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感受韩愈的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爱莲说》的文体知识的温习,再现“说”的文体知识。
3.借助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的情感;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爱莲说》的文体知识的温习,再现“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难点】
借助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的情感;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课文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比如一马当先、一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等等。
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感受韩愈的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爱莲说》的文体知识的温习,再现“说”的文体知识。
3.借助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的情感;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著名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推动了文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句式灵活多变,文笔流畅而有气势,对后世的文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2.背景透视: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知识: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于这一文体。
4.相关资料:《马说》反映的教育思想
(1)人才选拔方面韩愈认为,人才选拔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否以特别的办法发现人才,礼遇人才。针对《马说》中的人物形象,人才选择包括对“食马者”和“千里马”的选择。因此,韩愈改革学官选择制度和科举考试内容,并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多途径、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拔人才。
(2)人才培养方面关注人才成长的过程。对“千里马”而言,需要在培养的过程中,关注他们自身的特长,为他们设计相应的“生涯规划”,调动“千里马”的内在需求,在“做与学”相统一的过程中完成人才的培养任务,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3)人才使用方面韩愈认为人才使用的关键是爱才。人才一旦被选拔出来,就存在使用的问题。如何使用人才关系到人才能力的发挥与拓展。于是,对“食马者”应该实行“激励”机制,使他们在“食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挖掘马的潜能,实现“食马”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三、预习反馈
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文言知识积累。
四、初读感知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三)翻译课文
1.(1)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注释:
而:表示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虽:即使。
祗:同“只”,只、仅。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以:用。
(3)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人们当然不会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2.(1)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注释:
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
食:喂,现在写作“饲”。
(3)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
3.(1)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注释:
能:才能,能力。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 。
且:犹,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得:能够。
安:怎么。
求:要求。
其:代词,代指千里马。
(3)译文: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1)原文: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注释:
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以:按照。
道:规律,方法。
尽其材: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材,才能,才干。现在写作“才”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握着。
临:面对。
(3)译文:
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5.(1)原文: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注释:
呜呼: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唉”。
其:表示加强诘问的语气。
(3)译文: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呀。
五、精读品味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重点品析第2、3段
4.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5.文章第②段结尾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问句式,揭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传达出作者的委屈和愤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不满。
6.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7.重难点小结
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的无知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六、研读探究
1.本文有何现实教育意义?作为一个人才,你认为应该怎样施展自己的才能?
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不患人不知,只患己不能”。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负埋没了聪明才智。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一个人、尤其是自认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
七、归纳总结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3.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行文流畅,感情强烈,气势恢弘。本文语言以短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力,充满气势;多用反问,使文章跌宕有力,感情强烈。
(2)托物寓意,借马论人,主旨鲜明。文章表面上说的是相马、食马之事,实际上阐述了对人才问题的见解,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
八、拓展延伸
带“马”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九、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