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2021年安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2021年安徽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5 17: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2021年安徽版)
(本试卷共3大题17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
(《诗经·邶风》)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3)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
(5)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地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送友人》中即景取喻,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2)“轻蔑”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懦弱”的原因什么?②文中保尔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班开展“寻访可爱的家乡”综合性实践活动,特邀你参与。(13分)
(1)按要求修改短文。(6分)
脚步稀落了岁月的痕迹,年华染尽了异地的风霜。我一路拾拣着散落的尘烟碎片,在心底默默珍臧。【A】是我不小心把你遗失了吗,还是你彻底抛弃了这个原乡人?不!你的模样已在心底烙痕,扎根于我的生命。【B】愿岁月的小河永远不要淡泊了我对故乡的记忆,愿这份温馨的依恋,奉陪我走向更高更远的明天,就让我做一个守望故乡的人,守望心中的那份依恋、羁绊……
①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2分)
②【A】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诗句涉及的地名。(4分)
我爱铜官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况对木瓜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除作者之外与之相关的人物。(3分)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一】守住自己的阵地(22分)
●叶剑秀
①午夜时分,寒风打在脸上,张俊丽匆忙返回县医院。豫西山区的鲁山县,此刻大街上冷清空荡,没有几个人影。好在家离医院不太远,紧赶一步是一步,时间就是生命。
②几个小时前,张俊丽刚回一趟家。这是腊月廿九以来她第一次回家。不得不回去,家里两岁多的女儿出现低烧症状。接到家里的电话,她心急如焚。母女连心啊,何况现在又是疫情期间,难怪她这么着急。安顿好手头的紧要事,她急忙赶回家里。张俊丽是儿科医生,到家后很快给女儿做了诊治,幸好是常见的感冒发烧,张俊丽心里踏实许多。
③面对这个家,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三个月前几乎同时住院手术,出院后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丈夫在电力部门工作,此刻正奋战在抗疫一线,很少回家。十二岁的儿子懂事,分担了许多家务。选择从医,或许就意味着很多舍弃。张俊丽想想都心酸,亏欠老人和孩子太多,以后慢慢给他们补回来吧。
④张俊丽安抚好公公婆婆,正给女儿喂药,电话就响了,是医院那边打来的:接诊一位五岁男孩,连续发热五天,精神虚弱,情况比较危急,疑似新冠肺炎,您不来不行。
⑤“先实施单间病房隔离,我马上到。”
⑥张俊丽准备出门,婆婆问:“还要走啊?”
⑦“妈,我不去不行,人命关天。”
⑧婆婆(
)说:“出门把围巾包紧,自己小心点。”
⑨儿子为她递上口罩,默默地帮她拉拉衣服,给妈妈送行。她强忍住眼泪,抱一下儿子(
)说:“照顾好爷爷、奶奶,还有妹妹。”
⑩到了医院,张俊丽马上投入紧急救治。又是通宵鏖战,当患者抽搐缓解、体温下降的时候,张俊丽和同事们的脸上,才终于露出笑意。
?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同事们这才发现,张俊丽没穿防护服。张俊丽说:“看到情况危急,来不及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能就会对不起一条幼小的生命。”
?又是一个夜晚。半夜一点多了,张俊丽查房回到医护室,疲倦地瘫坐在椅子上。刚闭上眼,突然又站起来,穿上防护服,对一名护士说:“跟我去隔离区。”护士劝道:“你吃点东西再去吧。”张俊丽摆摆手:“时间不等人,隔离区那位女病人情绪不稳定,心理疏导刻不容缓,得过去看一看。”
?这是一位三十岁的女性,被诊断为疑似新冠肺炎。因心理恐惧,情绪波动较大,一度要放弃治疗。张俊丽与患者如姐妹般交谈。三个多小时过去,这位患者终于放下心理包袱,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几天后,这位疑似患者被排除感染新冠肺炎。出院那天,外面阳光很好,张俊丽送给她一束花。她抱住张俊丽泪流不止。
?累吗?累也得挺住,不能有半点退缩。张俊丽的请战书是这样写的:“目前,新冠肺炎来势凶猛,需要大量医务人员,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我年富力强,抗压能力强;我是科室主任,我是内科党支部书记,我是医院专家组成员,我义无反顾,积极请战,让我先上!”请战书上,她郑重地按下了鲜红的指印。
?眼里布满血丝,身体严重透支,匆忙的间隙,她坐在沙发上打个盹儿。张俊丽和她的战友们,不知道一天吃多少东西,说不清楚一天睡几个小时,但是,她们却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她们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有风险吗?医护人员比谁都清楚,和传染病人打交道,随时都有感染的可能,不能有半点儿疏忽。竖一次大拇指,击一次掌,就是一次加油;拍一下肩膀,就是一次抚慰。他们用简单的手势,相互鼓励。
?平时是普通医生,现在是冲锋战士。战场上只能咬牙坚持,没有退路,可能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张俊丽(
)战友们:“咱们不畏困难,多做一些,离疫情结束就更近一些,我们守住了各自的小阵地,全国的大阵地也就守住了!”

2020年02月15日《人民日报》)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吩咐
叮嘱
鼓励
B.鼓励
吩咐
叮嘱
C.叮嘱
吩咐
鼓励
D.叮嘱
鼓励
吩咐
5.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
回家诊治女儿→
_______________→隔离区疏导女病人→
_______________
6.
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又”的含义。(4分)
(1)母女连心啊,何况现在又是疫情期间,难怪她这么着急。
(2)又是通宵鏖战,当患者抽搐缓解、体温下降的时候,张俊丽和同事们的脸上,才终于露出笑意。
7.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1)半夜一点多了,张俊丽查房回到医护室,疲倦地瘫坐在椅子上。(从词语的运用的角度)(3分)
(2)我是科室主任,我是内科党支部书记,我是医院专家组成员,我义无反顾,积极请战,让我先上!(从修辞的角度)(2分)
8.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8分)
材料一:
当食物落地后,有的人迅速就捡起来吃了,理由是不浪费,而且“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做法和想法,究竟是科学呢,还是伪科学呢?其实从常理来看,落地的食物肯定会沾染上地表的尘埃和细菌,所以捡起来吃肯定是要生病的。但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捡起来吃了,照样不会生病,难道说食物自身具有防污染的本领吗?显然不是。那究竟是为什么不生病呢?英国研究人员认为,这很可能与食物本身的情况与落地时间的长短有关。为此,他们对5种常见食物做了测试。这些食物包括抹了果酱的面包、煮过的通心粉、火腿、饼干、水果干等,让食物分别掉到地上3秒、5秒和10秒后,再拿去分析细菌数量和种类。
实验结果统计表:
食物
落地一定时间后的细菌情况
3秒
5秒
10秒
抹了果酱的面包
安全
安全
安全
煮过的通心粉
安全
克雷伯氏杆菌
克雷伯氏杆菌酵母菌
火腿
安全
安全
安全
饼干
安全
安全
安全
水果干
安全
克雷伯氏杆菌酵母菌
克雷伯氏杆菌酵母菌
这个实验表明,食物落地后,在3秒内捡起来吃,是相对安全的,这也是许多人在食物落地后,迅速捡起来吃而不会生病的原因所在。但研究人员认为,要在3秒钟内把落地的食物捡起来,其实对一般人来说,算是比较高难的动作了,所以一般人不必去玩这个“3秒钟安全期”。
材料二:
不过,有许多人认为,即便落地的食物超过3秒钟,即便它沾染或滋生了细菌,也不必太在意,不必浪费食物,因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些人还找到了依据,证明过度清洁,反而有害健康。的确,过度清洁不一定对健康有利,有时候反而有害。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把美国和菲律宾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对3300多个家庭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与美国同龄人相比,菲律宾人在婴幼儿时期感染疾病较多,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要比美国家庭脏很多。出人意料的是,他们成年期的C-反应蛋白浓度却比同龄美国人低很多,如菲律宾成年人每升血液中含C-反应蛋白0.2毫克,而同龄美国人则是1至1.5毫克。这表明,生命早期的超净环境可能导致成年后更易发炎,从而增加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美国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结果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人在生命早期接触细菌和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细菌和微生物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换句话说,过度清洁对人的健康不是有利,反而会有害,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材料三:
我们已经知道,落地的食物那个“3秒钟安全期”一般人都抓不住,那么在抓不住的情况下,那不干不净的落地的食品就可能会让人生病了。而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你捡食物的那只手,是否刚刚洗过。如果你用不干不净的手去拿不干不净的东西吃,那就不是锻炼你的免疫力的问题了,那反而会破坏你的免疫力。
要知道我们的手,太容易沾上各种细菌和病毒了。例如,公共场所摆放的刊物就含大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翻阅后不洗手而去拿食物,细菌就可能送入口中,造成腹泻、胃炎、肠炎等疾病;有些病菌带入眼晴,会引发结膜炎、红眼病等眼部疾病。此外,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能通过飞沫传染,飞沫沾在桌子上,手又碰到桌子,如不洗手就拿食物吃,也会感染疾病。据调查,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首位是肺炎,而造成肺炎的祸首都是吃饭的那双“脏手”……所以联合国规定,自2008年起,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
科学家提示人们,正常洗手、高温消毒虽然能去除物体表面的许多细菌,但手上还会残留一定的细菌,不过含量很低,不但不足以致病,还会促使人的免疫系统得到完善,提高人体免疫力。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则材料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食物落地后,在3秒内捡起来吃,是相对安全的,这也是许多人在食物落地后,迅速捡起来吃而不会生病的原因所在。
B.“过度清洁”对人的健康不是有利,反而会有害。
C.如果不细想,你真的会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既然肮脏有害健康,“过度清洁”也对人有害,那不干不净,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折中办法吗?所以,落地的食物捡起来吃,既不浪费,也不会生病,真的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细细想想,情况还真的不是如此“平安无事”。
D.生命早期的超净环境可能导致成年后更易发炎,从而增加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10.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材料一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落地的食物。(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3.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
(1)虽有嘉肴:_________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
(3)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
(4)而或不知其细:____________
(5)好学而不勤问: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在论述“___________”(论点)时,主要运用了类比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乙文论述“君子之学必好问”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2分)
16.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读完两文后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
——托尔斯泰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
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1.(1)胡为乎中露(2)心忧炭贱愿天寒(3)海内存知己(4)驿外断桥边(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6)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2)(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手枪对保尔的藐视、鄙弃(3)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4)①保尔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②绝望、动摇到战胜自我。
3.(1)①珍臧
珍藏②应把“遗失了吗”后面的“,”改为“?”。
③“奉陪”改为“陪伴”。(2)铜陵池州(3)曹丕
4.C
5.
返院救治男孩
抗疫积极请战
6.(1)“又”在这里表示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充分表现了因女儿生病张俊丽的着急与担心。
(2)“又”在这里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通宵鏖战”重复进行,深刻表现了张俊丽和同事们的奉献精神。
7.(1)“瘫坐”
意思是“瘫软无力地坐下”,突出表现了张俊丽工作至深夜极度疲倦的的精神状态和奉献精神。
(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反复强调“我”的身份,意在表达“我”在疫前请战的坚定决心,充分表现了张俊丽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的高尚精神。
8.内容上阐明了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稳,全国抗击新型肺炎的工作才能取得全面的胜利,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结构上,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9.C
10.列数字、举例子。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分别列举“0.2毫克”“1至1.5毫克”“3300”等数字,具体说明了生命早期的超净环境可能导致成年后更易发炎,从而增加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令人信服。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把美国和菲律宾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与美国同龄人相比,菲律宾人在婴幼儿时期感染疾病较多,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要比美国家庭脏很多的情况,使说明内容更具体、清晰,有说服力,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11.不能删去。“可能”表估计(揣测),说明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把落地的食物捡起来吃了,照样不会生病,是否与食物本身的情况和落地时间的长短有关,是不确定的。如果删去,过于肯定,不符合原意。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从以上材料可知,落地的食物即使在3秒以内被捡起,也要把它丢掉,甚至连“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想法也要丢掉才对。
13.(1)即使(2)所以(3)困惑
(4)有时(5)却
14.(1)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2)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
15.教学相长
道理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16.甲文: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互促进。乙文: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二者相辅相成。
17.略。
乙文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道理明白了,可是不能用于害我;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可美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如果放弃了提问,怎样解决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