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摸一摸、画一画)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导入
由“我的健身计划:每天早晨绕这块地图跑一周。”引入课题。
师:老师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健身计划,每天早晨绕这块地图跑一周。妈妈每天都会检查我的手机,因为现在科技发达,都是定位跑步,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就能记录你的跑步路线。
教学过程
分析
三次跑步路线的不同,学生分析是否跑完了一周,一周就是从起点开始,绕边线一周,又回到了起点,这才叫一周。引出“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经过一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瘦了,现在来量量老师的腰围。腰一周的长度,就是腰的周长,也叫腰围。
摸一摸
摸摸书桌、数学书的周长,看看老师游泳池、树叶的周长。
感受周长
老师板书长方形和心形的周长,从图形的表面撒下线段来测量。
定义周长
出示一个角,它有周长吗?
师:这是一个角,谁能说说它的周长?
师:角有一个缺口,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不封闭图形。
继续出示2个不封闭图形。
再出示封闭图形进行对比。
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小组合作量周长
全班有4个小组,小组比赛,测量三角形和圆形的周长,并做好记录并且汇报。圆形学生们在测量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老师讲解绕线法和滚动法。
小组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有选择题、比较周长的长短等。
生活中的周长
生活中周长应用广泛,比如相框、量腰围买裤子、铝合金边框、操场跑道等。
总结
是啊,今天的课太有意义了,因为它贴近生活。同学们今天回家,可以用你们这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再去找找生活中的周长。好吗?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整体设计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在量一量环节中,一量圆形的周长,二量老师和同学腰围。学生自己量圆形的周长,可有的同学觉得两只手不够用,主动请求同桌的帮忙。他们是那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这样主动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高度发展。他们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即使学困生也不感到困难,轻松学会了“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