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三)
1.
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前面写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后面写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文章衔接紧密、条理清楚。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中的孙权对吕蒙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然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没有办法推辞。
2.
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C.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D.吴伯箫,当代散文家、教育家,《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3.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战国策》,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辑整理。
B.《狼》选择《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这是一部文言小说集,郭沫若评价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C.《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D.《海燕》的作者是苏联的高尔基,他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母亲》。?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土地的誓言》是作家光未然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论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
D.《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C.《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6.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国籍)诗人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B.王安石,字务观,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C.《己亥杂诗》作者是唐代诗人龚自珍,诗中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7.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组诗《保卫黄河》的第二乐章,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展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B.《孙权劝学》中孙权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的句子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土地的誓言》由我国现代作家端木蕻良所写,该文表达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D.《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乃莹,现代作家,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8.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清澈,笔法妙极。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9.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壁”。
B.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经是对妇女的尊称。
C.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D.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活泼自由。
10.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舟记》作者是明代魏学洢,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C.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D.“老生”“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男子、老年女子。
11.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柳宗元的《马说》。
B.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则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C.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匹夫”。
D.“鳏寡孤独”分别指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母、老而无女的人。
1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和做》作者是诗人臧克家,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C.《黄河颂》中,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D.《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的由衷敬佩和深深怀念之情。
1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中的迅哥儿并不是鲁迅本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
C.《回延安》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D.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他在被贬永州期间寄情山水,所写游记统称为《永州八记》。
14.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D.臧克家,山东诸城人,以一首《老马》成名,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15.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骆驼祥子》一文围绕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1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抒情诗。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1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光未然的《黄河颂》中,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选取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这三个或集体或个人的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18.
下列对课文内容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
)
A.《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B.闻一多先生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他的学生臧克家。
C.现代作家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端木蕻良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D.《老山界》,写的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本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陆定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19.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核舟”是明代王叔远雕刻的一枚工艺品,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中叶的诗歌305首,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信天游”的形式特点,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20.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群英会》《空城计》《窦娥冤》《打渔杀家》等;昆曲代表剧目有《单刀会》《长生殿》《牡丹亭》《琵琶记》《浣纱记》等;越剧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追鱼》等,黄梅戏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祥林嫂》等。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称对方为足下、在下,“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谦称自己为小可、敝人。
C.按《史记》体例,“世家”是王侯的传记。陈涉不属王侯,但司马迁破格将其列入“世家”,表明了司马迁对陈涉历史地位及起义作用的肯定。
D.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核舟记》中“壬戌秋日”等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答】
A项,《生死场》是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共有十七章节,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小说前十章,作者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日常生活;后七章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日寇铁蹄蹂踊下东北农民悲惨的生活状态以及渐渐苏醒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情绪。
2.
【答案】
D
【解答】
A项,《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B项,“桃花源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错误,桃花源是虚假的世界。
C项,“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错误,悲伤是主要的情感基调。
故选D。
3.
【答案】
D
【解答】
D项,“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母亲》”错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4.
【答案】
A
【解答】
A项,“光未然”错误,《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端木蕻良”。
5.
【答案】
C
【解答】
C项,“小说”错误,《灯笼》是散文。
6.
【答案】
A
【解答】
B项,王安石,字介甫;“务观”是陆游的字。
C项,龚自珍是清朝诗人。
D项,“司马迁”错,应是“司马光”。
故选A。
7.
【答案】
A
【解答】
A项,《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8.
【答案】
D
【解答】
D项,“《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错误。《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9.
【答案】
A
【解答】
A项,《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0.
【答案】
D
【解答】
D项,“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
11.
【答案】
B,C
【解答】
A项,《马说》的作者不是柳宗元,是韩愈。
D项,“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女的人。
故选B、C。
12.
【答案】
D
【解答】
D项,“作者不惜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错误,文章的着眼点在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而不是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详细介绍。
13.
【答案】
C
【解答】
C项,“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错误。《回延安》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14.
【答案】
D
【解答】
D项,《红烛》《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诗集。
15.
【答案】
C
【解答】
C项,“纪传体”错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16.
【答案】
A
【解答】
A项,《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17.
【答案】
D
【解答】
D项,“编年体断代史”错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18.
【答案】
D
【解答】
D项,《老山界》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而非《红星照耀中国》。
19.
【答案】
B
【解答】
B项,“战国中叶”错误,应为“春秋中叶”。
20.
【答案】
C
【解答】
A项,《祥林嫂》是越剧;
B项,“在下”是谦辞;
D项,“壬戌秋日”是天干纪年。
故选C。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