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3 15: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秒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
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师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2、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学生回答
师总结引出(秒)并板书:秒
(设计意图: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1)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
(生试说师总结)
时钟有3根针,最长的,也是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2)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试说师总结)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验证总结,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
2、体验1秒钟
(1)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利用课件中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3)比一比,不看时钟,从老师喊开始到结束,用你自己的方法来记时,看哪位学生猜得最准确。:(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5)小结: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设计意图:我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认识秒表
(课件展示)师介绍。
4、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秒的价值。
师:(出示课件)
飞机
每秒约行250米
小汽车
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
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设计意图:我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关注的内容,
增加知识积累开阔他们的眼界.)
(课件展示: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生自由回答
师: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5.
认识几秒.
(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设计意图: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
(1)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学生回答师总结)
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走了5个小格也就是5秒。走到数字6走了30个小格,也就是30秒。
(2)、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3)、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6.
教学1分=60秒.
(1)师:我们知道1时=60分,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并汇报)生:……
(2)共同验证
(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板书:1分=(60
)秒。
(齐读)1分=60秒
(设计意图: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
7.
体验1分的长短.
(1)师: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
?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
(2)(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
(学生自由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再一次体验"秒",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再一次巩固1分=60秒的结论。体验过程动静交替,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8.
小结
(三)
巩固新知
1.
小明的日记
早上我读了20小时的英语才吃饭,然后花了10秒钟把早饭吃完。上午我们上了一节40小时的数学课,我学会了1分=60秒。下午的体育课,我们班丁丁用9分钟跑完了50米。晚上回家我用了20秒完成了作业。
2.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华每天睡9(

小刚吃饭用了20(

小亮跑50米用了12(

每天看动画片30(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
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六、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