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自然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09 13:0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然环境专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C、西高东低、呈直线倾斜 D、东高西低,呈直线倾斜
2、读下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 B、②盆地位于季风区
C、③山脉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山 D、④平原有“水乡”、“鱼水之乡”之称
3、位于第一阶梯上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4、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以肥沃的黑土著称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南丘陵
5、既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祁连山 B、秦岭 C、昆仑山 D、横断山脉
6、如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7、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天山—阴山—燕山 D、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8、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B、秦岭—黄土高原
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 D、巫山—东北平原
9、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10、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和盆地 B、山地和高原 C、丘陵和盆地 D、丘陵和平原
1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仓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2、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季风活动 D、陆上水域分布
1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的影响到 ②纬度位置的影响 ③冬季风的影响 ④海陆位置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 )。
A、黑龙江省最北部 B、青藏高原 C、陈尔泰山最北部 D、塔里木盆地
1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一致(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七月16℃等温线
⑤一月16℃等温线 ⑥200毫米等降水线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①③
16、我国的降水多集中在( )。
A、冬春季节 B、春夏季节 C、夏秋季节 D、秋冬季节
17、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少 D、雨季来的迟
18、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性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19、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涨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20、“黄梅时节家家雨”中的“雨”指的是( )。
A、对流雨 B、台风雨 C、锋面雨 D、地形雨
21、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
22、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
A、从东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3、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大盆地均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B、四川盆地农业发达,物产富饶,自古有“天府之国”
C、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均位于新疆 D、塔里木盆地戈壁、沙漠广布,多沼泽、盐湖
24、关于下图中数字所代表地形区的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②地区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③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④地区有“水乡”、“鱼米之乡”的称号;
⑤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⑥黄河是塑造地区的主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25、我国寺部分河流自西向东奔腾入海,主要受( )。
A、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B、降水东多西少的影响
C、气温东高西低的影响 D、河流分布东多西少的影响
26、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
A、雅鲁藏布江、鸭绿河 B、金沙江、澜沧江C、雅鲁藏布江、怒江 D、澜沧江、珠江
27、下列河流中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28、读图分析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容易发生黄河凌汛的一组是( )。
A、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
B、山东省、河北省
C、青海省、陕西省
D、陕西省、山西省
29、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流径的地形区依次是( )。
①横断山区 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30、李亮由上海乘船到宜宾,沿途经过的大城市依次是( )。
①南京 ②九江 ③武汉 ④重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③ D、②①③④
3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黄海C、冈底斯山和渤海 D、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32、黄河和长江都流经的省区是( )。
A、青海、四川 B、青海、西藏 C、四川、湖北 D、陕西、山东
33、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松花江 D、黄河
34、长江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A、三峡段 B、壶口瀑布段 C、荆江段 D、虎跳峡段
35、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C、夏季气温高 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36、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的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B、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产三河牛、三河马闻名
C、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D、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绿洲农业较为发达
小华的家乡夏季炎热,冬季温和,一月平均气温在3℃左右,1998年,小华的爸爸承包0.5公顷耕地,到2008年,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7-38题。
37、小华爸爸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38、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地形因素 C、气候条件 D、人口增长
二、综合题:
39、读中国地形图下列要求。
(1)高原名称:①


(2)平原名称:④

(3)盆地名称:⑥

(4)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势第 级阶梯上。
40、读下列两幅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形部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 高 低,呈 状分布。
(2)我国南、北方的界山是 (填字母)。
(3)将地形剖面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 高原 ② 山脉 ③ 盆地 ④ 平原
(4)将地形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关应的空格内。
山脉:E ,K ,G ,M 。
41、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
(1)该气候类型是 ,成因
是 ,主要分布
地区是 。
(2)影响该气候区的不利的灾害性天气有
、 (举两例即可)。
(3)该气候最大的特点是 ,有利于农作物的成熟。该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42、下图是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表示我国夏季风的是:图
(2)填表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和风向的差异。
源地 海—陆;陆—海 性质
冬季风
夏季风
(3)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带来降水,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A、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B、夏季风的进退不稳定就会导致 灾害。
(4)明朝郑和下西洋为何安排冬季启航,夏季返航?
4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某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北起古长城,南到秦岭,它是风携带的大量粉沙颗粒,经过几百万年不能断积累和环境的演变而形成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此高原是我国的 高原。
(2)它的地表呈现出 的状态。
(3)此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如何治理此高原的水土流失?
44、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B是 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图中沿北纬40°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 ,气温年较差逐渐 ,产生这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3)把甲地形区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45、读“长江流域略图”,结合文字材料回答。
2007年5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组启动“长江行动”从重庆出发对长江沿岸七省市的污水排放现状进行监测调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是半数以上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直排长江。加上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长江水污染严重。
(1)长江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泛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 ”之称。
(2)新中国建立后,继葛洲坝水利枢纽后,又在长江干流上修建了 水利枢纽(即图中的①)。
(3)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往往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及水库淤积,导致 灾害频发。
(4)根据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污染源:
46、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
中的 ,季风区和
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四条线中
的 (填代号)。
(2)①线经过的山脉中,呈西北—
东南走向的是 。
(3)①、③线之间的地形主要属于。( )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4)图中a处年降水量少于b处的主要
原因是 。
(5)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平均气温变化图反映的是 (1月或7月)气温分布状况;其中B地区气温的主要原因是 (5分)
47、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是
A、
B、
(2)图中数字代表的支流名称是


(3)你能总结出黄河各段的主要特征吗?
上游 资源丰富;中游多 ,下游泥沙淤积形成 。
(4)针对黄河各段的特征,进行改造的措施是:在下游地区, 和 是治理的主要目标;在上、中游地区,开展大规模的 工作,是治黄之本。
48、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境内注入 海。
(2)图中“/////”所示区域是黄河在上游塑造的 平原。
(3)在图中填注位于山西省境内的黄河主要支流—汾河。
(4)请解释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49、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字母代号标注:A、重庆B、南京
(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 。
(3)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入海口年输沙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 ;
② 。
(4)你认为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两点)?
50、读:“长江水系部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⑤、⑥代表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是 (填代号),字母B代表的支流是 。
(2)D的湖泊名称是 ,E湖泊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3)丙所示山脉的名称是 。
(4)丁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其北侧地形区的名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