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 平面镜
一、单选题
1.某品牌的抬头显示器将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的图像反射到挡风玻璃,类似平面镜成像,如图,司机通过挡风玻璃看到的像(??? )
A.?是实像????????????????????B.?与图像左右相反????????????????????C.?比图像要小????????????????????D.?与图像上下相反
2.如图所示,一个直角拐弯处安装了一面镜子,A物体水平向左运动,人在B点看到A物体的像A?的运动方向是( ???)
A.?1方向??????????????????????????????????B.?2方向??????????????????????????????????C.?3方向??????????????????????????????????D.?4方向
3.在温瑞塘河上,美丽的山丘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手影表演
C.?水中铅笔 ????????????????????????????D.?小孔成像
4.“消失的人体”是一个传统魔术,观众从正前方只能看到演员露出的头部,仿佛躯干和四肢消失一般。其奥秘是桌腿间有两个成一定角度放置的平面镜,分别用左右背景所成的像来“遮挡”身体,以形成错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两面镜子换成玻璃不影响魔术效果??????????????????B.?左右后背景颜色统一替换不影响效果
C.?魔术过程中可以任意调整平面镜的夹角???????????????D.?人的躯干被遮挡是由于光的折射
5.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B.?所成的像是实像
C.?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 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m????????????????????????????????????B.?1.4m????????????????????????????????????C.?0.6m????????????????????????????????????D.?2.6m
7.如图所示,小海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海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间距等于两玻璃门的间距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8.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5度,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70度????????????????????????????????????B.?75度????????????????????????????????????C.?90度????????????????????????????????????D.?80度
10.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B.?只有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反射
C.?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下列四个现象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水中的筷子“折了” ??????????????B.?小孔成像
C.?水中塔的倒影 ?????????????????????????D.?地面上人的影子
12.若右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3.仔细观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小明同学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其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食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色散
C.?小狗在镜中的像 ???????????????????D.?夏天早晨露珠下的叶脉
14.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15.教室黑板用久部分变光滑,如下图所示,阴影为黑板光滑处,ABCD为四个小组,当光线从右侧窗户射入时,上课看黑板光滑处写的字,因反光最可能看不清字的小组是( ???)
A.?第一组????????????????????????????????B.?第二组????????????????????????????????C.?第三组????????????????????????????????D.?第四组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 )
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④只将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A.?只有②可行???????????????????B.?②和④都可行???????????????????C.?①和②都可行???????????????????D.?③和④都可行
17.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1m?????????????????????????????????????B.?1.5m?????????????????????????????????????C.?2m?????????????????????????????????????D.?2.5m
二、填空题
18.将平面镜截成两半,中间隔一硬纸板条 NN’如图所示。现在两平面镜前放一根点燃的蜡烛
(1)则蜡烛在左右两面镜子中(???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成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的位置
(2)蜡烛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________?。(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三、解答题
19.小王身高1.8米(图中用AB表示),想要在家里墙上安置一面穿衣镜。爸爸告诉他,平面镜高度最小只要身高的一半就够了,请你帮助小王完成下列任务:
(1)分别画出A点的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路和B点的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路。(假设眼睛在A点)
(2)推导分析平面镜最小的高度值。
四、实验探究题
20.小金在实验室利用蜡烛和茶色玻璃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如下:步骤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步骤2: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 ?????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人眼在靠近玻璃板的________(填“蜡烛A”或“蜡烛B”)一侧才可能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3)为了验证玻璃板中所成的是虚像,小金可以采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
【解答】驾驶台上的仪表投射到挡风玻璃上时,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虚像,故A错误;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其实就是上下不变,左右颠倒,故B正确,D错误;
驾驶台上的仪表在风挡玻璃里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C错误。
故选B。
?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
【解答】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在物体的运动方向上找到两个点,分别做出这两个点的像,然后将这两个点的像连接起来,确定像的运动方向,如下图所示: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A
【解析】【分析】“倒影”是河岸上的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发射后,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实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
【解答】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光线,故A符合题意;?
B.手影表演,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水中铅笔变弯,其实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合题意;
D.小孔成像 ,其实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B
【解析】【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当镜子和后背景的夹角为45°时,左右背景所成的像正好与后背景重合,看起来好像下面是透明的一样,从而达到下面“隐身”的效果。
【解答】A.如果将两面镜子换成透明的玻璃,那么我们就会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人的下半身,失去魔术效果,故A错误;
B.只要左右后的背景同一更换,那么我们就不能区分出像和实际后背景的区别,故B正确;
C.只有角度为45°时才会有这个效果,故C错误;
D.人的躯干被遮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 A
【解析】【分析】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越强,我们看到的像就越清晰。
【解答】A.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B.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
C.室外越亮,透过玻璃射入屋内的光线越强,对他自己在玻璃上的反射光线产生的影响越大,像看起来越不清楚,故C错误;
D.物体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距离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 C
【解析】【分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蜻蜓相当于物体,那么物距就是0.6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所以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0.6m,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 C
【解析】【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的是虚像,据此判断。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其实就是二者相对于平面镜所在的直线对称。无论玻璃门闭合在一起,还是向两边打开,它们所在的那条直线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像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即人在两扇玻璃门中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重合,故A、D错误,而C正确;
人在两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大小保持不变,始终与人相等,故B错误。
故选C。
8.【答案】 D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在平面镜MO和NO中分别作出P的像A和B,A又在NO平面镜中成像,B又在MO平面镜中成像,分析这两个像的位置关系,以及和物体P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成像的个数和特征。
【解答】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物体P在平面镜MO中的像A;同理作物体P在平面镜NO中的像B。
像A在平面镜NO中成像,像B在平面镜MO中成像重合得到像C。
照相机和物体P,像C在同一条直线上,照相机只能照到物体P的白面,因此照相机最终只能拍到三个像。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分析】(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入射角=90°,据此计算出原来的入射角,然后再计算现在的入射角,最后将入射角和反射角相加即可。
【解答】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可知:入射角+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90°;
那么入射角=90°-40°=50°;
如果入射角减小5°,
那么现在入射角为:50°-5°=45°;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反射角为45°;
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45°+45°=90°。
故选C。
10.【答案】 A
【解析】【分析】光线在光滑平整的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人在反射光的范围内,会感觉非常明亮,否则会感觉一片黑暗。光线在凸凹不平的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无论人紫哪个角落,都能接收到,但不会感觉非常明亮,据此解答。
【解答】A.当对面无车时,自己车灯发出的光照到潮湿的路面上发生镜面反射,而这些反射光线不能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所以驾驶员看到路面更暗,故A正确;
B.干燥的路面比较粗糙,而潮湿的路面比较光滑,但是它们都能使光线发生反射,故B错误;
C.潮湿的路面有水,因此比干燥的路面更光滑平整,因此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C错误;
D.找到干燥路面的光发生漫反射,但是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
11.【答案】 C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对应的原理,然后与题干部分原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选择。
【解答】A. 水中的筷子“折了 ”,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水中塔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符合题意;
D.地面上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解题即可。
【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当MN分开后,猫在两个镜子上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故答案为:C
13.【答案】 C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主要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日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其实就是月亮的影子落到地球上,故A不合题意;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偏折角度不同,所以会变成彩色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故B不合题意;
C.小狗在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叶片上的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因此透过它看到叶脉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现象,哪个与光的反射有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皮影戏中的“手影和立竿见“影”,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黑色区域,故A、B、C不合题意;
?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的范围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因此因反光最可能看不清字的小组是第二组,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①由于反射光线不变,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反射光线与光屏的交点会向左移动,即光斑会向左移动;
②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那么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即反射光线向右移动,可能经过B点;
③入射光线不变,将光屏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反射光线与光屏的交点会向左移动,即光斑会向左移动,反射光线不可能经过B点;
④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入射角变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那么反射角也随之变小,即反射光线向左移动,不可能经过B点。
故选A。
17.【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
【解答】如下图所示: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而被测的人距离这个像的距离是5m,因此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5m-3m=2m。
二、填空题
18.【答案】 (1)C
(2)镜面后
【解析】【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判断。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
【解答】(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它们的对称轴是平面镜所在的直线。因为左右两部分平面镜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蜡烛可以在两个镜子里都成完整的像,但是二者重合在一起,故选C。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蜡烛在镜面的外面,而像成在镜子后面。
三、解答题
19.【答案】 (1)
(2)参考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MP是△AA'B'的中位线,故MP= 12 A'B'= 12 AB=0.9米
【解析】【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为B'是B的像,所以B'肯定在B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A点能够看到B',所以A点肯定也在这条反射光线上,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只要将AB'连接,就能确定这条光路。同理,做出A看到A'的光路即可。
(2)三角形中,两边中点的连线就是中位线,而中位线的长度等于对应底边的一半。
【解答】(1)将AB'连接,与平面镜相交于P点,连接BP'、PA’;然后通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此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如下图所示:
(2)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AM=MA',且MP∥A'B';
那么MP就是△ AA'B' 的中位线,
那么MP=?12?A'B'=?12?AB=0.9。
四、实验探究题
20.【答案】 (1)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蜡烛B能完全重合
(2)蜡烛A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能否承接蜡烛A的像。
【解析】【分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不断移动玻璃板后面的物体,直到它与前面物体所成的像完全重合,那么它此时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据此可以研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还能说明像与物体等大。
(2)蜡烛A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只有反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我们才可能看到镜中的像。因为反射光线肯定和蜡烛A在同一侧,所以人眼必须和蜡烛A在同一侧。
(3)如果像能够成在光屏上,那么它就是实像;如果像不能成在光屏上,那么它就是虚像。
【解答】(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像与蜡烛B能完全重合;
(2)人眼在靠近玻璃板的蜡烛A一侧才可能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3)为了验证玻璃板中所成的是虚像,小金可以采取的操作步骤是: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能否承接蜡烛A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