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3 20: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上进行教学的,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算珠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接着,教材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并引导学生将其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掌握算法的本质,形成计算技能。最后,安排了“想想做做”1、2从易到难逐步巩固深化新知,而“想想做做”3则将新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教学流程:
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 32-20 60-40 45-30+5
60+36 3+26 27+40 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5。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3、比较"45—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减几十或几减几。
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材第32页“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时复习一下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如被减数39,减数5,差是34。自选一两组说给同学听。
2、教材“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题,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么比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没有计算)
4、“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第3题图。
提问可小男孩付出多少元?阿姨找回多少钱?求什么?
指名说一说这道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并回答“怎样求出一个足球多少元?”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5、“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
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说说“怎样求出还剩多少个?”
再指名说一说怎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