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4 15: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衔接导入 素养目标
  你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吗?它们是如何传入西方的?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何推动?
史料实证: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传播以及火药发明应用的史实。
【历史解释】: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及给中国、欧洲、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
【时空观念】: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归纳宋元时期海陆交通发展的突出特点及表现。
唯物史观: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初步认识。
家国情怀:感悟科学家、发明家的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1.活字印刷术是谁于何时发明的?有什么意义? 是怎样向外传播的?(重点、难点)
2.指南针于何时开始应用于中国海船?是怎样向外传播的?有什么影响?(重点、难点)
3.火药发明于何时?什么时候广泛应用于战争?有怎样的影响?(重点、难点)
4.宋元时代中外交通发达有哪些表现?
5.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难点)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发展。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北宋毕昇发明,用胶泥刻字;此后,能工巧匠们发明木活字。
(2)发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3)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 南
针 出现 战国时人们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发展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制成罗盘
应用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传播 阿拉伯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 药 发明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应用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如宋代突火枪、元代火铳
传播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原因:
(1)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使用了指南针,并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2)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表现:
(1)陆上交通。
①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②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海上交通。
①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影响: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合作探究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范畴。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赏邮票 学知识】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特别邮票,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四大划时代发明。
(1)请依次说出邮票中的发明及发明时间。
提示:图一是司南,发明于战国;图二是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图三是火药,发明于唐朝;图四是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早期,东汉时蔡伦改进。
(2)请任选一项发明说出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提示:指南针:有利于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造纸术、印刷术: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火药:引起了军事上的变革,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崩溃。
【唯物史观——析史料 得认识】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3)请你根据材料一概述三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提示: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也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意思相近即可)
(4)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提示: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家国情怀——做总结谈启示】
(5)从两则材料的对比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今天应该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供最优良的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我们要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解释】
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
(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易错易混】
1.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战国时,人们制成“司南”;宋代制成罗盘。
3.四大发明中直接促进文化传播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为航海活动提供条件的是指南针;改变作战方式的是火药。
【思维构建】
课堂诊断基础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0·徐州质检)“世界千年四大奇,胶泥一版印东西。何凭纸册留青史?赖有江淮隐布衣。”材料中发明胶泥印版的“布衣”指的是 (   )
A.毕昇 B.李春 C.李冰 D.玄奘
2.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 (   )
A.人类文化的传播 B.航海技术的发展 C.作战方式的变化 D.海陆交通的畅通
3.宋朝赵汝适曾记载:“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这说明 (   )
A.宋朝海外贸易繁荣 B.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C.宋朝海船上使用指南针 D.宋朝有人制作了“司南”
4.(2020·北京海淀模拟)重庆钓鱼城是南宋与蒙古交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此地南宋衙署遗址出土的铁雷(如图)中装填的火药能把超过1厘米的铁壁炸裂,与南宋史料中记载的铁火炮、震天雷一致。这一考古发现的意义是 (   )
A.说明火药最早在南宋时期运用于战争 B.为爆炸性火药武器使用提供实物证据
C.证明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 D.论证火药武器使用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5.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6.下列有关宋元时期我国中外交通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
B.元代开始出现驿站
C.中国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西方
D.外来科技与文化在宋代受到重视
二、非选择题(12分)
7.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大发展时期,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明或广泛的应用。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缘袍靴简,如钟馗像者。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材料四  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称之为四大发明。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一科技的具体操作过程?(1分)说一说这一科技的优点及作用。(2分)
(2)材料二中所描写的“爆仗”“烟火”是哪一发明的应用?(1分)这一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分)
(3)材料三中图一工具叫什么?(1分)图二是罗盘针,又叫指南针,发明于何时?(1分)它传入欧洲后,有何作用?(1分)
(4)材料四中“……”应该填写的是哪些发明?(2分)这些发明对世界有何影响?(2分)
【中考真题练】
1.(2020·永州中考)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   )
A.火药、指南针 B.指南针、印刷术 C.印刷术、造纸术 D.火药、造纸术
2.(2020·郴州中考)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2020·广元中考)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2020·山西中考)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
5.(2019·南充中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阅读打卡】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驿站),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解读】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课堂诊断基础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0·徐州质检)“世界千年四大奇,胶泥一版印东西。何凭纸册留青史?赖有江淮隐布衣。”材料中发明胶泥印版的“布衣”指的是 ( A )
A.毕昇 B.李春 C.李冰 D.玄奘
2.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 ( A )
A.人类文化的传播 B.航海技术的发展 C.作战方式的变化 D.海陆交通的畅通
3.宋朝赵汝适曾记载:“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这说明 ( C )
A.宋朝海外贸易繁荣 B.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C.宋朝海船上使用指南针 D.宋朝有人制作了“司南”
4.(2020·北京海淀模拟)重庆钓鱼城是南宋与蒙古交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此地南宋衙署遗址出土的铁雷(如图)中装填的火药能把超过1厘米的铁壁炸裂,与南宋史料中记载的铁火炮、震天雷一致。这一考古发现的意义是 ( B )
A.说明火药最早在南宋时期运用于战争 B.为爆炸性火药武器使用提供实物证据
C.证明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 D.论证火药武器使用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5.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C )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6.下列有关宋元时期我国中外交通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
B.元代开始出现驿站
C.中国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西方
D.外来科技与文化在宋代受到重视
二、非选择题(12分)
7.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大发展时期,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明或广泛的应用。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缘袍靴简,如钟馗像者。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材料四  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称之为四大发明。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一科技的具体操作过程?(1分)说一说这一科技的优点及作用。(2分)
答: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材料二中所描写的“爆仗”“烟火”是哪一发明的应用?(1分)这一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分)
答:火药。宋元。
(3)材料三中图一工具叫什么?(1分)图二是罗盘针,又叫指南针,发明于何时?(1分)它传入欧洲后,有何作用?(1分)
答:司南。宋代。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材料四中“……”应该填写的是哪些发明?(2分)这些发明对世界有何影响?(2分)
答: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影响: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对欧洲社会的近代变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考真题练】
1.(2020·永州中考)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 C )
A.火药、指南针 B.指南针、印刷术 C.印刷术、造纸术 D.火药、造纸术
2.(2020·郴州中考)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 B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2020·广元中考)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A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2020·山西中考)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C )
5.(2019·南充中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D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