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二 年级 语文 科 探究新知 学案 主备 时间: 2012 年 3 月 1 日
学习内容:核舟记 教学过程(收获) 5.学习第五、六段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巩固学习,反馈提高:1.《核舟记》选自_______编辑的《______》,作者是_______。2.《核舟记》的主体部分开头一句是总起句,写核舟的长短、大小,接着按事物各部分的_______顺序,依次加以详细说明。首先写_______,其次写_______,再次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3. 区别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可 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 ②为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珠可历历数也。__________ 通计一舟,为人五。__________③奇 明有奇巧人__________ ④有 炉上有壶。__________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 为字共三十有四。________4.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和现代汉语的说法,在词序上有何不同 ①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答题。①船头三人,作者描写的重点是苏东坡,还是佛印 为什么要合写苏黄,而单写佛印 ②“大苏泛赤壁”是“核舟”的主题,文中哪些文字明显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6.解释句中加点词。 ①高可二黍许。许: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____________________③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语: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佛印绝类弥勒。类:____________________7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 )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 ) ③珠可历历数也。数:( ) ④中轩敞者为舱。为:( )8.从文中数词的用法看,文言文中数词的使用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不同
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3.了解雕刻家高超的技艺。
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2.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2、作者魏学洢(约公元1596—1625年),字 , (朝代)嘉善(现属浙江省)人。小时候就刻苦学习,好写文章,著有《 》。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2.学习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3.学习第三段,思考以下问题: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轼、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 为什么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4.学习第四段,思考以下问题: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教学反思(疑惑)
第 1 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