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2 20: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同步课时作业
第10课
小石潭记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是(??

A.幽邃(suí)?????B.清洌(liè)?????C.佁然(yǐ)?????D.为坻(chí)
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如鸣佩环????
青树翠曼????
往来翕忽
B.犬牙差互????
水尤清冽????
竹树环合
C.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D.其境过清????
隶而从者????
纷至沓来
3.选择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词语(??

??
潭中鱼可百许头
A.问渠哪得清如许?????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C.封官许愿?????D.高可二黍许
4.下面句中“可”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潭中鱼可百许头。
5.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格外)????
为嵁(不平的岩石)
B.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
来而从者(跟随)
C.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
D.凄神寒骨(凄凉)????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卷石底以出????
②以其境过清
B.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C.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似与游者相乐
D.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以其境过清
7.对下列语句中加粗“之”字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③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④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⑤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⑥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
A.①④⑥句的“之”字作用相同。
B.②③句的“之”字作用相同。
C.②⑤句的“之”字作用相同。
D.⑤句的“之”字与其他几句都不同。
8.下列对本文《小石潭记》的分析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
B.采用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简练优美。
C.抓住小石潭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在写景中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傲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潭上气氛一小潭源流一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10.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斜靠。
(1)请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①悄怆幽邃
邃: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犹不忍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游人坐欹岩下望
(4)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_____,乙文突出了水的_____
(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幽邃(suì)
2.答案:A
解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A
曼——蔓
B、C、D正确。
3.答案:D
解析:潭中鱼可百许头:大概。
A、问渠哪得清如许:如此,这么。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
C、封官许愿:承诺
D、高可二黍许:大概。
4.答案:D
解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D项意思为“大约”,余各项均为“可以”意。
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D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佁然:愣住的样子。A、B、C正确
6.答案:D
解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A.①“以”连词,②介词
B.①约摸,②能够
C.①游动,②游人
D两个“其”都指小石潭。
7.答案:C
解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①代词,指代看到的景物。②结构助词,的。
③结构助词,的。
④代词,指代那个人。⑤取消句子独立性。⑥代词,指代二虫。
8.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D不是高兴愉悦,而是忧伤凄凉的心情。A、B、C正确。
9.答案:C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C项应为“潭中景物小潭源流一潭上气氛”“情随景迁”。
10.答案:(1)深
离开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3)游人/坐欹岩/下望
(4)清
伟(或“奇”)
借景抒情(或移步换景)
(5)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1)解释文言实词,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如“去”。
(2)重点词“斗”“蛇”“愈”“观”的翻译要准确。应特别注意,“斗”“蛇”属于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
【乙】从庙门处往右拐,有一条石头铺的小路。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条石头缝隙,瀑布就出现了。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的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又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这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游人们坐着或斜靠着岩石向下望,用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中仿佛布满了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的程度,(人们)仍不想离开。
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奇特了,回想起来又更加变幻莫测。
(3)应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划分。本句的意思是“游人们坐着或斜靠着岩石往下望”,故可划分为:游人/坐欹岩/下望。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甲文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从侧面描写了水的清澈透明,即“清”;乙文第二段“瀑行青璧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突出了水势之“伟”。甲文借环境的寂寥、凄寒,表达了被贬的孤独、凄凉;乙文通过写瀑布奇伟表现了对自然的喜爱。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都是按照游览顺序行文的,都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5)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应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甲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寂寞、凄苦之情。乙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所目既奇”的激动、欢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