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标注单位,口头作答。
2.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能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培养列式计算以及口答的习惯。
教学重点:
找准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粉笔盒、粉笔
学生:练习本,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师生谈话
创设游戏(粉笔盒里面装十根粉笔)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猜一猜游戏,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然后抓一把,其他同学注意看。生抓出?支粉笔,师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学生还剩的数量。)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支粉笔吗?
让学生充分发言。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师边小结边演示)
师:要求原来有多少支粉笔,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抓出来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们,我们继续来猜一猜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你看,小猴的妈妈正带着小猴子摘桃子呢。(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看到树上有5个桃。
生2:地上有个篮子,篮子上写着23个。
师:你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吗?(让学生试着说)
生:小猴摘桃,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桃。
小猴子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师:怎么求?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思考:要求原来有多少?就是把树上原来的桃子看成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摘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剩下的5个。把摘下来的一部分还回去,就是原来的。所以要求原来有多少桃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用加法计算,23+5=28.(师板书算式)
师: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生:5+23=28
(3)追问:23、5、28分别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生:23是摘下来的,5是剩下的,28是原来的。把23加5,就是把摘下的和剩下的合起来,求出原来有多少。
(课件出示“把已摘的23个和剩下的5个合起来”以及算式)学生齐读一遍,算式是?23+5=28(个)
学写单位名称
师:咦,这个28的后面还有个括号,括号里的就叫做单位名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解决问题列算式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师板书单位名称个)。这个单位名称一般在多少的后面(课件圈出个字)。
现在我们已经把原来有多少算出来,并且写好了单位名称,那我们算的这个28对不对呢?想的是?算的呢?
学会口答
师: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学生口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让学生自己说一遍,同桌之间相互练习,再集体口答一遍。)
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像刚才小猴摘桃这样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体育室借球
师:(1)一起看大屏幕,图片中的小朋友正在体育室里借足球呢,谁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呢?(出示情景图)
(2)怎样求原来有多少个足球?请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
(3)你会列算式吗?(指名学生说算式及表示的意义,提醒学生带上单位名称,并练习口答。)
(4)求原来有多少个足球就是把借走的与剩下的合起来。
完成表格
刚刚,我们解决了小朋友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昨天,老师去超市的时候也遇得到了像这样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呢?(出示表格)
师:(1)仔细观察,表格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求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列算式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3)要求原来有多少台商品就是把已经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合起来。
游乐园
师:(1)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看,小朋友正在游乐园里玩的高兴呢,仔细观察,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情景图)你还知道了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2)要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可以怎么想?怎么列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3)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就是把已经乘车的人与没有乘车的合起来。
4.拓展题:小朋友们,你们的表现真不错!那你愿意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再来挑战一题吗?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要把已经用去的部分与剩下的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你自己能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并解决吗?
板书: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加法
23 + 5 = 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