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做课时间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课时 共2课时 第__1__课时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教
学
目
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 学 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板 书 设 计 第1课时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审查签字: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教 学 过 程
环节与 时间分配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与策略
复习导入 (5分)
新课讲授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新课。
让学生参与教学,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 生思考举手回答
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 生观察主题图并回答
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在图上指一指
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
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
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
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
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
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 感知长方体的面、棱、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 顶点。把自己的感知说
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 给小对子听
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
课堂作业
(10分)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5分) 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
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
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
板书: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有三组 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相对的面(前、后;上、下;左、右) 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 个面?有几组相对的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 面?
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②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师:谁能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③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 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
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
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
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 生认真观察,认识长方
棱长度相等。 体的特征,并尝试完整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 的说说特征。小对子交
地总结一下。 流并展示汇报
(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动
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
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
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
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
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
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2)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
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
6、7题。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 生自由说一说
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
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课后反思
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