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3 20: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理解加法的含义,提高用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法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准确判断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纸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同学们拿出口算纸,准备好铅笔和橡皮,等老师的口令:
65+30 4+52 60+13 53+20
56+3 25+4 31+6 20+35
70-60 80-50 60-40 100-60
34+50 42+3 40+26 3+62
35+60 50+48 43+6 18+70
完成最快的前5名课堂表扬。开火车对得数,统计全对人数,鼓励有错误的同学。
2、填括号
( )+10=60 40+( )=70 ( )—20=40
说一说加减法中各部分名称,你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刚才同学们认真计算,还动脑筋帮老师填数,表现得真棒。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问题,你们再来帮老师解决下,好不好!
1、出示例题
仔细看图,图上讲了件什么事?(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摘的情况怎样呢?(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树下的小猴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树上原有多少个桃?)
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呢?现在我们一起再把图上的信息理一理。
筐里的桃是已经摘下的桃(已摘的桃),树上的是还剩的桃(还剩的桃),小猴想的是原来有多少个桃(原有的桃) 打印好括号里的字

( )

( ) ( )
你能把他们填到括号里吗?为什么这样填呢?(根据题意,树上的桃被分成了两部分)
小猴想的是原有多少个桃,该怎样去求呢?(把已摘的桃和还剩的桃合起来)
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板书23+5=28 为了表达的更准确,我们要在28的后面写上桃的单位名称“个”,并用括号括起来。
现在我们一起来告诉小猴:树上原来有28个桃。
表扬表现突出的同学。
2、现在我们再来检查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帮小猴解决问题的?再检查一下计算对吗?
三、想想做做:
下面和老师一起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看图说一说,图上的拼板被分成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要求一个有多少块拼板,该怎样想呢?怎样列式计算呢?括号里写什么呢?一起告诉我!
2、读题:所有的白菜被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该怎样想?算式是什么?
3、要求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该怎样想?算式是什么?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和解决的都是用加法来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再做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读懂题意,弄清问题和条件间的关系,再列式计算。
4、第1小题:说说要求玲玲现在有多少条该怎样想,列式计算。
第2小题:读题后说一说要求玲玲现在多少条,该怎样想呢?
这两题再次给我们提了个醒:解决问题前一定要弄清题意,找到准确的解题方法后,再列式计算。
5、看图:你是怎样做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用加法来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技能。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更要提醒小朋友的是,一定要读懂题意,找到准确的方法后再列式计算。
五、课堂练习: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