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吉中学2011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慈吉中学2011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09 07: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2*25=50)
1.添添和爸爸一起去钓鱼,哭闹的他把鱼都吓跑了,声音是通过什么传给鱼的呢?(  )
A.空气 B.水 C.空气和水 D.钓鱼竿和钓鱼线
2.吹笛子发声主要是:(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吹笛子的演员本身发出的声音 D.演奏时手指的振动
3.声音在空气、水、酒精、钢管这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
4.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管的另一端时,会听到两次敲击声,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
B.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
C.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空气传播的
D.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铁管传播的
5.我们闻其声不见其人时,往往能根据听到的说话声音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由于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6.在高墙前叫喊,要听到与原声分开的回声,人站的位置至少离墙:( )
A.34米 B.17米 C.5米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
A.1200 B.600 C.900 D.300
8.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发生反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分别为 ( )
A. 90°,90° B. 0°,0° C. 90°,0° D. 0°,90°
9.如图所示的四幅画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是 ( )
10.下图画的是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四个图,其中正确的是( )
1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 其中( )
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
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④ 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12.在雨后晴朗的夜晚行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水平面,反射光线在光屏上形成一个亮点S,下列做法能使光屏上的亮点S向右移到S1的点是( )
A.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上升
B.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下降
C. 保持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
D. 保持入射方向不变,使光线向左移动
14.插入水中的筷子,水里部分从水面斜着看起来是( )
A.向上曲折 B.向下曲折 C.没有变化 D.与水对光线的反射有关,难以确定
15.小舜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2-12所示,模型中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入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16.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2-20所示。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示位置时,他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学生是 ( )
A.甲 B.甲、乙 C.乙、丙 D.丁
17.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上观察到蜡烛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18.下列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
①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 ②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③游泳运动员在水下看到水面上方的景物 ④利用最简单的潜望镜观察景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9.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 ( )
A.∠1 B.∠2 C.∠3 D.∠4
20.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若使用相机镜头的焦距是50厘米,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 )
A. 100毫米以外 B. 50毫米以内 C. 恰为50毫米 D. 略大于50毫米
21.小静同学取一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把一支铅笔放在距透镜8cm的地方,那么她得到的铅笔的像()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2.物体AB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且成实像,当将透镜遮住一半后,AB在光屏上的像()
A、只有上半部,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亮度不变
C、与原来的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的相同,亮度变暗
23.下面四个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a B. b和d C. c D. a、b、c、d都是凸透镜
24. 要得到一等大的实像,下列所用仪器正确的是 ( )
A. 平面镜 B. 凹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25.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小球向右作匀速运动,桌上放一平面镜与桌面成45°角,关于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向左作匀速运动 B. 像向右作匀速运动
C. 像向上作匀速运动 D. 像向下作匀速运动
二.填空题(2*32=64)
26. 耳的结构:外耳: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中耳: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内耳:__________
27.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__
28.人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必须 或 ,人的眼睛必须在 的方向上,光信息必须被我们的 所感知。
29.在反射现象里,光路是 的(填“可逆”或“不可逆” )
30.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通常既会发生 现象,又会发生 现象。
3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作用。
32. 眼球的光学结构,很像我们使用的照相机。它的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上的凸透镜,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片。感光细胞接受到光的信息,并通过_________把信息传递给大脑。
33. 一平面镜直立挂在墙面上,高0.5米,某人身高1.60米,以1米/秒匀速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米。他看到镜中的像以_______米/秒的速度向他本人靠近。若某一时刻他距镜面5米,则经过2秒钟以后,他距他的像_______米。
34. 图为光在空气与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_是折射光线。入射角等于_________度,折射角等于_________度,光是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物质。
35.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火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透镜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_上。若用一小块不透明的纸遮住镜的上半部分,则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
36.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
37.光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不断改变物距(u),并在调节得到清晰像时记录像距(v),结果获得了一组物距(u)和像距(v)的对应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描点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线。那么。根据你所知道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对图线的分析,可知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此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38. 图为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空气与玻璃分界面时的光路图,在图5中画出界面MM’和法线NN’的位置
39. 题图中O1C、O2D是由同一光源发出的经同一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完成光路图。
四、探索计算题(40题6分,41题4分)
40.某一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
(1) 让三束平行激光束射向透镜,移动右侧光屏,结果在距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2) 将激光束换用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大小
1 50 13 缩小
2 30 18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55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
(1) 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
(2) 猜想一下,像与物的最小距离为_________cm;
(3) 猜想一下,当蜡烛离光屏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_____
(填“v<13cm ”;“18cm>v>13cm”或“20cm>v>18cm”)
某渔船声纳发出超声波,经鱼群反射后0.8秒收到反射波,求鱼群离开船的距离?(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450米/秒。)
2012年科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三、作图题(3*2=6)
第4题图


老师


第25题图
第34题图
第39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