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成就,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学习在演讲中运用事实论据突出观点的方法;品味演讲者独特的语言。
3、学习王选先生专注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
学法指导
1、浏览全文,了解王选的重要抉择。
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3、品读精彩语段,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中考导航
1、“抉择”“阳奉阴违”“堕落”“强词夺理”“不修边幅”等为中考易考词语。
2、归纳概括文章的主题,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经常涉及。
3、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考生在备考时要予以重视。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而影响到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导读理解
1、第1段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解析:第1段是此次演讲的开场白,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被授予特别荣誉奖的感谢,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引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第4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解析:举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将“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从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3、文章第9段“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的“眼光”“勇气”“毅力”三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解析:不能。这三个词语按逻辑顺序排列,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能选择正确的目标;选择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必须有勇气,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4、请结合课文第2-9段的内容概括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解析: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
现代的“格物致知”是:一、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二、探索应当有想象力、有计划,目的是获得新知。
5、文章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解析:①本文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在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6、第13段与上文有什么联系?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13段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解析:联系:深入一层,从世界环境的角度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原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做法:我们只有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自我检测
1、《大学》里的“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大学》里的“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原因: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意义: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1)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2)运用对比论证,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