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传接球能力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厚街圣贤学校小学五(6)班学生,本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思维灵活、反应快速、小组合作能力强,但学生灵敏性和身体素质表现一般。学生对足球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整体学情表现一般,女生学情要比男生好,因此需要通过简单练习、基础练习与体能素质练习结合一起提高学生的脚内侧踢球球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教材分析
脚内侧踢球能力这个教材在小学水平三阶段主要是利用不同场景、创设不同难度的游戏和技术实践运用方法促进学生技术掌握、运用、技能形成。正确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视觉判断、空间感知、上下肢协调、协同配合能力。
重点:力量与方向的控制。
难点: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坚持“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教学主张,采用“验-研-学”教学模式,
结合学生基础学情和项目学情特点,采用同质分层分组教学,结合“循环学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整个动态的教与学过程中,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敏捷的肢体行动,更好地掌握传接球技术和发展体能素质。
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常规--准备活动(结合项目特点的针对性拉伸游戏)--体验式学习—同质分层分组—小组循环学练—小组比赛—放松—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运动能力(技战术能力+体能素质)发展的教学实施:
第一环节“验”:学生体验—学生发现完成技术存在问题,老师分析判断学情。
第二环节“研”:同质分层分组,各小组研究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环节“学”:
循环学练—小组比赛—技能形成—增强运动能力。
场地器材
布置
所需器材和场地:足球31个,空地一块
安全防范
措施
基于教材本身、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固态的安全隐患,在课前应做好篮球场地的安全排查并设置警示标志;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安全隐患。1.准备活动要充分拉伸,防止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2.强化纪律要求,提醒学生积极参与、专心学习。3.对于学生练习时,存在个人能力与同质分组不相匹配,存在冒险的尝试练习行为,教师要予以关注并及时调整。4.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要提醒学生受伤后不要随意挪动位置,其他同学不要随意处理,应及时向教师报告,教师在课前还应准备一些夹板、绷带和冰块。5.动态巡查,关注学生完成练习时的小组氛围和情绪变化。
学习
目标
运动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学生在近距离熟练的掌握传接球的能力,提高反应、灵敏和上下肢协调能力。
健康行为目标:能够在练习中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感知运动强度,积极主动放松,调整频度。
体育品德目标:在练习中懂得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
内容
1.脚内侧踢地滚球
2.专项体能练习
重点:力量与方向的控制
难点:合作意识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步骤与方法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开始
1.课堂常规
导入新课
安排见习生
1.接受体委报告并向学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宣布本课学习内容。
3.强调安全事项及课的要求。
组织:如图
○○○○○○○○
○○○○○○○○
◇◇◇◇◇◇◇◇
◇◇◇◇◇◇◇◇
♀
1
1
准
备
1.慢跑
2.热身操
3.足球球性与专项体能素质结合练习
步骤:
1.教师语言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沿着球场慢跑)
2.学生进行热身操。
3.学生进行球性练习与体能素质结合的练习。
方法:
1.结合足球踢地滚球的支撑腿提高力量专项体能,为技术学习打好基础。
组织:(1)
(2)
○○○○○○○○
○○○○○○○○
♀
◇◇◇◇◇◇◇◇
◇◇◇◇◇◇◇◇
要求:认真地完成练习,充分热身和准备活动。
6
1
基
本
验:两人定点球脚内侧传接
球配合体验
步骤:
1.学生放松,教师语言导入体验的练习。
2.两人一组进行定点球体验练习。
3.各小组根据体验过程,探讨感受,交流经验,寻找改进策略。
4.根据学情进行同质分层分组。
方法:
1.通过学生的完整动作技术体验感受完成的难度。
2.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项目学情,为调整分组提供依据。
组织:
○○○○○○○○
○○○○○○○○
♀
◇◇◇◇◇◇◇◇
◇◇◇◇◇◇◇◇
要求:各小组自由体验完整技术动作,分析完成的质量,寻求解决问题的练习方法。
2
1
基本
研:同质分层分组学习
根据上一节课的学情,A、B
小组,根据学情进行针对性练习。
组织:
要求:根据学情分两组。
组织:
(1)
○○○○○○○○
○○○○○○○○
♀
◇◇◇◇◇◇◇◇
◇◇◇◇◇◇◇◇
(2)
◇◇◇◇◇◇◇◇
○
○
○
○
○
○
○
○
◇◇◇◇◇◇◇◇
要求:保持一定间距
8
5
8
7
1
1
1
A.一般学情组
脚内侧踢地滚球、两人传接球配合、多人传抢游戏。
两人传接球。
①两人定点球传接球。
②两人传接球+体能素质训练(左右移动跑)。
③移动球的传球。
两人不停球连续传接球(力量与方向的控制,合作意识,是否可以连续传接3次或以上)。
四人一组传接球(力量与方向的控制)+体能素质训练。
①先停好球在传出去。
②不停球直接传出去。
4.多人一组围成一个圈传接球(合作意识),一个人传抢截球。
B.学情较好组
两人和小组多人传接球结合的练习与游戏。
1.两人传接球+体能素质训练。
2.两人不停球连续传接球(力量与方向的控制,合作意识,是否可以连续传接3次或以上)。
3.四人一组传接球(力量与方向的控制)+体能素质训练。
①先停好球在传出去。
②不停球直接传出去。
4.多人一组围成一个圈(合作意识),一个人或两个人传抢截球。
组织:
1(2人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2(4人组)
◇
◇
◇
◇
○
○
◇
◇
◇
◇
结束
1.放松;
2.小结本课;
3.收放器材。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给预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3.组织学生收放器材。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1
场地
器材
场地:空地一块
器材:足球球31个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80
%
预计
心率曲线图
竖:脉搏
横:时间
练习密度
70
%
平均心率
135±5次/分
测量
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
练习密度
%
平均心率
次/分
课后
小结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