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下语文课时练习附答案13 最后一次讲演(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八下语文课时练习附答案13 最后一次讲演(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3 14: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最后一次讲演
一、选择题
下列对这篇讲演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讲演,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暴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
B.这篇讲演,表现了讲演者闻一多先生不畏强暴、坚持正义、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精神,以及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这篇讲演,在用语的感彩上,表明了作者强烈的爱憎。说到李公朴,语气热情,满怀崇敬;谈到人民,语气洋溢着激情;斥责敌人,语气严厉尖锐,充满蔑视。
D.这篇讲演,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并与排比、反复、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讲演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蛮横(hòng)
协商(xié)
卑鄙无耻(bì)
B.屠杀(tú)
黎明(lí)
义愤填膺(yīng)
C.卑劣(liè)
诬蔑(miè)
挑拨离间(jiàn)
D.锤击(chuí)
赋予(fù)
慷慨激昂(kǎi)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鼓掌
蛮横
毒手
遭遇
B.屠杀
祁祷
跨进
热烈
C.卑劣
无耻
政协
暑假
D.疯狂
恐怖
遭受
卑鄙
下列成语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研究古代典籍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B.面对在课堂上公然睡觉的学生,张老师气冲斗牛,勃然大怒。
C.对待同样一件事情,双方的观点迥乎不同。
D.千万不能挑拨离间,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能与前面加点内容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像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和平可期,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距离西湖五公里外的西溪湿地,远眺群山鳞次栉比,近看杨柳拂堤,野鸭悠游嬉戏,白鹭空中飞舞。
B.莱芜市爱心志愿者团队定期到光荣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热情地为老人捶背揉肩、说笑话逗乐子,对老人的照顾真可谓是具体而微。
C.公园的围墙上爬满的蔷薇花已经次第开放,绵延
400
米,成为道名副其实的“花墙”,前来赏花和拍照的人不绝如缕。
D.学校不断加强作业教学改革,对于体验式的个性化作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独自完成,避免家长越俎代庖。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付款?他拿不定主意。
B.“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C.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2017

8

23
日至
27
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篇讲演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句式和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论辩力。
B.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的距离,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彩从而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
C.本文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D.文章结尾一句既是对李公朴先生的赞扬,同时又表明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自由而奋斗的决心:不怕牺牲,视死如归,随时准备为正义献出生命。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
A.闻一多的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到了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
C.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李公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土,杰出的社会教育家,后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
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
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二、填空题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这几天,大家晓
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
劣最无耻
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
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三、复合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辞生动,引人入胜。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笫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1)
阅读全文,概括写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
文章抓住闻一多的相貌特征为题,多处写到他留的胡须,有什么深意?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校学生会要举行“亮我青春风采”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帮他修改完善。
【A】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衅。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B】。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给人力量的强心剂,让许许多多精神萎靡的人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勇气是向前奔腾的激流,推动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1)
【A】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
”改为“
”。
(2)
请在【B】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三小题。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岀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汉奸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掌声)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④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1)
归纳选文第一段的段意。
(2)
上文第二段中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
(3)
文中“你”指代
,“他们”指代
。末句的“两桩事”指的是:


阅读课文四、五段,回答问题。
(1)
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2)
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3)
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5)
第四段中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表达了讲演者什么感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哈工大的即兴演讲
白岩松
有这么一对夫妻,吃完饭就坐那里看电视,看完了,就xǐ
shù一下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么过着。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太枯燥了吧,该离了吧?但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平常,生活如此,创业如此,大学生们走入社会之后注定要花大部分时间做平平常常的事。那对夫妻在老年的那一天会彼此含着热泪感谢对方与自己携手相伴一生、彼此温暖一生,而同学们也会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等来生命中只占百分之五的激情与辉煌时刻!(掌声)因此,同学们要做好准备,毕业后准备好迎接平淡。
同学们在大学里一定要做梦,甚至可以梦游,(笑声)比如现在一谈爱情,我脑子里只会闪现我爱人的照片,而你们则可以设想一千位俊男靓女的样子……这就叫作虚位以待。我年少时看了三毛的书,也想周游列国,没准还能碰上个女荷西。(笑声)但是所有这些梦想都属于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我现在没有资格做这样的梦了,我现在所处的是人生的舍弃阶段。而你们所处的是人生的选择阶段,不要放弃做梦!(长时间的掌声)更别忘了替这个社会、替这个国家做梦,能全身心地做这种梦,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等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时,想做梦你也力不从心了,因此趁现在抓紧做梦!
有人说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怎么会呢?我有时候就想不通,真的如此,那我国岂不是比美国更发达了……因为我们的大学生都在待业呀!(如雷的掌声)其实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一步到位的最满意的工作!实际上你就是一个骑手,毕业后你就应该先骑上一匹马,只要你优秀,你就能找到更棒的马!(长时间的掌声)
季羡林先生的一席话给我印象很深,采访他时,他说:“我已经如此老了,但我的道路前方仍有百合花的影子。人生的前方要永远有希望、有温暖才行。”再举个例子:狗赛跑怎么比?怎么让狗跑起来、跑得快?每个狗嘴前边都吊着个骨头!我们每个人也要给自己放块骨头,(笑声)精神的骨头!(热烈的掌声)
(摘自互联网)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ù
(2)
这篇即兴演讲词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
这篇精彩的即兴演讲充分展示了央视“名嘴”白岩松的语言及人格魅力。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白岩松演讲的语言特色。
(4)
联系全文,选出对下面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同学们也会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等来生命中只占百分之五的激情与辉煌时刻!
A.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我们的日常生活总体上是平淡无奇的。
B.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只要安心等待,精彩就会到来。
C.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比例,以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惨淡经营作为基础,也未必能换来那“生命中只占百分之五的激情与辉煌时刻”。
D.虽然大多数日子平平常常,但当你怀着美好的梦想和平常的心态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时候,“激情与辉煌时刻”也正在前方向你招手。
(5)
阅读白岩松《人格是最高的学位》中的两个片段,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片段
1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
20
世纪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片段
2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是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但肚子里却是空空。这样想着就有些担心啦,怎样才能成为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这篇讲演中并没有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2.
【答案】A
【解析】卑鄙无耻bǐ。
3.
【答案】B
【解析】祁祷—祈祷。
4.
【答案】B
【解析】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用在此处语意不符。
5.
【答案】D
6.
【答案】B
【解析】A.“心领”,用于自己推辞;C.“斗胆赐教”不妥,改为“不吝赐教”;D.“绵薄之力”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
7.
【答案】D
【解析】A.“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用该词来形容山不合适,此处用“高低起伏”更好。B.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志愿者对老人的照顾细致周到,而“具体而微”是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该词与语境不符,此处用“细致人微”更好。C.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前来赏花和拍照的人来来往往不间断,“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该词与语境不符,此处应用“络绎不绝”。
8.
【答案】B
【解析】A.选择疑问句中,中间用逗号,“微信转账?”问号改为逗号;C.省略号与等都表示列举的省略,保留其一即可;D.主题不能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
9.
【答案】D
【解析】应为“文章结尾一句既是对李公朴先生的赞扬,同时又表明了自己为民主自由而奋斗的决心”。
10.
【答案】B
【解析】新月派是受到了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
11.
【答案】D
【解析】闻一多先生讲演结束,在当天下午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因此这次讲演称为他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二、填空题
12.
【答案】把“搭建”改为“提供”;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13.
【答案】xiǎo;bēi;chǐ;zuǐ
三、复合题
14.
【答案】
(1)
示例:①爱国;②潜心治学;③个性很强;④热爱民主。
(2)
闻一多先生为抗战蓄须明志,胡子成为他的一个标志,作者抓住这些进行记叙描写,正好印证了先生个性极强的特点,闻一多先生的胡须体现出他的潇洒和坚毅。
(3)
这里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表明先生生活充满浪漫、个性刚强,都是人物性格率真、直爽所在,因此才称得上“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
15.
【答案】
(1)
挑衅;挑战
(2)
示例:都要义无反顾勇敢前行
16.
【答案】
(1)
闻一多先生义正词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令人震惊的罪行。
(2)
D
(3)
特务;遭受屠杀的昆明青年学生;李公仆被暗杀;“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反对内战被屠杀
17.
【答案】
(1)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2)
“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3)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4)
“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
(5)
讲演者使用的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从向听众揭露转而面对面向敌人发起进攻,表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18.
【答案】
(1)
洗漱
(2)
四个方面的内容:(1)要学会平淡的生活;(2)不要放弃做梦;(3)要有正确的就业观;(4)人永远要有精神。
(3)
平易实在,时而幽默含蓄,时而激情飞扬。在阐述道理时,还运用了一些生动鲜活的比喻,比如把找工作喻为“找马”,把人生喻为“狗赛跑”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演讲词的亲和力。
(4)
D
(5)
示例: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全是精彩和辉煌。无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有多远多难,我们始终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脚踏实地,并对未来充满希望。要先从品德上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从学业上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人,再然后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