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7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3 探究力的规律(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7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3 探究力的规律(4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04 15:0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HY版 八年级下
专训3 探究力的规律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8
答案呈现
C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相等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不能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____(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
运动”)。
【点拨】当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速度为零,若此时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答案】静止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得远些。
(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
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小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C
3.【中考?铜仁】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
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
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运动状态
4.【中考?宿迁】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点拨】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改变力的方向
(2)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点拨】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消除或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消除或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
的影响
(3)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______(填字母)状态,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A.松手前卡片静止
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C.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
【点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若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释放卡片,卡片将旋转,直至两个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卡片才能静止,此时卡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选B。
【答案】B
5.【中考?温州】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地。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个,按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组。
②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尽可能相同。
【点拨】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纸杯的形状尽可能相同。
形状
(2)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点拨】本实验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纸杯质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
相同条件下,纸杯质量越大,下落的
最大速度越大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纸杯重力越大,其最大速度越大;纸杯匀速运动时,所受最大空气阻力等于重力,因此下落的纸杯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
【答案】纸杯重力越大,其最大速度越大,纸杯匀速运动时,所受最大空气阻力等于重力,因此下落的纸杯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
6.【中考?苏州】为探究纸锥下落的运动情况,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到,物体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阻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迎风面积S和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公式为f=kSv2(k为比例常数)。现用一张半径为R、面密度ρ(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质量与面积之比称为面密度)的圆纸片,按图甲所示将圆纸片裁剪
成圆心角为n°的扇形,然后做
成如图乙所示的纸锥,纸锥的底
面积为S0(即为纸锥的迎风面积),
让纸锥从足够高处静止下落。
(1)纸锥在整个竖直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______。
A.一直加速      B.一直匀速
C.先加速后匀速 D.先加速后减速
(2)下落过程中纸锥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__。
C
7.小明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尼龙细线固定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每次实验时,都将弹簧由A位置拉伸到B位置。探究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图
甲、乙、丙所示,请仔细
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
现象,然后归纳
得出初步结论。
【方法规律】弹簧形变相同,表明受到相同的拉力,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探究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等效替代
(2)由图甲、乙中拉力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两力方向相同。
【方法规律】由图甲、乙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和,即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力方向相同。
【答案】和
(3)由图甲、丙中拉力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较________力的方向相同。
【方法规律】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即F=F3-F4,合力的方向跟较大力F3的方向相同。
【答案】差;大
8.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E表示橡皮筋原来的长度,EE′表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1)实验中应用了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的道理。
(2)通过比较图________和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发生形变
【点拨】由图甲、丙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即F=F1+F2,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答案】甲;丙;之和
(3)通过比较图________和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点拨】由图乙、丙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即F=F1′-F2′,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答案】乙;丙;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