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清
照
词
两
首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语文导读
1.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2.作品背景
醉 花 阴
《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像李清照这样的上层知识妇女,也不例外。因此,相对来说,她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2.作品背景
声 声 慢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预习检测
1.注音
zhòu
qiáo
zhǎn
2.写对字形
字形小贴士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辶”念作chuò,古文字中多写为“辵chuò”,“辵”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形体,一只脚(止)在“行”(道路)中,表示在路上行走的意思。
“辵(辶)”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辵(辶)”的字大都与行走、行动有关,如“迈”“进”“巡”“还”“追”“逍”等。
3.解释词义
瑞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乍暖还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香料。
兽形的铜香炉。
调养,保养。
光景,状况。
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4.近义词辨析
(1)氛围·气氛
辨析: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①人们在欢乐的________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②双方在友好的________中进行了会谈。
氛围
气氛
4.近义词辨析
(2)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辨析: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
①风声________,墓地凄然悲凉。
②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________。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探究与点拨
1.精读探究
(1)《醉花阴》的词眼是哪个字?体现在哪些语句中?
答:词眼是“愁”。“永昼”表示愁的程度很深,无法抹除;“半夜凉初透”是说愁得无法入眠;“人比黄花瘦”是愁的结果。
(2)《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瘦”字用得好。九九重阳,面对纤长瘦细的菊瓣,独自把酒,无计消愁,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字传神地写出了词人的憔悴形象和深沉的相思之苦。
1.精读探究
(3)《声声慢》在开头三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好在哪里?
十四个叠字依次表现了词人惘然若失、凄凉、惨淡、悲戚的心情,使愁绪层层加深。叠字连用造成如泣如诉、哽咽难言的音韵效果,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堪称千古绝唱。
(4)《声声慢》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选择了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表现了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2.结构图解
2.结构图解
3.写法领悟
(1)巧妙的比喻。
比喻的巧妙是《醉花阴》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2)烘云托月的手法。
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3.写法领悟
诗意,此处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咏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3.写法领悟
(3)借景抒情。
抒情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楚,也更能感染人。
小试身手
叠字的释义及用处
叠字又称重言,是将两个字形,音,义完全相同字连接在一起,用以摹写人或物的某种情态,形态,声音,颜色等的修辞方式。叠字有助于诗歌音韵和谐,节奏铿锵;有助于诗歌形象生动,情景交融;有助于诗歌展示情节,深化感情。《声声慢》中对叠字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学习这种手法,分析下面这首诗中叠字的作用 。
小试身手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古诗十九首
小试身手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古诗十九首