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技巧:肩肘倒立》教案(水平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结合小学生生活、心理特点,以情知教学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创设各种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的情境和愉快的体验中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应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时也得到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二、设计意图
本课在设计上,坚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中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本节课在组织队形上全部通过一个同心圆来完成课的内容,改变了常用的四列横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课的开始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收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集体合作的良好品质,准备活动通过抱团游戏的形式,通过跑、走等形式使身体进入运动状态,通过各关节活动、夹肘叉腰练习为肩肘倒立学习做好准备,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保持高仰的练习情绪。在肩肘倒立学习中老师通过“前后滚动”、“仰卧举腿”、“后倒举腿”、“两手夹肘叉腰练习”、“同伴互相帮助、交流”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快乐的练习中去体会“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并在老师在讲解示范下及学生多次的练习上,逐步掌握肩肘倒立的动作。在 “叫号跑” 游戏中,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叫号,学生也通过不同姿势的进行起跑,使练习又达到一个高潮,结束部分通过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放松练习,使学生上下肢,腰腹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将本课的教学难点有机地落实到每个教学细节中去。整堂课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教师始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激励者,为学生搭建起“表现”和“展示”的舞台,用激励性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学会“肩肘倒立”。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分析能力以及对体育课锻炼的价值已经不再是表面的模仿了,更多的是追求和向往优良的体育成绩和拼搏的精神,他们对运动技能的鉴赏能力也有了提高,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体育课上也能认真的学习,积极的锻炼。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高效的示范效果,而且要善于因势利导做到锻炼与育人相结合,帮助并保护其练习者,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乐学,善学,好学。?
三、教材技术结构分析:
? 肩肘倒立属于倒立基础上的垫上平衡类动作,属于难度较大的垫上平衡,其共性特征是需要一个正三角对身体进行支撑,而重心的把握与控制是能否完成动作的关键。肩肘倒立的支撑点是双肘和肩,支撑部位是腰部后侧。所以对初学者来说,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支撑方法—正三角支撑,及控制重心的能力。
肩肘倒立是由直角坐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当向后滚动至小腿超过头部时,向上伸腿、展髋、挺直身体,同时两手撑腰后侧,夹肘,成肘、颈、肩支撑的倒立姿势。从而发展学生的协调、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学互评,互相帮助的学习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了解肩肘倒立的技术概念,在学习中展示自我。
2.运动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肩肘倒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动作方法。
2)通过叫号跑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弯道跑右手摆臂大的技术,提高学生快速起动反应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本次教学,锻炼身体,发展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
4.社会适应目标:主动参与,积极创新,欣赏自我;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互帮互学、一丝不苟的优良品质,体验取得成功的欣慰感。?
教学重点:压臂翻臀,夹肘叉腰,掌握三角支撑方法。?
教学难点:伸髋立腰,重心的控制与把握。
五、教学特色
1.整堂课在教学中在激发学生身体机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动脑,学会帮助,勤于探索,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教学过程中力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3.教学方法中体现身体练习意识,力求精讲多练,正确评价,体现体育课让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注重课堂效率。
4.场地、器材运用中体现资源意识,针对学校实际,采用“一材多用”充分体现体育器械的多功能性,同时利用一个“同心圆”合理布局场地,最大限度体现出场地的功效性。
教学内容
1.技巧:肩肘倒立
2.游戏:叫号跑
年级
五年级
人数
40人
第1课时
1
地点
篮球馆
教
学
目
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了解肩肘倒立的技术概念,在学习中展示自我。
2.运动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肩肘倒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动作方法。
2)通过叫号跑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弯道跑右手摆臂大的技术,提高学生快速起动反应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本次教学,锻炼身体,发展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
4.社会适应目标:主动参与,积极创新,欣赏自我;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互帮互学、一丝不苟的优良品质,体验取得成功的欣慰感。?
教学
重点
压臂翻臀,夹肘叉腰,掌握三角支撑方法。?
难点
伸髋立腰,重心的控制与把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次数
时间
秒
教学意图
课的开始
2分钟
课堂常规
1.教师引导课的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
3.教师评价
1.报数
2.原地踏步走
3.行进间齐步走
组织队形:
1
1
1
20
30
30
30
10
1.加强学生团队意识。
2.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课的导入
4分钟
二、抱团跑与孕妇走练习
讲解游戏方法
组织学生练习
教师评价
1.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2.抱团头部运动
3. 抱团肩部运动
4. 抱团叉腰夹肘练习
5.抱团伸展运动
组织队形:
1
1
1
1
1
30
40
40
90
40
1.充分做好热身活动和各关节的准备活动防止受伤。
2.在准备活动中掌握叉腰夹肘动作。
3.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次数
时间
分
教学意图
课
的
展
开
25分钟
三、技巧:肩肘倒立
1.原地滚动身体(复习)
2.肩肘倒立
(新授)
要求:
队形整齐、节奏统一
1.组织学生进行仰卧滚动身体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仰卧举腿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仰卧后倒举腿练习。
4.组织学生进行叉腰夹肘练习。
5.3-4结合练习,讲解互相帮助的方法。
6.肩肘倒立教师示范,注意动作要点。
7.组织学生练习。
8.组织学生展示。
9.评价学生
1.仰卧滚动练习。
2.仰卧举腿练习。
A双手抱胸举腿练习
B双手压垫举腿练习
C双手压垫后倒举腿练习。
3.叉腰夹肘原地集体练习
4. 练习仰卧向后举腿,双手扶腰,夹肘练习。
5.肩肘倒立:
A同伴互相帮助练习。(两人一组)
B.分组展示:两人一组,听口令,脱离帮助并停留一定时间,小组互评。C.教师评价
组织队形:
3
2
2
2
3
4
3
4
1
3
1
3
9
1.通过双手抱胸举腿和双手压垫举腿让学生知道双手压垫的重要性。
2.通过同伴互相帮助提高练习的成功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动脑,学会帮助,勤于探索的品质。
四、游戏:叫号跑
要求:
遵守规则
加强合作
1.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叫号跑练习
3.评价
1.听教师讲解示范
2.不同姿势叫号起跑比赛。
A:坐着起跑
B.跪着起跑
C.站立起跑
组织队形:图1
注:超越前面同学要从外道超越。
3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
2.发展学生弯跑及快速起动的能力。
课的结束
4
分钟
五、A.课课练。
B.放松
1.组织学生进行课课练、放松
2.小结本课情况
3.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1.在教师的示范下听音乐跟随练习
2.说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
组织队形:
1
180
60
身心恢复
心情愉快
场 地
器 材
垫子41只
篮球场一个
3.录音机一只
运动
负荷
运动心率曲线图(预计):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