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角的度量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角的度量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5 07: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0—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学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关系。
3、学生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推导出量角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怎样确定量角器对准角的顶点,边上是怎样放置的,读哪圈刻度。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直角、锐角、钝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石。首先,教材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如手电筒的光线,探照灯等)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从一点画射线、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测量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操作活动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课时内容分析: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首先,借助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出要用量角的工具。再拿圆分成360等份说明1°角有多大,并配以1°角的直观图示,使学生形成1°角的正确表象。接着让学生讨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第二个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
学生对角的理解停留在静态的层面,既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在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时候无法突破难点,若从动态的视角去思考的话,难点就可以解决,任何一个角都是从0度开始漫漫变大的。这样处理的话学生就能明白到底是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学情分析:
儿童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间与图形”。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常常需要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并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四年级学生对这样一个三维世界已经有了很深的感知,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能力。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关于线与角,各种四边形的生活经验,建立了这些几何图形的表象。在关于“角”的方面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对于角的概念也已经从具体材料表征(与实物分不开的)转向了图形表征(各种角的图形,与图形的平面区域是分不开的)。在平面图形方面已经认识四边形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等,而且积累了各图形特征的一些实践经验。本单元教学就是将学生积累的感性经验抽象成数学概念,并用数学化的语言给出概念。
教学过程:
一、感受角的形成过程
活动一:伸展运动.
师 :带着学生把两手臂伸开,当作角的两条边,把身体当 作角的顶点.让学生跟着老师从两臂重合开始,一臂不动,另一臂慢慢展开,一起感受角在慢慢变大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所有的角都是从0度慢慢张开的,
生:跟着老师感受角从0度慢慢张开变大的过程。
活动二:穿针引线.
师:刚才的肢体动作只是粗线条的感受,我们接下来再做个活动,师拿出一张白纸,上面已画好一条射线,叫两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穿针引线的活动,用一根带黑线的针从射线的端点处穿出,这样,纸上的射线和穿出来的黑线就能形成动态的角,慢慢的移动黑线,让学生发现角是怎样变化的?
生:观察并回答角从0度慢慢变大。
师: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好吗?
2.用活动角比较两个已知角的大小。
师:大屏幕上有两个角:∠1和∠2,猜一猜,哪个角大呢?(∠1=30°,∠2=40°)
生1:我猜∠1大。
生2:我也猜∠2大。
师:到底哪个角大呢?
生3:我猜∠2大。
师:大家都是凭眼睛看的,那准确吗?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呢?
生1:用活动角来比一比。
生2:用量角器来量一量。
生3:用三角板来比。
师:同学们想到的办法真多,很厉害!
师:谁说用活动角能比,这就是一个活动角,怎么比?(师出示活动角)哪个孩子愿意上来给大家比一比呢?
生:(指名生演示)
师: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看他是怎样比的?
师:他这样比对吗?
生:对!
师:谁大?
生:∠2大。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这个活动角固定在 ∠1上面, 它的大小就和∠1是一样大的,活动角平移过去其中一条边在∠2的里面,所以比∠2小,也就是∠1比∠2小。
师:很了不起,用活动角确实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那∠2比∠1大多少呢?
生:大一点点。
师:那到底师多少呢?
二、探索角的度量方法,把握量角工具的基本特点
1 1.出示: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样材料,看这是一个小角,这里有许多大小一样的小角(出示一些小角),可以比出∠1和∠2哪个大吗?
生:能。
师:怎样比呢?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台上来试一试呢?
生:(指名一组演示)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亲自动手比一比啊?
生:想!
师:这些材料就装在每个小组的1号信封袋里,赶快把它打开,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你们也是这样摆的吗?
生:是。
师:好的。谁说说怎样摆这些小角?
生:每个小角的顶点要和∠1和∠2的顶点对齐;小角和小角要靠紧,摆第一个小角的起始边要和∠1和∠2的一条边对齐。
师:这两个角谁大?
生:∠2大。
师: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1里面正好有3个小角,∠2里面正好有4个小角,∠2比∠1大了一个小角。所以∠2大。
师:你们都有这样的结论吗?
生:都有
师:厉害,同学们,实践告诉我们,用活动角我们可以比出这两个角的大小,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我们不仅可以比出∠2比∠1大,而且还发现……
生:∠2比∠1大了一个小角。
师:这样就比得更加精确了。用活动角来比能一下子做到吗?
生:不能。
师:用小角来比操作起来不方便。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既保留小角比得精确的优点,又改进操作麻烦的缺点,让这些小角用起来方便些呢?
生:把小角沾到一起。
师:把小角拼起来,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太有智慧啦!就听大家的意见,我们选择一些小角来拼一拼。同学们看大屏幕,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呀?(PPT动画演示)
生:半圆。
师:大家数一数,这个半圆里有多少个一样大小的小角呢?(师生一起数)
生:18个。
师:我们拼的图形比较奇妙,用18个这样大小一样的小角正好拼成了一个半圆。出示一个角,我们能用这个18等份的半圆工具来量一量吗?(投影一个60°的角)仔细看,这一点(师指)就是这个半圆工具的中心点,中心点就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谁来试一试?
(指名一生演示)
2、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基本要点。
师:用这个半圆工具量角时要怎么摆呢?
生: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这个半圆工具的一条边要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师:这个角多大?
生:它有6个小角。
师:对,它正好包含了6个小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现在用这个半圆工具来量角方便了吗?
生:方便了。
师:你想用这个工具来量几个角吗?请大家拿出2号信封袋里这个工具来量一量。(2号信封里的操作纸上有三个角)
〔评析〕由于半圆工具比真正的量角器简明,而量角方法基本一致,因此,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量角训练,有利于学生把握量角要点。
师:∠1多大?
生:∠1里面有( 3)个小角。
师:大家都是量得这个答案吗?∠2呢?
生:∠2里面有( 10 )个小角。
师:正确。∠3里面有(?)个小角?
生1:3个小角。
生2:3个小角多一点点。
生3:4个小角
生4:比3个大,但是又比4个小。
师:不是正好3个?我们一起来量一量。(投影显示量的过程)
师:的确是3个多一点点。
三、优化量角工具,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⑴细分半圆工具
师:多出来的一点点不满这么大的一个小角,(手势)到底是多少呢?同学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都知道呢?大伙商量商量看。
生:(小组讨论)把小角分得更细一点。
⑵认识1°的角。
师:大伙的意思,就是用这个小角来量还有太大,将每一个小角分得再小一些吗?瞧,合作创造智慧!同学们太厉害了,我们就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变成10个更小的角,叫什么呢?(小小角)。妙,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个小角被平均分成10个小小角,想一想,整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个小小角呢?(PPT动画演示)
生:180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8×10=180。
师:我们将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是一个小小角,这每一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这是一个小小角,它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1度记作1°。(板书)
师: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个1°。
师:这个角是1°,这个角呢?这个角还是1°。整个半圆工具上有多少个1°角啊?
生:180个。
师:180个啊,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我们把它简化一下,(PPT动画演示),现在清楚多了吧!
⑶认识几度的角。
师:你知道这个角几度吗?
生:10°。
师:这个角呢?
生:10°。
师:这个10°的角就是我们拼成半圆工具的每一个小角的大小。
师:那这个角呢?
生:5°。
师:好的,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工具来量一量∠3,看看它到底有多大,好不好?一起来看。
师:从这里到这里是几度?(10°)数到这里呢?(30°)31°,32°、33°、34°
师:34°就是这个角精确的度数。
2.认识内、外刻度线。
师:大屏幕上的这个角,你能读出几度吗?(屏幕显示)
生:能。(自由数)
师:我们从哪边数起啊?谁能把数的方向来比划一下?
(生比划)。
师:这样比划对吗?我们一起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师示范,生学习)
师:真好!数数看,是几度?
生:65°。
师:再来看一个角,从哪边数起?(生指)怎么数?我们也一起用手势来比划一下(生比划)几度呢?(师生一起数)
生:125°。
师:同学们,每一个角我们都要数了以后才知道它的度数,烦不烦?(烦)
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读出一个角的度数呢?
生:标上度数。
师: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给它标上刻度。
师:开始数起的地方就标上0°,这里标几度?
(10°)接下来标几?……一直标到180°为止。
师:现在你能一眼就读出这个角几度了吗?(显示50°的角)
生:50°。
师:多快!这个角呢?(反向显示40°角)
生1:140°
生2:40°
师:到底是140°还是40°呢?
生3:40°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3:指并数。
师:刚才错读成140°的同学明白了吗?
师:那40°能从这圈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吗?
生:不行。
师:如果也能一下子就读出来多好,怎么办?
生:再标上一圈刻度。
师:你们认为呢?好的,这回我们从哪里开始标起?
生:(生答略)
师:(再标刻度)
3.认识量角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上展现的就是我们现在专门用来量角的工具,叫做量角器。我们的祖先可是花了好长的时间才创造出来的,咱们班同学太了不起,今天在这节课上就完成了这个创造发明!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完整介绍量角器,介绍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师:内圈的0度在哪里?(生指)它所对的这一条线叫做内圈零刻度线。外圈的0度在哪里呢?(生指)它所对的这一条线叫做外圈零刻度线。内圈零刻度线和外圈零刻度线统称为零刻度线。(动画显示)
师:以前看见过量角器吗?想亲眼看看吗?打开3号信封袋,每人一个量角器,同桌两个人指一指,认一认,说一说量角器的各个部分。
生:(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大量角器,指一学生再认。
师:咱们班有同学一开始就知道量角器可以用来比较角的大小,真是相当不错啊!
练习量角,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原理。
1、拿出量角器,小组内相互指一指,认一认。
2.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
师:同学们,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到底读哪圈的刻度呢?你会读吗?一起来读几个。(出示图1)
师:这个角几度?想好了就举手。
生:60°
师:真厉害!
师:从哪边读起?(生指)
师:继续看,这个角呢?
生:135°
师:从哪边读起,哪儿读到哪儿?用手势告诉大家。
生:(生比划)
师:读哪圈刻度呢?
生:外圈刻度。
师:出示图3,几度?
生:65°
师:读哪圈刻度?为什么?
生1:读外圈刻度,因为角的一条边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了。
生2:因为我们是从这边读起的(手势)
学生独立量角,概括量角方法。
示范量角:让一个学生上黑板量角,边量边说怎样量。教师示范写一个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把量角器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吗?
生:可以!
师:我们在量角的时候,请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⑴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⑵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我们一起来试着量一量练习三上这个角的度数。
生:(独立量角,师巡视指导。)
师:用量角器来量角,应该怎么量?和你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师随着动画改)
师:很好!同学们的意思就是要先点重合(板书:点重合)
师:然后呢?
生: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师随着动画改)
师:也就是要边重合(板书:边重合)。不错!
师:现在能读出来了吗?
生:50°
师:怎么看出来?
生:我们只要看角的另一条边指着刻度几,把它读出来就行了。(板书:读刻度)
师:现在这个角的另一条边既指着内圈50°,又指着外圈130°,为什么读50°?
生: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了。
师:所以读刻度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一定要分清是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4、认识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实质是在告诉同学,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并非是静止的图形。如果学生能把静态的角想象成从0度开始,慢慢打开,而度数随之增加的动态过程,我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呢?你是如何获取这些知识的?
师:今天的这堂数学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了量角方法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一起逐步认识了量角器,了解了量角器的构造特点,知道了度是计量角的单位,我们还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去量一量每个三角板中三个角的度数,再算算三个角的度数和,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行吗?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1度 记作:1°

点重合
量角器 边重合
读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