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戏》 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社戏》 教案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3 18:2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
1、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叙事的详略上,至于人物性格特点只要稍作了解。?
2、本文开头和结尾是学习的难点,二者对表达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与看“社戏”这一主要情节有何关系。?3、本文篇幅较长,可以用讲读研讨之法突出重点,再加进课堂练习,深化巩固,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时数:三教时。?
一、导入:同学们,上周四我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户外活动,你能否用1一2句话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次活动的感受。?
(师适时小结:很不错,看来这次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今天,我们学习的小说《社戏》,作者也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文中"我"看完社戏后的感受,请同学找一找,是哪句话??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来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三、同学们,对小说《社戏》文末这句话假如我们要找出它的中心词,应该是什么?一一好戏、好豆?
追问1: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戏,是怎样的豆?请同学们迅速在文中找一找直接写戏、写豆的句子,读一读,通过抓关键词分析一下。?
(生找句子,师生合作分析,师适时小结:是的,通过分析,我们应该得过一个结论,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似乎也平常)?追问2:但文中的"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请同学们再回到这一句话看看,上学期我们在讲句子成分的时候说过,一个句子表意的重点往往不在中心词上,而在附加成分上,那么我们看看这个句子,哪些修饰语很重要?一一实在再没有吃、不再看??
追问3:如果要我们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文中"我"的这些感受,你会用哪个词??
(师适时小结:是的,"难忘",那一夜有许许多多令小小年纪的"我"难忘的东西,虽然戏不好看、豆不好吃,但却终生难忘)?追问4:那么"我"难忘的究竟是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小说学习的特点思考一下。一一背景、人物、事件、景物?(1)难忘的背景?(2)难忘的事件?(3)难忘的人物?(4)难忘的景色?(是分组布置学习任务)?
四、结合小说特点,研析文章:?
?1、生再深读课文,请在文中找出能表现这次经历背景的句子:师生互动,结合小说写作背景,在文章开头部分1一一3段中找出相应句子,理解:这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我在一片少有的乐土上发生的故事。?
——难忘的背景:清明随母归省(民风民俗)、乐土平桥村(乐人、乐事)?
2、引导生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令人难忘的事件:师引导学生迅速概括文章写了哪些事(可结合课后探究一)?
戏前风波——月下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3、在众多的事件里,又有哪些人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生交流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双喜、阿发、六一公公、母亲、“我”、桂生?
?2〉生交流:这些人物中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请在文中找出对人物描写的相关句子,谈谈这个人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描写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在难忘的背景下、经历了难忘的事、接触了难忘的人,自然是让自己终身怀念的,在这篇小说里除了这些还不够,在文章里还有一样令文中人物难忘,也令读者难忘,那就是美丽的景色,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写景的语段、句子。?
1)生读11、12段和22段写景语段?
2)分析写景手法,反映的景物特点?
(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文中的"我"在一个令人难忘的背景下,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接触到了很多令人难忘的人,看见了难忘的景物,因此所吃的豆、所看的戏自然是今生今世无法忘怀的了,)?
五、探究主题: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
1)师引导学生再读文中最后一句话,体会在这句话中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故去的人、事、物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师补充现实的平桥村与理想中的平桥村)
?六、师小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