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卷
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5:ABDBC
6-10:BADBC
11-15:AACBA
16-20:CDBAD
21-25:CAABC
26-30:DCAB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读图理解)
(1)裸露
裸子
2
(2)脊椎动物
(3)皮肤
气囊
肺
(4)C
(5)孢子
(6)辐射
32.(10分)(实验探究)
(3)等量
单一变量
(5)①有
②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
安全
(6)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无影响
(7)形成对照
转基因植物油
(8)小白鼠的数目过少
偶然性(误差)
33.(10分)(资料分析)
(1)原始大气
氧气
不需氧型
原始海洋
(2)闪电
(3)有机小分子
(4)水生
简单
复杂
低等
(10分)(综合应用)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2)3
玉米→蝗虫→喜鹊→雀鹰
(3)生产者
光合
(4)雀鹰
(5)下降
(6)雀鹰
生物圈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1页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生物试卷
(2021.4)
说明:1.全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姓名、班级、
考号,并核对二维码上的相关信息;
3.选择题请按题号用
2B
铅笔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在答题区域内,超出作答区域或在草稿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不能说明
A.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
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D.原始生命的形成需要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条件
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D.研究生命起源常用的方法是推测法
3.在一个甲虫成灾的地区,喷洒了一种新农药后,97%的甲虫死了,3%的甲虫生存了下来,
几年后,该地区的甲虫对该药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因为
A.甲虫对农药的刺激产生了抗药性反应
B.农药使甲虫产生了变异
C.原有的抗药性甲虫与不抗药性甲虫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抗药性个体
D.甲虫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个体,经农药的定向选择,抗药性强的甲虫比例逐渐增加
4.某同学在校园内观察一植物,发现它有根、茎、叶,不开花,也不结果实和种子。由此判断该植物是
A.葫芦藓
B.蕨
C.侧柏
D.垂柳
5.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都是多细胞生物
C.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能供人食用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说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的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的胜过蓝草。上述有关水中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多细胞
B.依靠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C.几乎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
7.某同学对如图生物(1
是葫芦藓,2
是蕨,3
是衣藻,4
是迎客松)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
中错误的是
(
1
)
A.1
是苔藓植物,可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植株矮小,有根、茎、叶的分化
B.2
是蕨类植物,根、茎、叶有输导组织,所以比苔藓植物高大
C.3
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4
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8.花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食材,如图可判断出花生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9.关于下图中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身体均有口无肛门
B.②③均营寄生生活
C.④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D.⑤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均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且体表有外骨骼。
10.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1.下列结构和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A.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沼虾--鳃--呼吸
C.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水螅--刺细胞--捕食、防御
12.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下列哪种动物和日本血吸虫同属一类动物
A.涡虫
B.水螅
C.蛔虫
D.蚯蚓
13.下列哪种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A.
B.
C.
D.
14.2019
年雪龙
2
号的南极首航赚足了眼球,后来,它又加入到了在北极进行的全球科学家
联合科考中,为中国深远海科考带来又一次高光时刻。科考队员发现一种新生物有口无肛门,
在海中生活,它最可能是
A.软体动物
B.腔肠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1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前肢变为翼,有角质喙,是适于飞行的特点
B.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游泳
D.鹰是恒温动物,鱼、青蛙是变温动物
16.某校生物小组同学开展调查校园植物活动,下表为其中三种植物。据表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中文
门
科
学名
侧柏
裸子植物门
柏科
Platycladus
orientaLis(L.)
圆柏
裸子植物门
柏科
Sabina
chinensis(L.)
铺地柏
裸子植物门
柏科
Sabina
procumbens(Endl.)
)
A.圆柏与侧柏的亲缘关系比铺地柏近
B.侧柏和圆柏属于同一属
C.o
r
i
e
n
a
t
a
l
i
s
是侧柏的种名
D.三种植物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17.多数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较少,但它们的后代成活率较高。与此相关的主要特征是
A.感觉器官发达
B.体温恒定
C.牙齿分化
D.胎生、哺乳
18.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B.门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9.下面四种说法中,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整条长江
B.长江的水
C.长江里所有的鱼
D.长江里的所有生物
20.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的是落下的花瓣。下列关于
这句诗中涉及的生物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着物质循环的现象
B.“落红”会被分解为水和无机盐
C.细菌和真菌参与了“化作春泥”的过程
D.“春泥”中的有机物会被植物吸收利用
21.某小组的同学看到下图时,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阐述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因为数量不一样,所以图示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处于
不平衡状态
②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草→鼠→蛇
③正常情况下,图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和所占比
例是相对稳定的
④图示生物所在的生态系统中,没有
分解者
⑤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就会破坏该生态系统
的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B.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C.③④是消费者
D.④体内毒素富集最多
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捕食害虫保护
庄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害虫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多
B.若在农田中喷洒农药,则害虫个体内的农药浓度比青蛙高
C.若人类大量捕食青蛙,水稻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D.青蛙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其所捕食的害虫
24.人工林比自然林更容易发生虫害,其主要原因是
①动植物种类繁多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④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某生态系统中仅有一条食物链:甲→乙→丙。若甲因气候适宜大量繁殖,那么最准确反
映乙的数量变化与时间推移之间关系的图是
A.
B.
C.
D.
26.由于人口压力,人类对生物圈进行了毁林开荒、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围湖造田等掠夺式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包括
A.森林资源减少
B.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
C.水土流失、沙尘暴
D.以上三项都是
27.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下
列叙述与此规定不符合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C.禁止开发、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
D.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8.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造成基因污染
B.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物种,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C.可以通过早期胚胎检测,人为地对婴儿性别和优良性状进行筛选
D.我国明令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29.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①苹果醋、酸奶
②火腿肠、腊肉
③葡萄酒、霉豆腐
④豆腐花、咸鸭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四川有一种比较有名的泡菜叫“洗澡泡菜”,一般泡上一到两晚即可食用,形如洗澡,
所以叫洗澡泡菜。下列关于泡菜制作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坛内
B.泡菜发酵所需的酵母菌能够在缺少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
C.每次从坛中取泡菜的工具一定要专用,不能有油污,是为了防止感染杂菌
D.制作泡菜时,把蔬菜用盐腌制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
31.读图理解(10
分)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生物
A
为侧柏,它的种子是
的,属于
植物;C
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
的胚有
片子叶。
(2)与生物
B、F、G
相比,生物
D、E
体内有脊柱,属于
。
(3)生物
D
除肺外,还可通过
辅助呼吸;生物
E
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它
可以用
辅助
呼吸。
(4)
(填字母)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5)生物
H
为蕨类植物,可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
(6)生物
G
的身体呈
对称,有口无肛门。
32.实验探究(10
分)某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班初二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器材: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二)该同学提出的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三)实验过程:
(1)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2)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
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
料)待用。
(3)甲组饲喂适量
A
料,乙组饲喂
(填“等量”或“过量”)B
料,这是为了保
证实验的
。
(4)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
(填有或无)
影响。②若结论是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无影响,则实验结果应是
。
市场上转基因植物油的价格大多比非转基因植物油便宜,主要是目前人众还比较担心转基因
产品的
问题。
(四)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6)请你为该同学作出假设,你的假设是
。
(7)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8)该实验存在不足之出是
,会增大实验的
,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
不高。
33.资料分析(10
分)
1953
年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
验。如图是实验装置示意图,分析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装置中,①烧瓶内注入的气体相当于
,它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
主要不含
,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
③烧瓶内的沸水相当于
。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
,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4)请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
到陆生,由
到
,由
到
高等。
34.综合应用(10
分)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分中,除图中所示外,还应包括
和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请
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
。
(3)图中的玉米属于生态系统
中的
,太阳能就是通过
它进行的
作用输入到该
生态系统的。
(4)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5)有人为了防止喜鹊偷吃玉米,就在玉米地周围放置了捕鸟网,长此以往,在不打农药的情况下,玉米产量会
。
(6)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测发现
图中生物个体内农药积累量最多的是
。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
该农药,理由是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