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LK版 八年级下
专训2 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1
2
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中考·雅安】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点拨】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答案】转换法;不能
(2)由图(1)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点拨】甲、乙两图中钢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对木块做功多少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答案】速度
(3)小丽根据图(1)甲、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小丽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保证钢球的速度不变,甲、丙两图中钢球滚下的高度不同,则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故不能得出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错误;没有控制速度一定
(4)某同学用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这种方法是________
____(填“正确的”或
“错误的”)。
【点拨】用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改变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是错误的。
【答案】错误的
2.某学校“牛顿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1<m2=m3,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1)通过观察小球陷入细沙的深度来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填“转换法”或“类比法”)。
转换法
(2)分析甲、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分析乙、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质量
高度
(3)同学们还发现小球离地面越高,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他们测出了小球自由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的平方t2的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写出h与t2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h/m
2.45
4.9
7.35
9.8
12.25
14.7
t2/s2
0.5
1.0
1.5
2.0
2.5
3.0
h=4.9t2
3.【中考?广元】小苏同学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弹簧螺纹圈直径、弹簧的材料等因素有关。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墙上,AO等于弹簧原长,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将物体M从O点压缩弹簧到P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当物体M运动到O点与弹簧分开,最终运动到Q点静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的。
物体M被弹出的距离
(2)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应该选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弹簧进行实验,并先后改变________之间的距离,测出OQ的距离,重复实验,测量多组数据并记录。
相同
AP
(3)小苏的实验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了结论。在上面的实验中,他们运用到了转换法和____________两种物理思想方法。
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