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云霄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云霄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09 17: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共60分,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2、由风带和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A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3.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入黄河上游 B.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
C.天山汇入南疆的冰雪融水 D.新疆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农田
建立学习模式是学习地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读各种循环模式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该图表示的是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成因分c为补偿流
B.①地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
C.受b洋流的影响,大陆沿岸的某种气候类型一直沿伸至赤道附近
D.①地若出现大面积石油泄露,洋流d会将污染物直接输送到地点③
5.若该图表示的是热力环流示意图,①、②为近地面,则
A.①地气温比②地高 B.②地天气晴朗
C.①地比②地昼夜温差要大 D.与③处相比,④是高压
6.若该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图,则
A.①地是海洋 B.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
C.我们常说的“水资源”的多少就是指d的数量的大小 D.c环节表示“海水蒸发”
读右图完成7—8题:
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
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南半球    B.乙位于北半球
C.甲图洋流为寒流   D.乙图洋流为寒流
8.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A.甲为秘鲁寒流   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为千岛寒流   D.乙为巴西暖流
右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完成下面9-10题。
9.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10.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读右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1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完成13~14题。
13.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背斜 D.盆地、向斜
14.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①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②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 ③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④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图7为“某地等温线图”(图中粗曲线为海岸线).据此回答15~16题.
关于①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洼地 B.①地气温可能为21° C此时①地白雪皑皑 D.①地植被可能为阔叶林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B.②处有暖流经过 C.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D.无法判断季节
下图中,大圆是某一日地球上的一个晨昏圈,直线代表经线,当国际标准时间为10:00时,
Y(70°S)地正值正午,回答17-19题。
X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N,30°E B.20°N,150°E
C.70°N,150°W D.90°N,30°E
18.赤道上,西半球处于昼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0°~40°W B.60°W~20°W
C.160°E~180° D.15°W~20°E
19.图示所代表的日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哈尔滨举办冰雪旅游节 B.智利的圣地亚哥正值西风带控制
C.印度的恒河正值枯水期 D.珠江口的盐度高于一年中的平均值
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 渗漏严重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1.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去采取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节流”的是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体污染 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下图(1)中MC、MD分别为某棵树一年中正午时刻最长和最短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图中C所在河岸比BE岸冲刷严重。下图(2)中两曲线A、B分别代表图中A、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22-24问题:
22.若该河的流量大小与树影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可能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3.关于图中河流的正确叙述是( )
A该河位于南半球 B该河位于热带地区 C该河AB段自北南流 D该河AB段自东向西流
24.图中河流与湖泊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泊是河流的源头 B洪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
C该河流为内流河 D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
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26.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
A.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
B.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读甲、乙两图(甲为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现状图,乙为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测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下列语句中可以反映甲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游人的心醉了
A.① B.② C.③ D.④
28.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
A.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B.南极臭氧空洞将消失
C.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 D.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将增多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图2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30.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成负相关
B.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较低
C.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D.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图1),对照四幅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图”(图2) 回
答下列问题:
(1)A地的气候类型是 (填图中气候类型代号)。
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终年盛行 风的大陆 地区。
(2)B地气候类型是 (填图中气候类型代号),
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成因是

(3)C地气候特征为 。 (4)D地冬季,强大的 高压与海洋上低压之间,形成势力强大 (性质)的偏北风,常出现 等灾害性天气。
(5)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季,判断理由是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新社悉尼2008年8月18日电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正在度过
30年来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季,雪山地区普降大雪,其它各地气温也大大低于
往年。8月7日到12日之间,许多地区气温打破了40年来最低纪录。目前
已有3人死亡,多人失踪。
材料二 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
(1)图中③地是新南威尔士州受灾地区之一,该地的自然带是 ,
①、②、④、⑤中与此地自然带相同的是 。
(2)图中②地自然带是 ,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
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原因。
图中④地植被为 ,①→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
的 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
图中A处形成岛屿链,是因为
3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将一端开口的盒子里铺上一层厚厚的湿沙,盒子稍作倾斜放置。在盒上端A点插上小红旗,再往小红旗一侧缓慢持续地倒水入盒(如甲图,注意:水量要适中,倒水速度要均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乙图情况。此实验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外力作用。
材料二 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
(1)上述实验模拟验证的是什么外力作用 (2分)
(2)描述图14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河段纵剖面的差异,并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3)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重点有何不同 (4分)
(4)简述图14黄河从宁夏某地到包头段水文特征的变化。(2分)
云霄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31.(1)丙 西 西岸(或西部)
(2)甲 炎热干燥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2分)
(3)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2分)
(4)蒙古(或亚洲) 寒冷干燥 寒潮
(5)冬;地中海地区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西风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2分)
32(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①
(2)热带荒漠带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东南信风带控制,为离岸风,空气干燥;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成因答对3点可得满分3分)
(3)温带落叶阔叶林 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水分
(4)该处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2分)
(共8页)
(共8页)
(共8页)
(共8页)
(共8页)
A
(共8页)
(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