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5节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5节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09 12:2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年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4、5节测试卷 出卷人:沈强
班级   姓名   成绩  名次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萤火虫和烛焰
2.伞兵从飞机上跳下,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会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消失
3. 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
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 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
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
4. 一束光与镜面成3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
A.60° B.30° C.120° D.90°
5. 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
6. 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 B.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7. 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自亮污染是最酱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8.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分别表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其中可能实现的是 ( )
9. 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定( )
A.小于300 B.大于300小于600 C.大于600小于1200 D.大于1200小于1500
10.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 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11.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上某一树梢, 其实看到的是 ( )
A.变低了的树梢的虚像 B.变高了的树梢的实像
C.变低了的树梢的实像 D.变高了的树梢的虚像
12.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
13.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4.当阳光射入水中时,下列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方向 B.速度 C.方向和速度 D.光的颜色
15. 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16. 一束光从玻璃垂直射入空气时,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分别为 ( )
A.90°、90° B.90°、0° C.0°、0° D.0°、90°
17. 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面O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往容器中加水直至加满的过程中,容器底面的光斑将(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仍在原位置 D.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18.我国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上点燃的圣火,是在西藏念寿唐古拉山上,利用了( )
A.凹面镜会聚阳光得到的 B.凸面镜会聚阳光得到的
C.凹面镜发散阳光得到的 D.平面镜反射阳光得到的
19.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 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20.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屏(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为光路图,当光屏上的光点由a移到b点时,表示液面(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都有可能
21. 在暗室中,绿光照在红纸上,我们看到红纸的颜色是( )
A.黑色 B.蓝色 C.白色 D.绿色
22.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距离变大 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 D.虚像,距离变大
23.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24. 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25. 一束光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如图所示,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60°角,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将平面镜绕人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15°
B.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15°
C.将平面镜绕人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30°
D.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30°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7分)
26.太阳光是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 、橙、黄、绿、 、 、紫,这种属于
现象,白光属于 (“单色光”或“复色光”),肉眼看不到的光有 和 。
27.光的折射定律是:光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 ,当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8.平面镜的作用是 和改变光的 ,使人们能各个角度看到物体的反射类型是
。(填“镜面反射”或者“漫反射”)
29.光在 _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 这个速度。(大于、小于、等于)
30.太阳光通过玻璃后呈现红色,则玻璃是_______颜色。一面旗子能反射全部黄光,则旗子是________颜色,一张纸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反射,则纸是______颜色,一块棉布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吸收,则这块棉布是__________颜色。
31.当你看到对方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32. 如右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 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_ 。
33.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则入射角为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34. 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____ ____现象。
35.如图所示,落地平面镜高0.8米。身高1.5米的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物理课上所学知识就 (选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 (选填“大”、“小”或“一样大”)
36.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一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2)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下图中,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4)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 (2) (3) (4)
37.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若人后退1米,则像与人的距离为 m。
38.如图,医生在为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_______m。
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13分)
39..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0..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3)使烛焰靠近小孔一些,那么小孔后光屏上烛焰的像 。(“变大”“不变”“变小”)
(4)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3.0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lO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 m。
41.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间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50分)
1.D 2.C 3.B 4.C 5.B 6.D 7. A 8.A 9.D 10.D 11.D 12.C 13.B
14.B 15.B 16.C 17.A 18.A 19.A 20.C 21.A 22.C 23.C 24.C 25.A
二、我会填(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41分)
26. 红 蓝 靛 光的色散 复色光 红外线 紫外线 27.同一平面 两侧大于28.成像 传播方向漫反射 29.同一种均匀 3×105 小于30.红 黄 白 黑 31.光路的可逆性 32.OA OC 35°33.70° 120° 34.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35.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 一样大36.略
37. 2 6 38.4.6
三、我会探究(37、38题每格1分,第39题3分,共9分)
39.(1)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4)不能 虚(5)不变
40. (1)略(2)正比(3)变大(4)1.4×109 41.(1)影子的长度可能与电光源的高度有关
(2)减小(3)保持点光源的高度和短木条的长度不变,改变短木条到点光源的距离,测多组L和S
A B C D
O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