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HY版 八年级下
专训2 探究简单机械相关的使用特点
1
2
3
4
5
6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8
1.【中考?德阳】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__(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_________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达到
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A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 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个质量均为50 g的钩码。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3
(3)如图丙所示,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2 N的弹簧测力计,若干个50 g的钩码,钩码挂在C点处,现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
________个。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根据题意知道,当F作用点在最左端,且F=
2 N,F的方向垂直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时,动力臂最长,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个数最多,即nG×4L=F×6L,代入数据解得,n=6。
【答案】6
2.【中考?青岛】实验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甲,利用钩码和刻度尺测量出杠杆平衡时各个力及其力臂,测得数据如下表: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3次的目的是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填写对应字母)。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归纳出物理规律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F1L1=F2L2
C
(3)如图乙,若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动力,进行实验,请画出其动力臂。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解:如图所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3.【中考?南京】小明利用定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请你在下面的方框中帮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要把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需要计算的物理量都列出项目来。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解: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
?
2
?
?
3
?
?
4.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某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该同学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由图甲、乙、丙可知,当使用定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拉力的大小是否改变,研究拉力的大小与拉力的方向是否有关。
使用定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拉
力的大小与拉力的方向是否有关
(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____。(填序号)
①拉着重物保持静止;②匀速向下拉动重物;③随意拉动重物。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研究该问题时,应该让重物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故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拉着重物保持静止或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答案】①②
5.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如图(b)、(c)、(d)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
归纳得出结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比较(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c)(d)三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缓慢提升相同的
重物时,所用动滑轮的重力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
6.某小组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费力情况,选择器材如下:动滑轮(重1.0 N)、钩码若干(每个钩码重0.5 N)、弹簧测力计、细绳等。实验过程中,小明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个数,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所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分析实验数据,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2)在分析数据时,小聪建议利用图像来处理数据,并在图中利用描点法画出了G0、G、F与实验次数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总结出小明探究的
结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答案】结合图像可知:①当G>G0时,物重越大,使用动滑轮越省力;②当G<G0时,使用动滑轮费力;③当G=G0时,使用动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7.如图是小海同学“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弹簧测力计
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
数据如下表所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请你分析:
(1)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能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滑轮组。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费距离(或移动更多
距离)
定滑轮和动滑轮
8.某小组在“探究滑轮组的使用特点”实验时,先按图甲装置(每个动滑轮重为0.2 N)
换用不同的钩码进行三次实验,
然后按图乙装置换用不同的钩
码再进行三次实验,记录数据
如下表。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分析表中两组数据可以得出F、G、G动之间的关系为F=________。
(2)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动滑轮由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_____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几分之一
(3)本实验采用不同的滑轮组装置,并换用不同钩码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规
律性
(4)如果要探究使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重物升高的高度h与拉力移动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需要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s=________h。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记下每次实验中重物和绳自由端的初始位置,以及重
物升高后的位置、绳自由端到达的位置,用刻度尺测
量出每次实验中重物升高的高度h和绳自由端移动的
距离s,分析二者的关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