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3 21: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岳池伏龙初中2021春(部编)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期中复习)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某同学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后,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作出的决策对日后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是(  )
A.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
B.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任务的是(  )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B.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4、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C.“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恢复领导地位
5、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6、下面是中国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导致图中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变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中国乡镇企业的异军崛起 D.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置
7、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对此,说法有误的是(  )
A.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8、我国没有设立经济特区的省份是(? )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浙江
9、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0、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 为(? )
A.消灭贫困人口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消除贫富差别 D.实现共同富裕
13、提出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4、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新发展理念中除了“协调、绿色、共享”外,还有哪些
①创新  ②开放 ③富强  ④民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人民幸福 ③科技强军 ④民族振兴
A.① B.② C.③ D.④
16、2017年,随着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人们热议的话题为
A.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
B.毛泽东思想、武装割据
C.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康社会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徘徊——乍暖还寒】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
【转折——春雷惊天】
材料三 一名国外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学生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3)197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一般上缴利税总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0.7%。
材料二 到1987年,建立了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8843家,占国企总数的77.6%。1987年,实行承包的国企完成产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4.8%,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80年代后半期,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进入民众的生活,这都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作用。
3、“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当下最热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气象新,那是国家的富强梦……中国梦,放光明,那是民族的振兴梦……中国梦,照我心,那是人民的幸福梦……看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望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中共十九大到中共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说一说现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哪些梦想。(举一例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什么是“中国道路”。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怎样才能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面对中华民族的未圆之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四川岳池伏龙初中2021春(部编)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期中复习)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某同学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后,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作出的决策对日后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是(  )
A.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
B.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答案】D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任务的是(  )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B.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答案】B
*4、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C.“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恢复领导地位
【答案】A 
5、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答案】C
6、下面是中国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导致图中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变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中国乡镇企业的异军崛起 D.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置
【答案】B
7、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对此,说法有误的是(  )
A.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答案】C
8、我国没有设立经济特区的省份是(? )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浙江
【答案】B
9、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D
10、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11、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12、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 为(? )
A.消灭贫困人口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消除贫富差别 D.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B
13、提出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B 
14、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新发展理念中除了“协调、绿色、共享”外,还有哪些
①创新  ②开放 ③富强  ④民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15、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人民幸福 ③科技强军 ④民族振兴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16、2017年,随着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人们热议的话题为
A.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
B.毛泽东思想、武装割据
C.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康社会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徘徊——乍暖还寒】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
【转折——春雷惊天】
材料三 一名国外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学生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3)197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答案】(1)方针:“两个凡是”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的继续。
(2)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大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原因: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一般上缴利税总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0.7%。
材料二 到1987年,建立了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8843家,占国企总数的77.6%。1987年,实行承包的国企完成产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4.8%,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80年代后半期,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进入民众的生活,这都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作用。
【答案】(1)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增加了城市职工的收入;基本满足了民众对工业品消费的需求;增加了财政收入。
3、“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当下最热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气象新,那是国家的富强梦……中国梦,放光明,那是民族的振兴梦……中国梦,照我心,那是人民的幸福梦……看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望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中共十九大到中共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说一说现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哪些梦想。(举一例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什么是“中国道路”。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怎样才能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面对中华民族的未圆之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举例:航天梦、奥运梦、入世梦等。(举一例即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国家: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中学生:我们中学生要志存高远,牢记历史使命,爱我中华,勇担责任,努力学习,锤炼意志,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