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36-P37的内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参与教学游戏,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完成学案复习铺垫。
37+43 380+550
谈话导入。(出示主题图)
3.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类群 种数
鸟类 271
爬行类 122
哺乳类 31
4.听学生汇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
(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5.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二、合作学习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教师讲导
1.学习例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并进行方法的指导。
2.学习例2:多媒体出示错题,教师针对错误适时点拨:十位满10要向百位进1。
3.挑战练习:271+903
4.引导学生观察271+122、271+31、271+903这三道算式,揭示课题。
5.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法则。
6. 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法则。
四、精炼强化,巩固提高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