小鱼重合?
[设计意图]在“做中学”,让学生亲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实感知平移的过程。 通过判断物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动手画一画,巩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2、欣赏几何图案,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美的魅力。(课件展示中老师进行讲解)
你们想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画吗?
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去创造美、感受美。
六、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 旋转
符号: ↑
← → ○
↓
特点:直直的,平平的沿直线运动 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