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
歌
行
曹操
教学目标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并积累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
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文学常识
曹操
谁是曹操
?
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
黑脸:正直,无私,刚直不阿
白脸: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
黄脸:勇猛、暴躁
曹操是谁?
1.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字阿瞒,
2.祖籍:沛国谯人(安徽)
3.朝代:东汉末年
4.地位:魏王、丞相
5.成就: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6.评价:枭雄,奸雄
7.代表作:《蒿里行》、《龟虽寿》
详解
成就
1.作为政治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
“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
“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2.作为军事家
3.作为文学家
统一了中国北方。
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的战例。
精音律,善诗歌。
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领袖
详解
为人
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
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 渡船 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
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 的 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
详解
典故
1.挟天子以令诸侯
绑架天子号令天下诸侯
曹操有一谋臣名叫毛玢(bīn),毛玢认为当时天下分崩离析,百姓饥馑,要成就霸业,除了恢复生产、积极蓄粮外,还要把皇帝控制在手里,用皇帝的号令去讨伐敌对势力。曹操听了大为赞许。马上派使者前往长安,向汉献帝上奏章,表忠诚。
被董卓劫持到长安的汉献帝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都城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皇帝和百官食宿无着,就像一帮乞丐。曹操亲自赶到洛阳,将献帝控制起来,而后连哄带骗,先是说到洛阳附近富庶的地方,以便筹措粮食,等献帝一出城,便被裹挟至许。随后,定许为国都,称许都。 曹操迁献帝到许以后,营立汉室宗庙社稷。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曹操总揽朝政,汉献帝完全沦为他手中的傀儡。
详解
典故
2.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jué)》
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详解
典故
3.诛杀华佗
曹操一直饱受头风病的折磨,有一天曹操便找来华佗为自己医治。刚开始华佗借故推脱,最后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便向曹操告知需要以刀斧劈开他的头颅方可治愈头风。
生性狡诈多疑的曹操便认为华佗要以治病为名义刺杀自己,盛怒之下的曹操便把华佗投入了许昌的监牢之中,从此,这位神医再也没有走出黑暗的囚牢。
详解
典故
4.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曹操与刘备对峙汉中, 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快要吃完,又无法取胜,心情十分忧虑。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是什么,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便道:鸡肋!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他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士兵问为什么,杨修说:鸡肋啊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du如今丞相进不能取胜,恐人耻笑,明天一定会下令退兵的。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
常识
建安文学(建安风骨)
1.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
2.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3.代表作家: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时代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课文初探
曹操
什么是短歌?
什么是行?
解
题
短歌/行
什么叫短歌
在《乐府解题》中,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长歌
热烈奔放、慷慨激烈
短歌
节奏短促、
微吟低徊
歌
《登幽州台歌》
《陇上歌》
行
《东门行》
《十五从军行》
吟
《秦中吟》
《白头吟》
引
《李凭箜篌引》
《新轩乐府引》
曲
《秋风曲》
《渭城曲》
乐府诗类别
读准字音
譬如朝露
呦呦鹿鸣
契阔谈?
青青子衿
何时可掇
绕树三匝
但为君故
越陌度阡
周公吐哺
pì
jīn
wèi
yōu
duō
qì
mò
zā
bǔ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课文翻译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用典
先引用《诗经》成句: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译文: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
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用典
再引《鹿鸣》
鹿 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译文: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 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契阔谈?,心念旧恩。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研读探究
曹操
整体感知
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忧——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是相传最早造酒的人(借代)
人生几何
苦多
忧思难忘
忧?
明确:
第一节
第二节
二忧
—— 贤才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青青子衿
—— 希望贤才主动投奔
曹操将如何对待人才?
呦呦鹿鸣
—— 必将礼遇、 重视贤才
第三节
三忧
—— 贤才不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嬿,心念旧恩。
伟大事业需要更多的人才。
这里的“忧”有何不一样?
面对满座嘉宾诗人为何还忧?
忧愁的内容不同
第四节
四忧
—— 功业未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周公吐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诗言志,结合诗人的忧,说说诗人的志?
一统天下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
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功业未成
回顾
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试找分析
一、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研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