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8页例5乘加乘减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
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1.
课前利用图片复习有关乘法意义的知识,课中运用联系紧密的情境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画一画,讲一讲,以及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训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口算
1×5=
2×2=
3×4=
4×4=
3×5=
5×5=
1×4=
2×3=
5×2=
4×2=
5×4=
4×3=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5的乘法口诀,
大家能正确算出上面的题吗?
2、
看图列乘法算式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根据图片上的信息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生汇报。
3、
情境图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去玩吗?你们知道吗,游乐园里也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呢?
师出示课件(例题主题图,多一人,坐满4木马车的。)
图片上有什么信息?
学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对了,图片上有4个木马车,每个木马车上有3个小朋友。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不朋友?)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做?[用乘法3×4=12(人)或4×3=12(人)]
师:同不们可真棒!你能告诉我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吗?
[每个木马上有3个小朋友,有4辆木马车就是4个3,所以我用乘法计算,4×3=12(人)
]
师:同学们不仅能正确列式计算,还能说出为什么这样算,你们可真是了不起。现在,老师要把题改动一下,来考考大家了。
师操作课件(去掉一人),成为例题主题图。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主题图,算一算,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出发,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含义,强化“几个几”。为学习新课乘加乘减打下铺垫。)
二
新知探究
1、
图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指名说。(一辆木马车上少了一个小朋友。)
2、
师:同学们,那现在你能把图片上的信息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吗?。
生描述图上信息,师指导。(图上有3个木马车上都坐3个小朋友,还有一辆木马车上坐了2个小朋友。或图上有4个木马车,每辆车能坐3个小朋友,其中有一辆车上少坐了一个小朋友。)
3、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或点子图来摆出图片上的信息吧。
生:动手摆一摆。师:巡视指导。
师:指名汇报自己摆的图片,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样摆。
4、
师:同学们现在我想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你能计算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列出算式。
5、
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小组合作要求:
1、用学具摆出图上的信息,组内交流。
2、独立列算式,组内汇报(说出为什么这样算)。
3、记录员写出全部算式。(提示:看哪个小组想出方法多)
4、用时8分钟。
生:小组合作尝试列算式。师:巡视指导。
6、
小组汇报,其它组做补充。(说说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呢?)
7、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并出示课件
8、
师:同学们观察下面的两个算式,以前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那这两道我们给它们起什么名字好呢?
生尝试说一说。师板书:乘加
乘减
9、师板书3×3+2
3×4—1
10、师:同学们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题时要先算什么法呢?能说为什么吗?生:说一说。师:小结,出示课件。(在有乘加,乘减算式里,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1、完成做一做。
第1题看图填写合适的数和运算符号。
生:读题明确要求后,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
指名说,同桌互说。
第2题4×3+4=
2×3—3=
5×5+5=
4×4—4=
5×3+2=
4×5—4=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5×5+5=30的意义。
师:可以写成哪个乘法算式,说出得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借助学具或点子图探究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乘法的意义。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互相启发,交流,学生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展示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让学生体会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也不同。)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乘加,乘减算式,就能用已知的乘法口诀解决更多的乘法问题了。)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第1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师:同不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乘加,乘减来解决生少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开心吗?你们愿不愿意随着老师进行今天的闯关大比拼啊!
第一关:数学书上59页2题。(生独立完成)
第二关:数学书上59页3题。(生独立完成)
第三关:数学书上59页4题。(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第四关:数学书上59页5题。(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以上练习,巩固了今天乘加,乘减的知识,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乘法的简洁性: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摆一摆等活动解决了乘加,乘减的数学实际问题,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会计算乘加、乘减,会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课件)观察思考:图中分别有几个几?乘法算式怎么列式?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导入:周末曾老师去公园,看见游乐场里好多小朋友。(课件出示主题图)
看,这是小朋友们特别爱坐的旋转木马,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分组乘坐木马的?
2.观察找信息:谁能把我们刚刚收集的信息再完整地说一说?
3.汇报交流
(4个旋转木马,每个木马上可坐3人、有3个木马坐满3人、有1个木马坐了2个人)
4.画一画
你能用画一画的方法把你找到的数学信息用图画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操作)
5.展示个别学生作品,集体交流
6.提出问题
大家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用喜欢的图形来表示观察到的信息,请善于思考的孩子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汇报整理:一共坐了多少人?(板书)
8.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再小组交流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后,列式在你的课堂练习本上。
很多孩子已经通过自己的思考列出了算式,那就请大家结合自己刚画的图形和算式,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9.集体交流(板书算式)
小朋友们能结合自己的图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的是太棒了,今天我们学习研究的,像这样有乘法、有加法、有减法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玉米题
我们一起学习研究了乘加、乘减,接下来我们就来挑战一下,看看自己掌握的情况。(出示课件)
师引导归纳:在计算乘加乘减这样的题目时,都是先算减法。(板书)
2.做一做①
3.课本P59第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