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机械与人
HK版 八年级下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D
B
C
大于;0
C
B
A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16
17
18
19
A
变大;变大
D
C
D
20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21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就表示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_,简称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能量
能
焦耳
2.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
B.做功多的物体能量就多,做功少的物体能量就少
C.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但不一定正在做功
D.能量多的物体所做的功一定就多
【点拨】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不一定不具有能量,高山上的石头静止,不做功但具有能量,A选项说法错误。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其具有能量,但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具有的能量多,B选项说法错误。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但不一定正在做功,C选项说法正确。能量多的物体做功不一定多,有能量不一定用来做功,D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C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________;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
动能
质量
运动速度
4.以下物体不具有动能的是( )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B.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下落的瀑布
D.放在阳台上的花盆
【点拨】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动能。
【答案】D
5.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
C.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比速度小的物体的动能大
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
【方法规律】利用排除法解答。运动的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可见A错误;动能跟质量和速度均有关,可见C、D错误。
【答案】B
6.【中考?长春】2019年6月5日,我国航天完成首次海上发射,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这七颗卫星的动能(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C
7.一次足球赛中,一名球员传球时足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A点的动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B点的动能。足球在下
落过程中,脚对足球所做的功为
________J。
【点拨】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足球在下落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受到脚的作用力,则脚对足球不做功。
【答案】大于;0
8.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称为________;重力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________,弹性势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重力势能
质量
所处高度
弹性势能
弹性形变程度
9.【中考?扬州】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
【点拨】高处的物体由于高度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故B正确。
【答案】B
10.下列加点的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弓开如满月
B.箭去似流星
C.云来云又往
D.蜻蜓立竿头
.
.
.
.
.
【点拨】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的基本特征是发生弹性形变。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故具有弹性势能。
【答案】A
11.【中考?贵港】如图所示,两边分别用自然伸长的弹簧K1和K2拴住的滑块M静止在O点处,用手向右拨动滑块M,它就可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来回运动,当滑块从O点向右运动时(弹簧在弹
性限度内)( )
A.弹簧K1和K2的势能同时增大
B.弹簧K1和K2的势能同时减小
C.弹簧K1的势能增大,K2的势能减小
D.弹簧K1的势能减小,K2的势能增大
【点拨】当滑块从O点向右运动时,弹簧K1被拉长,弹簧K2被压缩,弹性势能都增加。
【答案】A
12.2019年8月17日,千乘一号民营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变大
13.【中考?大庆】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铅球和铁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则铅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球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面,ρ铅>ρ铁)。现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的原因,此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变化是___________
_____。
大于
运动状态
先变小后
变大
14.关于能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外做功后,才具有能量
B.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越多
C.没有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
D.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它就具有能量
【方法规律】利用排除法解答。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量,但是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过程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做的功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故选D。
【答案】D
15.【中考?怀化】炎热的夏天,环卫工人利用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降温,洒水车在匀速行驶洒水过程中,以下关于能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C.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点拨】洒水车在匀速行驶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动能+势能,则洒水车的机械能变小,故选C。
【答案】C
16.某同学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让小球从某高度沿光滑斜面滑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实验情景如图甲、乙所示。
(1)图甲所示的对比实验探究的是物体的动能与________有关。
(2)图乙所示的对比实验探究的是物体的动能与________有关。
速度
质量
17.在“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猜想:
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B.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他选取了水性笔、橡皮、纸和透明胶作为实验器材,想利用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验证他的猜想。请你在A、B两个猜想中任选其一,帮助他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现象。
(1)猜想:________(填“A”或“B”)。
A
或B
(2)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态,用同
一支水性笔分别从不同高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
止下落
或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态,使水性笔从某一高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止下落。再用透明胶将橡皮固定在笔身上,对着白纸笔尖朝下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
(3)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越高,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
或质量越大的笔,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
(任选一个猜想)
18.【中考?厦门】小鹭想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利用一段弹簧、光滑轨道、物块A和B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用物块将弹簧压缩到一
定程度后释放,物块沿
轨道向左滑行,最高可
冲到光滑斜面虚线框处。
(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同一物块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甲、乙两个实验可以初步得出:弹簧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________。
冲上斜面的高度
越大
(3)若物块冲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弹性形变的大小la<lb=lc,则物块到达最高处时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a、Eb、E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点拨】不能通过比较物块冲上斜面的高度来比较物块的重力势能,因为A和B的质量大小未知。应通过比较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来判断物块到达最高处时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答案】Ea<Eb=Ec
19.【中考?台州】立定跳远时的动作分解如图,在此过程中运动员( )
A.上升时,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B.上升时,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下落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下落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点拨】运动员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小,高度变大,故动能减小,势能增大;运动员下落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变小,故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故选D。
【答案】D
20.【中考?赤峰】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当运动员从高处下落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运动员与蹦床面接触的瞬时________能最大;与蹦床接
触后,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动能
转化为蹦床的________势能。
重力势
动
弹性
21.【中考?六盘水】图甲中小孩荡秋千的过程可简化为图乙,分析她从A点荡到C点的能量转化情况(阻力忽略不计)。
21.【中考?六盘水】图甲中小孩荡秋千的过程可简化为图乙,分析她从A点荡到C点的能量转化情况(阻力忽略不计)。
解:从A点到B点,小孩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点到C点,小孩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