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图1是某校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郊外考察时绘制的一幅景观图,当时小组同学在图2中的地点及其观察方向是 ( )
A.a,西北 B. b,东北 C.c,西南 D.d, 正北
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左下图)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右下图),回答2-3题。
2.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 )
A.冀 B.鄂 C.甘 D.吉
3.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
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右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5.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6题。
6.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
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最主要是受到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7.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A.地震—岩石圈 B.赤潮—水圈和生物圈
C.台风—大气圈 D.厄尔尼诺—大气圈和岩石圈
读沿107°48′E线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回答8-9题。
8.某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汉水以北山脉北侧的A市最低气温为—20.6℃,山脉南侧的B市最低气温为—7.6℃。两地气温差异形成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低的差异
B.冬季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
C.吹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
D.阳坡和阴坡的差异
9.汉水以北山脉是
A.年降水量400mm的分界线 B.温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C.年平均气温10℃的分界线 D.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读某地1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个气压系统的形成原因是
A.夏季海洋较冷,形成了冷高压
B.冬季海洋较热,形成了暖高压
C.因海洋地势较低而形成的高气压
D.高空气流堆积,重力下沉形成的高气压
11.P地此时的盛行风没有给沿岸带来大量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P地沿岸此时的风向主要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
B.P地沿海地势低平,没有迎风坡
C.P地沿海有寒流经过,对该气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D.P地沿岸此时为冬季,空气中所含水汽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朝变”。阅读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下面12-13题。
12.下列4天中,气温目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
A. 3日 B.6日 C.11日 D.16日
13.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
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 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 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 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
A.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在选定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比较如下图。据图完成14-15题。
14.按主导因素划分,该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15.假如产品销售价格相同,那么从成本构成看,该工厂应选址(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中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18.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k*s*5u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终年温和多雨②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③植被具有耐旱特征④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火山灰,就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灰若在大气层长期滞留,除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外,还包括 ( )
A.全球沙尘暴肆虐 B.地面气温可能下降
C.“温室效应”加剧 D.酸雨导致皮肤癌症
右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地的经纬度是( )
A.76°S,120°W
B.66.5°S,120°E
C.86°S,120°E
D.80.5°S,120°W
22.在图中M至N时间段,太阳位于(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23—25题。
世界平均 中国平均 河西走廊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海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2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24.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
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
25.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是 ( )
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 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 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综合题(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鱼场的一部分。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
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1000
多米的“蛇岛海峡”,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材料二:我国的钓鱼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米)
分析钓鱼岛与东南部的南小岛之间的海峡成为渔民的天然
避风良港原因。(2分)
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其形成条件。
(6分)
说出图中A省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的突出区位优势。(6分)
27.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6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4分)
28.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26分)
图8
野外考察
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
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6分)
(3)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4分)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10分)
云霄一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5CCDAD 6-10CDBDD 11-15CDCDC 16-20DBDBB 21-25DACDB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两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
迎风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
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4)
4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