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明朝的灭亡
学科
历史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下
教材
书名: 统编版中国历史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2)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1)搜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2)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
(3)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政治腐败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朝已走向没落;
(2)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3)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4)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
明朝的政治腐朽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教学难点: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一)明朝统治的固有隐患
(二)明朝统治下造成的社会动荡
(三)不断加重的赋税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四、梳理明清更替的时间线索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本课包含三部分内容:
首先是对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认识;第二方面,是讲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最后我们一起了解“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相关史实。
明朝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后来的清朝在编写明史时提到:明朝鼎盛时期,受朝之命入贡的约有三十国。幅员辽阔,远远超过汉、唐。成功之快,功绩之显赫,算是卓绝昌盛了。
此外,当代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后指出,在1600年时,明朝生产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
然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确实这么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的灭亡。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明朝的灭亡呢?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的灭亡并非一两个偶然事件所导致,而是源于明朝本身的社会矛盾的积累与激化。所以需要从明朝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中,探究明朝灭亡的最基本要素。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明朝的政治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便是皇权得到空前强化,典型体现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空前强大的皇权会给明朝的统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呢?
在《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朝卷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明朝皇权的空前高涨)无法消除官僚政治的腐朽。恰恰相反,正是不受任何监督制约,权力无限的皇权,使极端的专横、暴虐、腐败成为可能。可以说非常精要地概括了君主专制下明朝政治潜在的统治隐患。
明朝政治的统治隐患之一,便是君主专制与制度运行的困境。
因为君主权力的强大与不受制约,皇帝往往容易沉迷于享乐之中。《明宪宗元宵行乐图》非常生动形象展示了,明宪宗朱见深奢华的节日场景。但这么盛大的节日场景,是需要巨额的财富做支撑。
明代皇帝为了给自己的奢华生活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采取了一系列“生财有道”的方式,掠夺社会财富。
比如这位宪宗皇帝,在继位之后,就将谋反罪臣曹吉祥的土地,收归皇室所有,建立起皇庄。在此之后,明朝皇帝的庄田遍布全国,有大臣进言到:“皇帝以四海为家,也就是要胸怀天下,不应该设置自己庄田,这样不就是要跟贫苦的民众争夺财富了么”。皇帝并没有听从这样进言。
明朝皇帝当然不会撤销自己的庄田,毕竟自己的奢侈生活有赖于庄田的经营所得。
明朝皇帝除了享乐之外,还出现了一系列荒政、懒政和怠政的表现。
如武宗实录中记载,正德皇帝嗜好喝酒,身边经常备着杯勺方便饮酒,皇帝身边的人经常趁着皇帝昏醉的时候,进行权力的交易,扰乱朝政。这些人还经常备着酒瓶,当皇帝将要酒醒时,又会让皇帝喝酒,甚至来不及温酒。这样正德皇帝整天醉醺醺的,导致了颠倒迷乱的做派。朝政也就在这样的状态中,被荒废掉了。
除了正德皇帝,怠政更为有名的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在位48年,有20年未上朝,不批奏疏,导致国家机构瘫痪,国家行政乏力。当然万历皇帝也为自己辩解,埋怨大臣们的奏疏一本论的还来得急看,又一本辩的,应接不暇,并且晚间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呢?
一方面是皇权成为国家行政的绝对中心,另一方面却是帝王本身的追求享乐,荒政、懒政与怠政。明朝的统治就此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君主权力的缺席,给了与君主相近的人员,比如宦官,比如心腹朝臣掌握国家大权的机会。
明代宦官专权随着皇帝对权力的放松,不断得到强化。清朝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有这样一个对比:永乐中,也就是明代前期,这时帝王表现的积极有为,内官,也就是宦官们到五府六部办事,都要在一丈外向府部官员作揖。途中遇到公侯驸马,都要下马旁立。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宦官权势熏天,呼唤府部官就像下属一样。公侯驸马遇到宦官,反而要回避,以示敬意,并且尊称为翁父。而普通的大臣则要扣头跪拜宦官们了。
宦官专权正是皇帝怠政的一个结果。而大多数宦官在获取权力之后,也会像皇帝一样沉迷于享乐,掠夺社会财富。
在正德皇帝时期倒台的一个大宦官刘瑾,查抄他的家产包括了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千万余两,其他珍宝不计其数。考虑到刘瑾仅仅当权六七年,所搜刮的财富已经如此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
除了宦官之外,某些深受皇帝宠信的朝臣,也会借机把持朝政。比如嘉靖皇帝,异常宠信严嵩。《明史》中提到:严嵩才能一般,但非常会讨好嘉靖皇帝,借着皇帝的宠信窃取国家大权,谋取私利。并且利用嘉靖皇帝异常自负,不允许他人批评自己的心理,多次戕害正直人士,打击异己。而嘉靖皇帝后来也不再上朝,其他大臣很难见到皇帝,只有严嵩能时时向皇帝进言,所以严嵩凭借这一优势,把持朝政二十年,家人也为非作歹,流毒天下,成为千夫所指的奸臣。
不论是贪婪的皇帝,还是贪财重利的宦官朝臣们,他们掠夺的社会财富,都是加在广大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
所以明朝统治的另一隐患,便是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
虽然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出身贫苦,但成为皇帝后,他并没有想要建立一个平等社会的觉悟,反而更要强调社会的等级有序。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食禄之家,也就是国家的公务人员,与黎民百姓是要有贵贱等级之分的。去为上级服徭役,是百姓们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贤人君子与普通百姓没有分别,就不能达到收揽贤才的效果了。所以规定占有土地的明代官员,只用交少量租税,不必进行徭役。
所以明朝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皇室,包括皇帝及藩王们,高高在上,宦官、官僚、地主们居其中,而广大百姓则深受压迫。
明朝朝政的混乱,极大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底层社会的管理和控制。底层百姓深受各级官吏的政治压迫,社会法纪松弛。
《明史》记载:正德年间的重臣梁储的儿子——次摅担任锦衣百户的官职,在家乡与当地富人杨端争夺一块民田。杨端杀了这片田地的田主,次摅直接屠杀了杨端家二百余人。事情被告发后,武宗,也就是正德皇帝因为考虑到梁储的缘故,仅仅是将次摅发配到边地的卫所立功。后回归原职,并且还升迁至广东都指挥佥事。
一个身被两百多人命的官僚子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社会法纪的松弛可见一斑。
民众承担政治压迫的同时,也受到统治阶级的经济剥削。典型体现在明朝中后期严重的土地兼并。
我们刚提到过,明朝皇帝有着大片自己的庄田,但对土地的占有不单单是皇帝,明朝整个皇族都对土地充满了渴望,尤其是各地藩王的占田更为严重。万历时,万历宠爱的儿子福王到河南做藩王,明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田地200万亩,河南没有这么多的土地用来赏赐,就拿山东、湖广的田地来凑。皇族王室拼命占地的结果是民田锐减。万历后期成都府“王室庄田占有十分之七,军屯十分之二,民间仅十分之一而已”。
史学家翦伯赞做出这样的评论:明朝中叶后,皇帝、王公、勋戚、宦官所设置的庄田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前任何时代。而在占田的过程中,他们强夺农民的产业,烧毁房屋,铲平坟墓,砍伐树木,逼得很多人逃离家乡。
可以说,明朝的统治,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统治隐患,其一,是君主专制与制度运行的困境。
引发了诸如君主沉迷享乐、宦官专权以及朝臣争权夺利等多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突出的统治隐患,是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政治压迫与经济盘剥;
造成社会法纪松弛,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
我们将以上种种统治现象,概括为明朝政治的腐败。而明朝政治的腐败直接导致,明朝中后期社会的动荡局面。
这幅流民图生动展现了失去自己土地,沦为流民、乞丐的百姓困苦的生活状况,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对明朝黑暗统治的无声的控诉。
面对诸多的社会问题,明朝后期的几任君王,不思改善民生,反而变本加厉搜刮社会财富,加重百姓负担,更加加剧了明代社会的动荡。
在明朝最后一任君主,崇祯皇帝时期,为了镇压国内民众的反叛,以及对抗东北新兴的女真政权,崇祯皇帝进一步加重赋税。《明史》中有这样一段对比,在万历末年,北部边疆的军饷已经达到280万之多。但在崇祯三年,通过加征对东北作战的辽饷、镇压农民起义的剿饷以及训练军队的练饷,共计得2000万的军费。这么高的数额,自古未有。
一边是不断加征的赋税,另一边是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
获取了大量土地的地主豪绅们,通过窜改赋税册,逃避了大量赋税;这样愈来愈重的负担就转嫁到无权无势的小农民身上。面对不断加重的赋税,他们可以把土地送给有势力的豪绅,作为佃农耕种它,向地主交纳高额地租,换取保护;或者放弃他们的土地逃亡;而这一部分人放弃了土地后,应交的赋税就压在剩下来的农民身上,这种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国家赋税在不断加重,但交纳赋税的农民却越来越少,国家依然财政困难。
为了政治制度的运行,又要不断加重赋税,但沉重的赋税使得更多农民破产,依然无法改变财政困难。因此,明朝晚期的政治陷入这样的一个无可换回的循环。
这样可悲的循环毫无疑问,正是由于明朝自中期以来长久积累的社会问题所造成的。
所以虽然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崇祯年间,但其酝酿可以说是始于万历,并持续到天启;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正式爆发,正是在万历至天启年间陕西地区饥民与贫军“相聚为盗”的基础上出现的。
起义源于明朝固有社会矛盾的激化。
为明朝编修史书的清朝史家,无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明史》中对明朝最后一位帝王,崇祯皇帝充满同情,认为他在万历、天启之后,可以说慨然有为。即位之初,决策机智,铲除奸贼叛逆,天下向往太平。可惜大势已去,败势难救。在朝廷则有门户纠纷,在边境则将士骄横懒惰。四处兵荒马乱,流寇大起。最后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真可谓不幸。
一度成为世界最强之国的明王朝,现在已病入膏肓。
已经病入膏肓的明朝,最终被李自成的起义所推翻。
不断加重的赋税加剧了社会动荡,而接连不断的天灾无疑更加激化了明末社会的矛盾。
《剑桥中国明代史》当中,描写当时的社会场景,紧接1639年增税之后,是一个坏天气,也就是气候异常的时期。1639—1640年浙江北部洪水成灾,1641年干旱和蝗虫成灾,1642—1643年既有水灾又有旱灾。到处是乞丐,杀害婴孩,甚至人相食。在这个时期,类似的描述也见之于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其余地区,在许多地区,紧接饥荒之后发生了时疫。
明末腐败的政治更加重了灾害的破坏力,大量贫苦民众已经难以为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明末农民起义,首先在灾情严重的陕西爆发。
在雍正年间的《陕西通志》中记载,崇祯初年,一位朝臣马懋才路过自己的家乡延安府,了解到当地从去年开始,便一直没有降雨,草木枯焦。在八九月的时候,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到十月以后,蓬草都被采食完了,就剥树皮而食;而到了年终,树皮也被吃完了,又掘山中石块而食。这些石块儿名字是草青,气味发腥发腻,吃一点点就饱了,但吃了之后不能消化,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面对这样的灾情,明朝政府几乎毫无应对,反而还在加征“三饷”,农民到了没有活路的境地,被迫走上起义的道路。
后来成为起义军领袖的李自成,也是在崇祯初年,参加了起义队伍。
李自成原是明朝驿站的马夫。而面对捉襟见肘的财政,明朝政府裁减驿站经费,李自成被迫离开了驿站。而当时陕西地区的灾情非常严重,当地饥民们大批流亡外地,参加起义的不少。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李自成率领着本村一批走投无路的群众,参加了由不沾泥所率领的队伍。
明朝对农民起义进行镇压,虽然曾取得一定成效,但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使得各地农民起义又不断兴起。
在这个过程中,李自成所率领的起义军,成为了起义的一支主力。
以下这则材料为我们揭示了李自成的起义军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闯贼,也就是李自成的起义军,经过某地的时候,当地农民能保持家室完好,田里的庄稼不受掠夺。得到了百姓们的争相拥护和归附,实力不断壮大。起义军军令严明,将领和官吏没有侵犯和掠夺百姓。
而明朝末年以来,政府的军队反倒是毫无纪律,所过镇集,纵兵抢掠,号曰“打粮”,乡村变为废墟。当李自成的起义军到了一个地方,当地百姓反而觉得安稳舒逸。
尤其当李自成在进军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更是得到农民的积极拥护。甚至谱写歌谣,赞美李自成的队伍:“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作为旧文人,虽然将李自成的起义军仍称为“贼”,但这一史料的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李自成治军有方,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所以学者指出,李自成的起义军之所以能所向无敌,根本原因是代表了百姓的利益,明王朝将起义军视为犯上作乱的盗贼,老百姓却基于自己亲身感受,心向起义军。
而这一时期的明朝,到了1644年时,却已经无法为自己的军队发放粮饷了。军饷欠款已经达数百万两。当后来北京被围时,北京的驻军已有五个月没有发饷。执行任务的军队甚至没有没有做饭的用具,每个士兵只能领到100枚铜钱,由他们自己去买吃的。
军队的士气和纪律极端涣散,一个将军报告说:“你鞭打一个士兵,他站起来;但与此同时,另一个又躺下了。”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个王朝快完了,这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事情;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王朝居然还没有倒下。当然已经快了。
1644年正月,李自成于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挥师北上;
军心涣散的明军,仅有少数抵抗,有诸多明军将领投降。
所以很快,李自成到达明朝首都北京城下,开始攻城。而京城外驻扎的军队,士气低落,根本无心作战,纷纷选择投降。
到第二天傍晚,崇祯皇帝所宠信的一名太监——曹化淳,打开了一扇城门,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北京。
李自成军队开始攻城后的第三天,天还未亮,崇祯皇帝鸣钟召集百官,竟没有一人到来。崇祯于是又登上煤山,在衣襟上写下遗诏,在山亭中自缢而亡,宣告明朝的结束。
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然而李自成却并没有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明末的动乱中,最终入主中原的是兴起于东北的满洲。接下来,我们将历史时间回溯,了解满洲的兴起以及清军的入关。
明朝在东北,曾设置都司卫所进行管辖。然而随着明朝中后期统治困境的加深,对东北地区的掌控也在不断衰落,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开始发展壮大,努尔哈赤便出身于其中的建州女真。
这一时期女真各部之间经常产生争斗,而努尔哈赤志在成为东亚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当时努尔哈赤的实力远远不能跟明朝抗衡,所以为了达到他的目标,他认识到要将女真人统一起来,努尔哈赤以祖父和父亲遗留下来的盔甲十三副、部众数十人起兵,开启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
努尔哈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17世纪早期,他成为东北的主宰,成功统一了女真各个部族。
1616年,努儿哈赤称帝,国号金,采用这个国号显然是想把他的政府与曾经在12世纪至13世纪早期统治中国北方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相联系。我们为了区分,一般将努尔哈赤建立的金称为“后金”。
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逐渐建立并完善了一种新的军政组织——八旗制度随之诞生。
新形成的八旗制度具有如下三重属性:其一,这是一套行政组织系统。八旗统辖社会基层组织中的部民,以旗统民,发布政令,进行行政管理;其二,八旗既是军事单位,也是生产单位:遇到战事,从各旗抽调兵员作战;战事结束,士兵归旗为民,从事生产,以耕养战;再者,努尔哈赤通过构建八旗制度,实现了女真各部族的民族认同:八旗制度把原来分散的部族、居民编置于统一的组织之中,女真形成了不易破裂的整体,新的民族共同体开始孕育。
总体而言,这是一套“兵民合一”制度,将努尔哈赤统领的部众分在镶黄……八个旗当中,适应了后金政权的统治状况。
这一制度的建立,把原来的生产组织与军事组织有机结合起来,使全社会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在军事上也提高了战斗力,产生了巨大的效力。
后金的实力,开始不断增强。
首先,后金政权在与明朝的作战中,接连取胜。当时的明朝由于朝政腐败,困扰于党争的官僚们忙于“窝里斗”,致使辽东战事连遭挫败,辽东大小七十多座城堡全被后金占领。
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较为靠北的地方,迁都沈阳,修建沈阳故宫,巩固统治。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统治期间,一方面对明朝的攻势不断极强,另一方面后金的社会状况也有了巨大的发展。
1635年,皇太极将族名,由女真改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而在这以前,皇太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已把八旗中的三旗直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仿照明代设立统治机构,并宣布在沈阳开科取士,采用各种办法来招降汉族的官僚地主。这一切都说明清统治者已经有了覆灭明朝的企图。
至此,皇太极正式建立了与明朝相抗衡的清朝。明朝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1643年,皇太极死后,其幼子继位,年号顺治,由皇太极之其弟多尔衮主政。就在第二年,也就是1644年,明朝即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为清廷提供了绝佳的进攻时机。
而李自成入主北京后,其统治却陷入一种微妙的混乱之中。李自成军队,通过没收内帑(tang),也就是原明朝皇帝的私产,以及明朝宗室、勋戚、太监的家产和对官僚实行追赃的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
可以说,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这一时期仍然坚持其在农民起义过程当中的政策,继续对农民承诺“三年免征”赋税,而没有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像以往新建王朝那样轻徭薄赋的政策,而是通过对原明朝的宗亲高官追赃的方式,解决财政问题。
这一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将国家财政负担,从贫苦农民身上转加给了官僚地主,可以视作是农民的一种革命政策。但在当时国家形式不稳定的情况下,李自成政权对明朝旧官僚实施追赃是不太妥当的,并且在追赃过程中也伴随有一定的暴力手段,使得北京以及华北地区各地官僚地主人人自危,造成了树敌过多的局面。
在这一状况下,此时仍镇守于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也面临着人生抉择。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际,便非常重视驻守于山海关一带的明军,知道吴三桂所统领的军队,是明朝的一只劲旅。所以李自成派遣同样是明朝归降的将领,到山海关劝说吴三桂投降。吴三桂当时家人都在北京,为了保住身家产业,吴三桂决定投降大顺政权。
然而,吴三桂在向北京进发的路中,得到消息说他在北京的家属受到大顺军的侵犯,其政治态度立即发生了变化。
关于吴三桂叛变的直接原因,存在两种说法,一者称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夺取,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另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军队在追赃的过程中,逮捕了吴三桂的父亲,并“索饷二十万”。
孰是孰非已难以判定,但大顺军触犯了吴三桂的家庭,应该是可信的。吴三桂作为明朝的军阀官僚,他的政治态度完全以个人利害为转移,他投降大顺是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当获悉自己的家庭受到波及时,加之其他地方传来的李自成政权对明朝官员追赃的种种消息,也使他不寒而栗。
吴三桂重回山海关,与李自成政权决裂。消息传来,李自成率领大军,号称三十万讨伐吴三桂。
吴三桂此时仅有五万人,无力与李自成的军队抗衡,为了逃脱覆灭的命运,吴三桂决定卖身投靠满清贵族。
这时的清廷,也在密切关注明朝的局势。当获悉李自成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北京进军时,清廷已经认准农民军是自己的真正对手,积极筹划出兵干涉。明朝覆亡之后,清廷就在极短时间里几乎空国而来,积极筹划突破长城防线。恰在此时,清廷接到吴三桂递交来助援请求,于是欣然答应。这样吴三桂与清兵联合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了李自成的军队,清军也得以入关。由此开启了清王朝统治中国的历史。
最后,让我们回顾明朝灭亡的时间线索。
明朝中后期以来,积累的诸多社会问题;
最终在明朝末年,演化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644年,由李自成所率领的起义军,最终推翻明朝。
而成立于万历年间的后金政权,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1636年正式改国号为清,加紧对明朝的进攻。
在1644年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后,吴三桂投降清朝,引导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队,开启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以明朝的强大作为导入,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展对明朝的灭亡开展探究。
由君主专制入手,认识明朝统治的症结所在。
文物与文献史料相印证,反映明代皇帝生活的奢侈。
列举典型的帝王荒政行为,进一步理解明代政治的问题。
理解宦官专权及朝臣争权夺利的根源,在于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的权力空缺。
以具体数据,认识明代土地兼并的恶劣。
了解明末的统治困境,导致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
分析史料,理解明朝腐朽的政治,无可避免走向王朝的灭亡。
理解自然灾害对明末政治的影响,辩证看待天灾与人祸的关系。
对比明军与李自成军队的所作所为,理解李自成收到百姓拥护的原因。
知道满洲兴起的历史阶段。
理解八旗制度的多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