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HK版 八年级下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空隙
D
下面
引力;斥力
空隙
C
C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16
17
18
19
变大;引力
C
B
C
D
A
20
D
C
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21
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着________;不同物质内部分子的空隙大小________;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也会________。
空隙
不同
不同
2.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达到1万~2万个标准大气压时,虽然钢瓶无裂痕,但是钢瓶内的油依然会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金属分子间有________的缘故。
空隙
3.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________(填“<”“=”或“>”)V1+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_。
【方法规律】由于分子非常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它,为了研究分子的情况,我们常常根据物质的宏观现象来推断分子的情况。我们研究分子间存在空隙时,采用了实验法和观察法。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各体积的和,说明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中,使总体积变小。
【答案】<;空隙
4.气体、液体、固体相互之间都能发生________现象;扩散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________有关,因此这种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________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
无规则
温度
温度
5.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 )
A.墙角数枝梅 B.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 D.为有暗香来
【点拨】为有暗香来,是指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了人的嗅觉,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6.【中考?黄冈】刚装修完的房子,打开房门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__运动的结果。为了减少新房子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根据温度越高,________越快,可以采取在高温季节来临前装修完并搁置一段时间,加强通风等措施。
分子无规则
扩散
7.【中考?泰安】如图所示,在气体扩散的实验中,玻璃板________(填“上面”或“下面”)的瓶子
装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空气,
在抽掉玻璃板后能够有力地证明气体
发生扩散。
下面
8.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引力
斥力
9.【中考?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点拨】固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故C正确。
【答案】C
10.【中考?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点拨】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C正确。
【答案】C
11.【中考?贺州】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
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填
“引力”或“斥力”)。
变大
引力
12.物质的状态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分子间力的作用最强的是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因此________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能流动;________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能够流动;____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能够流动。
固态
液态
气态
固体
气体
固体
液体
气体
13.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点拨】图甲描述的是固态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图乙描述的是液态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图丙描述的是气态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
【答案】C
14.【中考?铜仁】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鸭蛋腌制后变咸
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
【点拨】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灰尘是微小的物体,其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选B。
【答案】B
15.【中考?梧州】实验时,老师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同学们能够闻到酒精的味道,此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点拨】打开酒精瓶的瓶塞,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所以空气中弥漫着酒精味,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C。
【答案】C
16.【中考?山西】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
17.【中考?南通】“便利贴”的背面有黏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
A
18.【中考?郴州】关于分子动理论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
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C.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
19.【中考?怀化】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拨】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固体也难以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项错误。
【答案】C
20.【中考?滨州】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
21.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将玻璃板
放至刚与水面接触,慢慢提起弹簧
测力计,但不要使玻璃板离开水面,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实验结
果是F2>F1。
(1)为什么F2>F1?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辨析能力。
解:这是因为当玻璃板与水面接触后,水分子与玻璃板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有引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变大了。
(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辨析能力。
解:该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在交流讨论时,小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F2>F1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因为玻璃板与水面接触后,玻璃板与水面之间没有空气,而玻璃板上方有空气,因此玻璃板上方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请你评判一下,小惠的意见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辨析能力。
解:小惠的意见不正确。虽然玻璃板与水面之间没有空气,但水面被大气封闭,水会将大气压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因此,玻璃板下表面也受到大气压竖直向上的压力,这样玻璃板上下表面受到大气的压力相互平衡,不会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