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3《迷娘》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3《迷娘》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3 21:4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迷娘(之一)
高二年级 语文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恩格斯曾经评价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不仅是德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作家之一。他在诗歌、戏剧、小说等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是他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代表作。
作者介绍
本课选取的诗作《迷娘》(之一)是歌德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唱的一首歌的歌词。歌德本人非常喜欢这首诗,后来又将其原封不动的从小说中提出,命名为《迷娘》,收录在自己的诗集中。这首诗以其动人的诗意和浓郁的抒情氛围,获得人们的喜爱,它的知名度甚至远胜小说本身。它也深受作曲家们的喜爱,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都曾经为这首诗谱过曲。
作品简介
迷娘是歌德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带有神秘与浪漫色彩的意大利少女形象。“迷娘”原文为法文“Mignon”,意为“心肝儿”、“宝贝儿”。她的真实姓名不详,只因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称“人们叫我迷娘”,故而小说中都以“迷娘”一词称呼她。她早年被人拐卖到德国,流落街头卖艺为生,备受虐待和摧残,在十三岁时,被主人公威廉搭救,在威廉的照顾和养育下长大。
作品简介
迷娘性格内向,沉寂寡言,却对唱歌与舞蹈有着异于常人的表现力。她对自己幼年时朦胧记忆中的家乡意大利怀着深深的思念,同时,又对搭救与收养她的威廉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爱恋之情。由于两种渴望都无法实现,她郁郁寡欢,最终夭折于异乡。歌德笔下的迷娘身世不明,个性与众不同,因而带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气息、异域风情。她求而不得的思慕之情也让她有一种浪漫的凄美气质。本课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迷娘向威廉以歌唱的方式抒发的心声。
作品简介
学习本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结合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感受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本诗复沓叠唱的手法,感受其声韵美,并领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故土、祖国深切的眷恋之情,并理解其作为人类美好情感的共通之处。
学习任务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长于用奇特的想象、凝练而形象的语言传递丰富细腻的感情。同时,诗歌又具有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的特点。无论是中国诗还是外国诗,都不外乎如此。我们阅读鉴赏诗歌,就要结合诗歌的特性,通过诵读感受诗歌为我们营造的意境,抓住诗歌独特的意象,把握诗歌语言的节奏与韵律,体会诗歌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之间的关联,从而走近诗人的情感殿堂。
诗歌鉴赏方法

听范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这些画面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习活动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迷娘(之一)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这首诗一共分为三个小节,每个小节都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不同的画面。构成这些画面的,是诗人选取的不同的意象。鉴赏诗歌,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抓住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请梳理诗中出现的意象,并探讨诗人运用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习活动二: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所谓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一小节:突出了地域风景的独特
选取了“盛开的柠檬花”、“茂密的绿叶”、“金黄色的橙子”、“蓝天”、“宜人的和风”、“静立的桃金娘”、“高昂的月桂树梢”几个意象,这些都是代表了意大利自然风光的典型景物。意大利气候温和宜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这几个意象的选取,首先突出了意大利独特的地域特点。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一小节:突出了色彩的明艳
绿叶、金黄色的橙子,还有柠檬花和桃金娘,各有鲜明的色彩,再映衬着蓝天和阳光,让一幅美丽祥和、色彩明丽的意大利自然风光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人的心情和颜色有着紧密的关联,冷色调和暖色调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因此诗歌中的色彩往往是解读情感的关键。置身于诗歌中这副色彩对比强烈、明丽鲜艳的画面之中,画中人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显然,是轻松的、愉悦的。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一小节:突出了氛围之静
在整幅画面中,诗人只写了一个动态的景物,那就是宜人的吹拂的和风。但这风一定是温柔的微风,因为它没有扰动桃金娘的“静立”,也没有改变月桂梢头高昂的姿态。这一点“动”的描写,愈发衬托出了环境的静谧。置身于如此的静谧当中,让人感到无限的安宁与舒适。轻盈的微风与宁静的氛围,动静相宜,这幅画面是多么令人向往!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一小节:
小说中的迷娘为什么要用歌唱的方式向威廉描述这幅画面呢?因为这正是她记忆中的故乡风景。在从小就远离故土的迷娘心中,故乡永远是灿烂明艳、美好宁静的样子。她描摹着心中令她魂牵梦绕的故乡,反复吟唱着:“你知道吗?你可知道那地方?我愿跟随你前往!”表达出了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与眷恋之情。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二小节:
核心意象是“那所房子”。这是个什么样的房子呢?圆柱成行,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室内还有大理石的立像。看起来是个很华丽宏伟的建筑。迷娘为什么要如此细致的描述这所房子呢?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二小节: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诗人把没有生命的大理石立像拟人化了,它仿佛有了人的情感,深情的凝望、关怀着迷娘。结合迷娘凄苦的身世:她从小就被人从家乡拐卖到了异国,受尽了欺凌。她看起来瘦弱悲苦。在她的想象中,大理石像深情的问候,也正是亲人对她的抚慰。因此,第二小节中的这所房子,正是她模糊的记忆中自己幼时的家。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二小节:
或许,家中亲人的面目她已经记不清了,唯有把对家与亲人的渴望寄托于记忆中的一个大理石像。“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既是想象中大理石立像的问候,更是迷娘心中的自问,那满腹的委屈凄楚无处可诉的悲切,那对于家的温暖的渴求,全都凝练在这一句简单的问候中。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二小节:
雄伟辉煌的圆柱与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连冰冷的大理石都流露出温柔的目光,这幅画面仿佛是一场美梦。这和迷娘身处的污浊黑暗的环境、动荡不安的人生际遇相比,是多么强烈的反差!梦里的家园越美,就越发衬出现实的残酷。因此,“房子”就是家的象征,表达了迷娘对“家”强烈的渴求与思慕之情。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三小节:
选取了“云径”、“山岗”两个核心意象,骑驴的旅人要在云雾缭绕的云径上摸索前行,山岗间危崖欲坠,瀑布奔流,岩洞里还有传说中的龙的踪迹。为我们描绘了神秘又惊悚的山间险途。
如同《蜀道难》中的飞湍瀑流、砯崖转石、百步九折、熊咆龙吟,如此艰难险阻,不禁令想要翻越它的旅人“以手抚膺坐长叹”。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第三小节:
这险途正是迷娘的回乡之路。意大利和德国之间横亘着阿尔卑斯山脉,山高路难,也许当年从家乡被带到德国的迷娘就是从这里翻山而行的。她怀念着故乡,归心似箭,但归家之路是如此的艰难。但即使道阻且长,即使危机四伏,她也依然歌唱着“前往,前往”,渴望徒步翻山越岭,返回家乡。这一小节,诗人通过对艰难旅途和危险环境的细致描绘,衬托出迷娘对归乡的强烈渴望之情。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总结:
通过对本诗三个小节的意象的分析,我们能够体会到这首诗的情感核心——客居异乡的少女迷娘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抓住意象,品味情感
这三个小节的意象各有不同,看似相互独立,但一首好诗的段落间不可能是零散的,其间必然有贯通情感的内在线索。
请反复诵读诗歌,并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三个小节之间的情感是如何串联的?
学习活动三: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这首诗一共分为三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正歌和副歌两个部分。三个小节的正歌部分内容各有不同,而副歌部分则结构相似,“你可知道……?/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随你前往!”在重复中有细微变化。诗歌中的这种写作手法,叫做复沓叠唱。
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复沓叠唱:又叫复沓、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能够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深化诗歌的抒情主题,凸显了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复沓叠唱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在民歌中使用最普遍,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
例如《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运用“重章叠句,复沓而歌”的写作手法,把士兵那种共同抗敌、为国从军的慷慨激昂之情表现得更强烈、更动人,更有一种音乐和谐之美。
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蜀道难》也运用了复沓叠唱的手法。诗人反复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蜀道的艰难险阻渲染到极致,在反复中情感又逐渐深化,将蜀道的开辟之难、攀登之难、生存之难等等有机结合起来,情感的表达在复沓的节奏中如浪潮一般层层推进,读来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复沓的方式反复咏唱,由对故土自然风情的怀念,到对家的温暖与安全的渴望,再到路途迢迢的怅惘,层层递进之下,回归故土的想象越来越具体而真切,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
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本诗复沓叠唱的部分还采用了对话的形式。
这首歌是迷娘唱给自己的心上人威廉的。她反复的追问“你可知道那地方?”——那个灵魂的栖息之处,令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这既是对家乡的思念,又融入了爱情的告白,是对自己深爱之人敞开心扉的倾诉。那反复吟唱的“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随你前往”,一唱三叹,像是急切的催促,又像是深情的呼唤,既表达了不可遏制的思归的渴望,又交织着无限的爱的眷念。
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总结:
这三个小节的反复咏唱,充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突出了诗文的主题,而不断重复的韵律又加强了抒情效果。一次次重章叠句的咏叹,一字字刻骨铭心的记忆,低吟浅唱,刻入心扉。
梳理结构,明晰脉络
三个小节的副歌部分,迷娘对其倾诉对象有三个不同的称呼,分别是“爱人”、“恩人”、“父亲”。
请反复诵读诗歌的副歌部分,并思考:怎么理解这三个不同的称呼的变化?这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
学习活动四:细读文本,体会意蕴
诗歌鉴赏的个性化:
诗歌的魅力本就在于其意蕴的丰富和不确定的朦胧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解读。
细读文本,体会意蕴
解读参考:
解读诗歌情感时,不能将个别词句与整首诗割裂开来,应该结合全诗的情感意蕴来理解。

细读文本,体会意蕴
解读参考:
结合故事背景,主人公威廉搭救了十三岁的迷娘,并把她带在身边,抚养成人。迷娘对威廉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感激与依赖,又有对爱情的眷恋。因此,“爱人”、“恩人”、“父亲”实则代表了威廉在她心中的不同层次的情感寄托。从“爱人”到“恩人”再到“父亲”的称呼变化,关系从可以割舍到不可分割,情感羁绊的程度逐渐加深。
细读文本,体会意蕴
解读参考:
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迷娘由对威廉爱而不得的“爱人”的称呼,逐渐过渡到羁绊更深的“恩人”和“父亲”,爱恋之情逐渐交融于对生养自己的血脉之源、生命的起始之地的深沉情感之中。
细读文本,体会意蕴
解读参考:
三个称呼的变化,既使诗歌的节奏在反复中富于变化,有了更强的韵律美感,更是感情的升华,使得迷娘对威廉的爱的表达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男女之情上,而是上升为更为哀婉、含蓄的深情,与怀乡之情相互交织、相互升华,进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细读文本,体会意蕴
诗歌是具形的音乐,离不开韵律、节奏。想要品味诗的抒情之美,离不开反复的吟咏、诵读。在理解了本诗的情感内涵,了解了结构的反复与变化带来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之后,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本诗,在诵读中深化对本诗蕴含深情的感悟,体会它独特的美。
学习活动五:反复诵读,深化感悟
这首诗写出了迷娘对意大利故土的眷恋之情,因此又曾被命名为《意大利之歌》,诗中的意大利是如此的动人,海涅曾评价它是“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其实,无论生于何地,思乡之情都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因此,“还乡”母题是中外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母题之一,有着古老的渊源。“还乡”母题作品在文化历史的变迁中,凝聚了各民族背后的文化体验和情感体会,如失意流浪、周游求学、迁徙变迁等等。
情感迁移,感受乡土情结
从古至今,中国的诗歌中也有大量以眷恋故土为主题的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月光如霜凝结着思乡的怅惘;又如余光中的《乡愁》,海峡横亘牵绊起游子的愁心。家乡作为我们每个人的文化之根、生命之源,是将我们的灵魂与土地相连结的纽带。怀乡也不仅仅是对一片土地的眷恋,更是对血脉、对文化、对感情、对灵魂栖息地的追寻。正如迷娘对故土的深情,跨越岁月,远隔重洋,仍能在我们的心中激起共鸣。
情感迁移,感受乡土情结
本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教学反馈
本诗采用了复沓叠唱的手法,借助三组不同的意象,表达了迷娘对家乡故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教学反馈
一曲哀婉动人的迷娘之歌,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了迷娘这个惹人怜惜的异国少女,走进了她多情细腻的心。其实,在小说中,作者歌德为迷娘写了不止一首歌。迷娘沉默寡言,她的每一次歌唱都是她内心世界的一次释放。让我们再来读另外两首“迷娘之歌”:
课后作业
迷娘曲(之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 /形只影单;失去了/一切欢乐/我仰望苍穹/向远方送去思念。/哎,那知我爱我者/他远在天边。/我五内俱焚/头晕目眩。/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
课后作业
迷娘曲(之三)
别让我讲,让我沉默/我有义务保守秘密/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只是命运它不愿意。/时候到了,日出会驱散/黑夜,天空豁然明爽;/坚硬的岩石会敞开胸怀/让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谁不愿躺在友人怀中,/倾听他胸中的积郁;/只是誓言迫使我缄默/只有神能开启我的嘴。
课后作业
请阅读歌德创作的另外两首“迷娘之歌”,并任选一首,运用本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技巧,写一篇诗歌鉴赏评论。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