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8 17: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①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
②戈尔巴乔夫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③同时苏联谋求与美国缓和。
戈尔巴乔夫
类别 内 容




政治经济困境
改 革
打破单一公有制,
以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实行普遍的“人道的、民主的
社会主义 ”;“实行多党制”
缓和苏美关系,放松对东欧
控制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2)指导思想:
(3)主要内容
戈尔巴乔夫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4)重大影响
①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混乱);民族纷争迭起;一些加盟共和国独立苏联走向解体
②东欧发生剧变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得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紧接着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 认可和苏联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关于苏联“八一九事件”
2、苏联解体
(1)“8·19”事件
(2)独联体的 成立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图片资料
戈尔巴乔夫(1985—1991
年任苏共总书记)
现在的世界局势
非常复杂,十分紧张,
我甚至可以用一触即
发来形容。
——戈尔巴乔夫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8.19事件”中的戈尔巴
乔夫和叶利钦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职
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1989年1月22日波兰团结工会
领导人瓦文萨(右)宣布,团结
工会接受政府举行双方会谈邀请。
这位前格旦斯克造船厂的电工推
倒东欧剧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柏林墙的修建与推倒代表着“冷战”的起始,前东德人一度认为翻过柏林墙就能得到自由。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
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东欧剧变
3、两极格局的瓦解
(1)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原因
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联合、日本崛起相对削弱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
③中国自70年代末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新政权与昔日的盟主与苏联分道扬镳,向西方靠拢;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⑤总之,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根源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探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从中我们应
吸取哪些教训?
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②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③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④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教训: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社会主义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
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冷战后的世界形势特点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
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天下
并不太平,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
并存的局面。
在白宫南草坪,巴以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和平与动荡并存
各地区的动荡
世界和平的潮流
2、世界形势特点的原因
(1)世界形势缓和的原因
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
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矛盾暴露出来。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③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表现:
①海湾战争1991
②波黑内战1992
③科索沃战争1999
“911”事件
海湾战争
波黑内战
科索沃战争
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2006年2月28日夜,伊拉克穆斯林圣地
阿里·哈迪清真寺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
冲突已造成379人死亡、458人受伤。
宗 教 纠 纷
民族矛盾——巴以冲突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三、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交替时期。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
2、原因
①由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②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③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角色扮演:你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构想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在全球事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 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中国: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已经复苏,正在恢复其大国地位
第三世界:联合自强,不可忽视
课堂总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
溃。两极格局的结束,一方面使“一超多强”
格局呈现的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
强;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发生新变化,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
平,建立和平、民主、多样化的国际社会的
理想还任重道远。
阅读与思考:
反映了美国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政策。
解析与探究:
①第一种观点的主张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第二种观点是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推行霸权主义。
②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比美国一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③依据在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减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而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之一,这是被历史和事实所证明了的。
苏东剧变的原因:
①苏联高度集权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②经济政治危机
③戈氏“新思维的推动
④西方的和平演变
练习
1、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当前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是指( )
A.由两极格局形成多极格局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经济实力竞争
C.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
D.向多极化发展,但新格局尚未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②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1999年3月24日,北约下令空袭南联盟,这一事件说明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
A.民主与人权成为经济合作的前提
B.美国独霸世界 C.和平与动荡并存
D.第三世界软弱可欺
5、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与新旧格局的交替过渡时期,导致原来掩盖的许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力量对比失衡 B.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C.民族、宗教、地区冲突
D.长期殖民冲突的影响
6、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
A.欧盟形成,第三世界兴起B.欧盟形成、新中国成立
C.第三世界兴起,新中国成立
D.联合国成立、东欧剧变
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①有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②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 ③使各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④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①社会主义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西方国家决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 )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前苏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是在哪一事件之后( )
A.”八一九”事件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C.”独联体”成立 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10、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
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B.强大的军事组织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11、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
12、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7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13、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形势发展总趋势的基本特点是( )
A.和平共处 B.动荡加剧
C.区域性合作加强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14、下列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的新的分化和组合表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图独霸世界
B.美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迅速衰落
C.俄罗斯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
D.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