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3)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3)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04 16: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洛阳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选修3)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
B.T,DNA连接酶只能连接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
C.质粒通常具有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质粒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2.以下是几种不同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部分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DNA片段是由4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
B.若要把相应片段连接起来,可选用DNA聚合酶
C.上述互补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后,形成的片段是
3495675218440D.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作用的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3.右图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
法正确的是
A.经限制酶切割后,质粒多了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NA分子多了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一个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起
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等结构
C.构建的重组质粒一定含有目的基因并能表达出所需
的性状
D.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
注射法
4.番茄叶片受害虫的损伤后,叶肉细胞迅速合成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害虫的消化作用。人们尝试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获得抗虫玉米。下图为培育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限制酶切割番茄的DNA得到的产物就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B.用氯化钙处理玉米受体细胞,有利于重组质粒的导人
C.重组Ti质粒应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启动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录
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需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PCR扩增的前提是要知道目的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B.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繁殖速度快
C.利用农杆菌转化时要将Ti质粒都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D.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具有生物活性
6.如图为蛋白质工程操作的基本思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代表转录,②代表翻译,④代表分子设计,⑤代表DNA合成
B.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对基因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
C.从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违背中心法则的
D.蛋白质工程是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不需要对基因进行操作
7.下图所示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和④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相同
B.图①中向鸡血细胞液内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C.图②操作的目的是纯化DNA,可以去除不溶于酒精的杂质
D.图③中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能较好的析出DNA
8.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b是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是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再分化发生在步骤d,d和b过程都需要一定的光照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在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也采用了该技术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9.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下列对这些操作或应用描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的消毒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0%
B.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C.采取分生区附近(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抗毒苗
D.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放在含酶的等渗溶液中处理
41719509271010.细胞融合在自然状态条件下和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均可
实现,具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细胞融合的过程。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a和b形成c的过程必须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B.植物细胞工程中诱导c形成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C.形成的d一定具有a和b的遗传物质,可以不进行筛选
D.在细胞工程中,d最终都可以发育成个体
11.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常用来生产生物产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动物细胞悬液可以用胃蛋白酶处理所培养的组织
B.为保证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和培养用具需进行消毒处理
C.将动物组织经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皿进行传代培养
D.培养的动物细胞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显微操作吸出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并注入次级卵母细胞
B.核移植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
C.体细胞核移植产生的动物是对供核动物100%的复制
D.经过核移植得到的动物是克隆动物,克隆动物的性别无法确定
32766009906013.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
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
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
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右图为筛选、制备抗S
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需先注射S蛋白免疫小鼠,以激活小鼠的
浆细胞大量增殖产生抗体
B.经HAT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大
规模培养获取抗S蛋白抗体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
术和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在单克隆
抗体上连接抗新冠病毒的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14.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的尾部是由线粒体演变而来的
B.不同种动物精子的形态相似,且大小与动物的体型无关
C.卵子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排卵是指成熟的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1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受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释放的顶体酶可使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和卵细胞膜
B.卵子完成受精的标志是卵细胞膜与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了一个极体
C.在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两道
D.大小相同的雌、雄原核形成后立即融合成为一个细胞核
1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为囊胚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核质比逐渐增大,胚胎中DNA总逐渐增加
B.胚胎发育至囊胚期即开始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囊胚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称为孵化,这之前属于卵裂期
D.滋养层细胞在囊胚期已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并可用于性别鉴定
17.下列关于卵母细胞采集、精子获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大家畜或大型动物,可以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B.经超数排卵后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不能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C.猪和犬等体型较小、易于控制的家畜收集精子的方法多采用电刺激法
D.啮齿动物、家兔等动物精子体外获能一般采用化学诱导法
18.下列关于早期胚胎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是为了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B.早期胚胎培养液的成分通常比动物细胞培养液成分复杂
C.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进行移植
D.培养的早期胚胎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或人工授精后冲卵获得
19.2017年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分别叫“中中”和“华华”,这一成功轰动了全世界,相比较克隆羊和克隆鼠,克隆猴对于研究人类疾病意义更大。下图是克隆“中中”的相关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去核卵子b可以为成纤维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提供物质基础
B.重组细胞需要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
C.代孕猴d对早期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为胚胎收集提供了可能
D.与鼠相比,克隆猴更适合作为研究人类疾病和进行药物实验的模型动物
20.下列有关“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需要经过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B.二者都需要在植入前进行遗传学诊断
C.二者都不能滥用该技术进行性别设计
D.二者都需要进行胚胎移植
21.下列哪一观点不属于我国对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观点
A.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应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B.实施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C.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也可以接受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D.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22.“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②、③
B.施用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
C.该模式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基本原理
D.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建设时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形成了“不毛之地”
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利用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
C.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若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就会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
D.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体现的是系统整体性原理
24.我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目前已退耕还湿地46万多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湿地周围应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湿地恢复时可以引进植物物种进行种植,同时要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
D.对湿地的恢复,只需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25.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错误的是
A.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
B.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C.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不太强调经济效益
D.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目前能终结新冠病毒肆虐的一个有力武器是疫苗,据研究S蛋白是主要的新冠病毒抗原。下图为某机构研制疫苗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获取S基因的方法是先通过 得到DNA,再通过PCR选择性扩增S基因,整个过程用到的酶有 。
(2)操作时要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而不是直接将S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 。
(3)为检验步骤④是否表达出了S蛋白用 技术进行检测。
(4)对疫情重点地区输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需要用 做探针。
(5)科学家也在探索制备新冠病毒抗体的方法,理论上可采用细胞工程的方法获得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过程中经初次筛选获得杂种细胞,其特点是 。
27.(12分)科学家们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了很多种间或属间杂种植株,在生产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用 处理。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具体方法有 (至少写两项)。
(2)过程⑤的培养基中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
(3)若A是花椰菜(染色体数为18),B是黑芥(染色体数为16),筛选并获得A和B两个细胞融合的新植株C的叶肉细胞染色体数最多为 条,可能原因是 。
(4)综合分析可知,植物体细胞杂交最大的优势是 。
28.(12分)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科学家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在牛和山羊等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表达出了HSA,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获得转基因母牛过程中涉及多个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 (写两项)。
(2)图中a过程为了获得大量的卵,通常给甲雌牛注射 引起超数排卵。
含外源基因的受精卵
(3)若要目的基因只在乳腺组织中表达,图中c过程需要将 HAS基因和 等调控组件重组在
一起。
(4)图中e如果用SRY-PCR法进行性别鉴定,要选择结果为 (填“阳性”或“阴性”)的胚胎进行d过程,d的实质是 。
(5)在此过程中,若要获取胚胎干细胞,可以从 中分离出来。
29.(14分)“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图1表示该系统物质循环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 的特点,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 。
(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发展沼气工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要考虑环境承载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该生态农业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小,因为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变成了 。
(4)图2为某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在恢复过程中,①②分别指 和 等措施。
洛阳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选修3)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0 CBDCB ABDCA 11-20 DBDBC DACCB 21-25 CACD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12分)
(l)逆转录逆转录酶和Taq酶
(2)S基因无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等调控元件(目的基因不能稳定遗传并表达)
(3)抗原一抗体杂交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的新冠病毒部分核酸序列
(5)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27.(1 2分)
(l)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离心、振动、电激、PEG(聚乙二醇)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34融合是随机的,融合过程中染色体可能会丢失
(4)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8.(12分)
(1)转基因技术、体外受精、甲^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2)促性腺激素
(3)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4)阴性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5)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29.(14分)
(1)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整体性 协调与平衡
(3)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料(另一种产品的投入)
(4)平整压实土地 人工制造表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