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备课人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后面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及加法验算奠定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的方法也不一样,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 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加法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满十进1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节数 1节
一、情景导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大家掌握的很好,是不是啊
同学:是
老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富饶的大海探究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
二、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图:(教材例5的情境图)
老师: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
同学:进行回答
老师: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同学:思考后进行回答
老师: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老师: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同学:开始计算(留一段时间)
老师: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板书:写出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老师:注意找同学进行解答
老师:说明计算过程,可以进行简化
老师:大家明白了吗?
同学:明白了
老师:要是明白了我这还有一个测试题
巩固深化
一、自学检测 1、 列竖式计算。
476+121= 93+802= 365+825= 65+93=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后,二人小组交流笔算方法。
全班选重点题汇报。
2、解答
笔算:380+550=
笔算时从哪一位加起?
十位上8加5满十,怎么办?
二、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
476+121= 80+919= 65+93= 365+825=
2、见课本第39页的第1题。
【活动形式】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互判。
发现问题重点交流。
3、连一连。
完成课本第39页的第3题。
【活动形式】先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二人小组交流。
三、课堂检测
1.判断。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 3 5 改: 4 2 6 改: 2 7 1 改:
+ 7 4 + 3 8 1 + 9 0 3
8 7 5 7 0 7 1 7 4
( ) ( ) ( )
2.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83元/台 356元/台 (图片略)
买一台电风扇和一台饮水机一共需要多少元?
四、拓展练习
数学课本第40页的10题。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后,二人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一、问题:
1、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2、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3、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4、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二、列算式
476+121=579 281+64= 345 365+825=1190
竖式 : 4 7 6 竖式 2 8 1 竖式 3 6 5
+ 1 2 1 + 6 4 + 8 2 5
5 9 7 3 4 5 1 1 9 0
教 学 反 思
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并学会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并允许学生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在解决竖式计算上,相同数位要对齐和从个位开始算起这些,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最容易出错的是:满几十向前移位进几,学生忘了进位;前一位要加上进上来的数,学生也忘了加上。主要原因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脑子里要同时计算还要记住进上来的数,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要求学生吧进上来的数写在竖式的横线上。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老师协作、参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