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9加几 -人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9加几 -人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3 10:07:19

文档简介

9加几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8、8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中,经历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计算“9加几”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师: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个新朋友,它是小精灵,小精灵给你们提出了挑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一、复习。
10+2=
10+9=
10+6=
7+10=
3+10=
8+10=
师:小朋友们太聪明了,小精灵夸奖你们做的真棒。刚才的这些题目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数字10
师:是怎样计算的?
生:10加几就是十几
师:没错,看来10给我们帮了不小的忙呢!刚刚啊,小精灵告诉了老师一件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它说春晖小学在举行运动会,你们想去吗?
生:想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本P88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春晖小学在举行运动会,你们看图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生:我看到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当啦啦队(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经常运动可以让我们更加的健康,所以大家要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哦)。
你看,运动员很辛苦,我们来给他们送些饮料,好不好?(出示饮料画面)
师:你们能说一说图片告诉你们什么了吗?从图片当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谁能把我们刚才发现的信息完整的再说一遍!
问:如何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9加几!
板书并齐读课题
黑板出示每一盒的酸奶图供学生观察和移动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让生畅谈,适当地给予鼓励)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指名让学生回答
直接数:1、2、3、4??12、13,一共有13盒。
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你愿意到前面来带着同学们一起数一数吗?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可以说给大家听听!
生:
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找同学到黑板演示方法)
师:9盒奶和一盒奶凑成了十盒奶。十加几就是十几,这样算起来更加方便。我们把这种方便的算法叫做“凑十法
”(板书)。
师:如果咱们把酸奶换成我们手中的小棒,你还能用“凑十法”来算一算吗?请同学们先拿出9根小棒放在右手里,再拿出4根小棒
放在左手里,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用的“凑十法”!
学生同桌互相演示,教师巡视。并请两位同学教室前面演示。
用分合式展示凑十法的过程
师:课件出示左边9根小棒,右边5跟小棒,请同学试试用小棒演示凑十法计算9+5,同桌之间互相展示。(教师巡视)
(找位同学教室前面演示,其余同学一同完成)课件演示动态图,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同学们真会学以致用!现在老师将刚才的5根小棒增加到8根,你们还能用“凑十法”来完成吗?谁愿意到前面带着同学们来试试!
小结:刚才的演示中我们的右手中都拿着9根小棒,而同学都是从左手中拿出了1根小棒让它凑成了10,再让10加上剩下的小棒就有了结果。所以当我们看到9加几时,要会先想到(1)
师:用我们的数学算式怎样表示出我们刚才的过程呢?板书的同时用课件演示动态图
(副版书展示过程,如:5可以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板书分合式。对于9+8的分合式请同学们书空)
师:小棒帮助我们理解了分合式,现在如果没有小棒,你能完成黑板上的这些分合式吗?(课件出示2个没有图的分合式让同学们填空,指名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两种方法计算9加几,重点理解了利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如何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呢?(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重点强调见9想1)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做一做的1、2、3题。
第1、2题完成后单独汇报,第3题完成后和同桌说说你的结果,并想想有什们规律呢?
2、课后练习第2题
请同学们一起大声的读出移动9后的算式并说出结果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你们应该可以更加深刻理解9加几,那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什么收获呢?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
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带一(6)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你们想去吗?老师要先来考考你们,过关了才能去,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
第一关:复习2、4、5、7、8、9等数的组成。
2、
第二关:9+()=10
9+1+1=()
3、
练习10+5=
10+9=
10+7=
师:小朋友们太聪明了,恭喜你们闯关成功,现在你们可以去参观运动会了。
2、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课本P88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就是运动会的场面,你们看图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学生看图互相说一说)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操场上有比赛:跳绳、跑步,还有啦啦队,可热闹了!??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经常运动可以让我们更加的健康,所以大家要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哦)。你看,运动员很辛苦,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学校还准备了饮料,小红看了看,问另外两位同学:“一共有多少盒?”(出示饮料画面)?
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盒”吗?????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直接数: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
3、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数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已经学会了,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凑十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怎么列式?(9+4=???)?
师:指着图片问,9和4哪个比较接近10?所以,我们把9凑成10.怎么凑10?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师:9+1=10的“1”从哪里来??师请学生跟着老师再把演算过程说一遍。?
4、练习巩固,加深“凑十法”思维过程的理解
?1、数冰激凌。??
(大屏展示9个再添7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冰激凌?说说怎样想的。(展示移入一个冰激凌的过程)??
?2、数星星。
(大屏展示9个再添9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颗星星?说说怎样想的。(展示移入一个星星的过程)??
三、巩固拓展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师和学生一起填写。
2、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老师非常满意,所以老师现在要带你们去玩碰碰车,高兴吗?表现好的小朋友老师可以有奖励哦!
3、寻找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9+1=10??9+2=11??9+3=12???9+4=13??9+5=14?
?9+6=15??9+7=16??9+8=17???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
(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也就是把没学过的9加几变成我们学过的10加几来算。(板书:9加几-----10加几)
师:这个规律大家学会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了。9+7=
9+5=
9+9=
师小结:我们在计算9加6时先把9凑成10,要从6里分出1,给9凑成10,6还剩5,10再加5就是15,用这种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方法在数学中就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

9加几
备课人
学情分析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的的内容,“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经过课上课下的练习,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运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
13根小棒。
教学节数
一节
一、情景导入
老师:出示课件
老师: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老师:同学们能从课件中看到什么信息?同学:有数学知识老师:你能说的具体一些吗?老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同学: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同学:根据课件我能列出式子老师:同学回答的很好,你们会计算吗?结果是多少呢?板书:9加几(引出课题)二、探究新知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课题)




一、自学检测1、计算题
9+6=
9+8=
9+5=
9+4=
9+3=
9+2=
9+1=
9+0=2、填>、<或=
9+3○15
9+6○15
9+4○17
9+2○9+5
9+8○9+5
6+8○9+9二、巩固练习1、填+或-
9○6=15
9○7=16
16○7=9
18○9=9
5○9=14
3○9=122、最大能填几?
9+()<15
9+()<17
()+9<14
9+()<123、判断对错
9+3=12(

9+4=14(

14-9=5(

16-7=8(

15-9=8(

13-4=9(
)三、课堂检测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
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9加几
9+4
9+1+3=13
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口算。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有一个思考的时间,试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