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诗五首》同步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异(chā) 墓畔(bàn) 整片大地(zhěnɡ)
B.舵手(duò) 吟诵(yín) 长夜漫漫(màn)
C.寂寞(jì) 霜风(shuānɡ) 房舍如舟(shě)
D.卧听(wò) 海涛(tāo) 一束山茶(sù)
2.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
《断章》通过几组意象营构了丰富的诗境、诗趣、诗思,又通过意象的顶真旋复在意象之间搭设了一架“天堑变通途”的飞桥,在其逻jí______结构的关联之下,意象的单薄骨架立即在人的视野中变得充yínɡ______与丰富,并不断pénɡ______胀连接,最终形成了无限丰富、完整、饱满的艺术世界。全诗一共四句,每句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态意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装shì______了别人的梦”。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4.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选段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2)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下列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现代文阅读欣赏
篱笆那边
艾米莉·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颗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
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
爬过!
6.这首诗生动描绘了诗人在生活的一瞬间所萌发的天真无邪、快乐活泼的心理,如同一篇童话,把我们带回了童年的幸福时光,你一定也有过类似的往事吧。诗句虽只有短短11行,但并不贫乏、单调,而是几经曲折和变化。请发挥你的想象,用简洁的语言完整讲述“孩子”面对“草莓”时情绪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说说在你眼里,诗中的“篱笆”“草莓”分别象征什么。作者安排“上帝”这个角色有什么深刻寓意?如何理解“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课外拓展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沿溯阻绝( )
(2)不以疾也 ( )
(3)迳黄牛山( )
(4)犹望见此物( )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绝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
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
D.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色如人负刀牵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
12.【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意作文
13.在诗歌中,诗人常常把情感、哲理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哲理具有可感性。《断章》中,诗人通过“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表达出了刹那间的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风雨吟》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风雨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借鉴上述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参考答案
3.短诗五首
1.B
2.辑 盈 膨 饰
3.C
4.(1)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2)A
5.(1)B (2)A
6.看到草莓,萌发了要爬过篱笆的欲望;陡然间想到会“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产生了心理上的矛盾,犹豫迟疑;然而草莓的诱惑真是太大了,于是想到,上帝如果“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于是原谅了自己在那一瞬间淘气的冲动。
7.“篱笆”是守旧的象征;“草莓”是触发诗人回到童年感觉的具体事物,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 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呢?只要他愿意并且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拾纯真,他也会按照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中美好的东西。
8.(1)顺流而下 (2)快 (3)经过 (4)还
9.C
10.(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2)(岩石的)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
11.湍急 迂回(或:纡深) 侧面
12.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乙文参考译文】江水继续向东(流),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黄牛滩的)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岩石的)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完全是天然形成,)轮廓十分清晰。(但)那里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已经算很高了,又加上湍急的江流回环曲折,即使经过两三天(的航程),还能看到这块奇岩。所以过路人有歌谣唱道:“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还在黄牛山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还是和原来一样。”说的就是水路迂回深远,回头看去还是(和原来)一样啊。
13.示例: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